肝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手术和化疗存在治疗效果有限、延长病人生存期较短、且易复发等问题,因此肝癌治疗亟需研发新的手段。DEXs作为DC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结构,具有其源细胞大部分的功能分子,因此可替代DC介导肿瘤免疫;特别是DEXs存在货架期长、可进行遗传修饰和大量收集的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黑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治疗,并表现出喜人的效果,但其在肝癌治疗中的效果和潜力有待研究。
尹海芳教授团队利用肝癌特异性抗原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 - AFP)作为肝癌典型测试抗原,通过在不同的肝癌模型上包括致癌物诱导的自发性肝癌小鼠模型,系统测试负载AFP的DC细胞来源的exosome (DEXAFP)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善作用。结果发现DEXAFP在不同肝癌小鼠模型均能介导有效的免疫杀伤,抑制肿瘤生长。特别是,在异质性和复杂性与肝癌病人极为相似的自发性肝癌模型上,也能介导高效的肝癌特异性免疫杀伤,并逆转免疫和肿瘤微环境。对其作用机理的阐释,揭示了DEXAFP是通过活化功能性T细胞,特别是CD8杀伤性细胞而发挥其功能;而且NK细胞也参与了DEXAFP介导的肿瘤杀伤过程,这一研究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窗口作用。
尹海芳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肝癌的免疫治疗研究,尤其是exosome介导的免疫治疗,先后评估了肝癌细胞来源的TEX及负载肝癌抗原的DEX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潜力,成果先后发表于美国和欧洲肝脏学著名期刊Hepatology(2016)和Journal of Hepatology(2017)。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卓越人才计划等资助。
基础医学院 科技处
论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