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医科大学完成首期标准化病人(SP)培训并举办结业式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2017年5月7日下午,天津医科大学首期标准化病人培训结业式于我校精术厅举行。教育部教指委、校教学督导组的专家,以及来自我校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学院、临床技能中心、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南开医院、一中心、三中心等机构从事医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专家和首期全体SP参加了此次会议。自2016年12月我校正式启动标准化病人项目以来,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由教务处统筹,组建了一支由教务处、医学人文学院、诊断学教研室等年轻老师构成的多学科师资队伍,前期实地调研了协和、华西、复旦等较早开设标准化病人工作的高校,翻译并试用了美国南加州大学(USC)标准化病人辅导模式。首期培训以表演、观察、评价和沟通等SP核心能力为基础,充分利用了校临床技能中心的模拟设备,并尝试自主编写了案例脚本和培训指南,邀请了国家一级戏剧编导于双印老师、中心生态城医院王梦义主任、总医院戚峰主任进行现场督导。经过50天,总共32学时的辅导,完成了宣讲、招募、面试、遴选、培训(病史、症状模拟、表演、案例模拟演练、反馈、评价)、第三方考核、项目评估等标准流程,并增加了感受校园文化、医学人文戏剧赏析、正念心理调适等特色课程。





为了验收SP项目的培训质量,总医院阮二宝教授、姜葵教授和第二附属医院何屏教授等三位临床医学专家组成评估组,对全体SP表现的逼真性和精确性进行了第三方评价。临床专家组对SP项目的培训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很多SP的表演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同时,医学人文学院刘惠军教授向大家报告了对SP的反馈和评价能力的心理测量结果。她采取组内相关系数(ICC)方法测量了SP评价能力的一致性(ICC数值介于0~1之间。0表示不可信,1表示完全可信,大于0.75表示信度良好)。统计数据显示,首期SP评价的一致性达到了0.994的高信度。





此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培训老师和SP学员都是利用周末和晚上进行,大家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全力保障培训的品质。进过考核和淘汰,最终王子泉、马俊等40位老师成为我校首批SP。与会专家向各位SP颁发了证书。SP李凯女士代表全体SP表示,他们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提升我校医学教育品质贡献力量。2013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代表王昕宇同学表示,感谢学校和SP老师对医学生培养的付出,同学们将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们的期待。









在结业式的最后,教务处处长李晓霞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她代表学校感谢所有SP项目参与者的努力,学校未来将进一步不断深化和完善SP项目的研究和管理。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钟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SP项目的开展,并做了主题为“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评价”的演讲,介绍了医学整合的研究动态。





首期SP将在今年六月份举行的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实证研究第一阶段考试中上岗,未来SP项目也将会深入参与到我校医学教育体系中来。我们期待以SP工作为契机,为加快我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明日医生,提升社会健康福祉,推进医学界与社会和谐信任贡献力量。

供稿:教务处


相关话题/医学 临床 人文学院 表演 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