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一、 隆重纪念学校建校65周年、总医院建院70周年
  为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学校举办了纪念建校65周年座谈会、向首任校长朱宪彝献花仪式,“展‘十二五’成就 铸‘十三五’辉煌”展览以及“校长论坛”“名医论坛“等学术活动,“图说天医”等文化活动,以激励全校师生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努力建设一流研究型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成立于1946年12月1日,前身是天津“卫生部(署)中央医院”,为当时全国五所大型中央医院之一。历经70年发展,总医院业已成为天津市最大的集医、教、研、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和医学中心,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学科实力持续提升,新增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简称ESI)对全球研究机构学科的最新排名显示,继临床医学之后,我校新增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至此,我校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增至4个,表明上述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尚永丰院士主持完成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尚永丰院士主持完成的“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通过对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功能的研究和各种表观遗传修饰协调作用的探讨,深入阐述了表观遗传调控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进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靶向坐标。该成果荣获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



  此外,付丽教授获得201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医学医药奖。郝继辉教授、付丽教授以及魏民新教授主持完成的3项成果获得201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四、高层次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余鹰教授进入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公示环节,艾玎教授、王艳教授进入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公示环节;李兵辉教授入选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牛远杰教授入选国家****领军人才项目;美国Moffitt癌症中心Alan List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Eduardo Martin Sotomayor教授入选国家外专“****”高端人才项目。13位专家、3个团队进入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和创新团队。截止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50人次,省部级人才163人次。


五、坚持自主创新,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持续提升
  2016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据2016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立项数全国高校排名第47位。基金委医学科学部立项数TOP20统计中,我校位居第18位,在独立办学医学院校中位居第4位。
  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能力显著提升。施福东教授、汤华教授分别获批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张宁教授获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冯世庆教授、刘铭教授分别获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六、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朱毅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台湾细胞及系统医学研究所的一项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YAP/TAZ的血管内皮细胞转录调控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炎症有密切关系,该研究发表于Nature上,实现了学校在CNS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尚永丰院士团队揭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论文发表于Cancer Cell;施福东教授的论文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



  2016年,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作者单位发表SCI收录论文1431篇,其中表彰高水平论文667篇,影响因子大于5的达到244篇,较去年增长了86.3%。
七、大学医院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医院、肿瘤医院入围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前50强,11个专科入围“中国最佳专科”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总医院成为国家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中心”在肿瘤医院落成。提高疑难病的诊疗水平,总医院成立了“胸腺疾病及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心”和康复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服务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医院正式开诊。




八、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推进,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公示中)
  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天津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在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总决赛二等奖、华北赛区一等奖。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显著提高,14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代表队在第四届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上获全国一等奖。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多名教师在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举办的“医学院校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留学生教育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认证”。学校在全国来华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九、“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启动
  为对接国家“双一流”战略,学校全面启动实施“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计划,支持4个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同时支持22个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和基础保障学科,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十三五”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实效。
  与一流学科建设相配套,学校新的”高端人才集聚“计划、”杰出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等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随之启动,延揽和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力度进一步加大。



十、我校学生傅园慧摘得巴西奥运会100米仰泳铜牌,妙答记者提问彰显体育精神
  在巴西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上,我校康复医学系学生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获得该项目铜牌。在接受采访时,她率真洒脱的妙答诠释了体育精神的真谛,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并引发了社会对于体育本质的思考,后她又获得2016年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决赛冠军。11月22日,傅园慧返校被授予“为校争光奖”,并与师生深入交流受到热烈欢迎。

宣传部
相关话题/学科 人才 创新 医院 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