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晓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8
基本信息
王晓蕊 教授,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光学工程
硕士学科:物理电子学
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xrwang@mail.xidian.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大楼
教师职位招聘:
由于研究需求,长期招聘海内外重点高校优秀博士、博士后、教师。
招聘方向:先进光学遥感与信息处理、先进光电显示、光场调控与微纳集成光学、光学精密仪器测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等专业。
申请条件:符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政策。
个人简介
王晓蕊,1976年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高级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1998年于四川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十杰”称号。2006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评为副教授。2007年-2008年以访问****身份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光学中心3DVIS实验室开展科学合作研究,回国后被评为学校2009年度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并获得教育部和陕西省外国专家局的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资助。2008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资助。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主持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科研项目*、国防863项目、*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国际合作SAMSUNG GRO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 以第一作者身份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美国光学学会刊物《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pt.Soc.Am.A》、《Applied Optics》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已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40篇被SCI检索,50余篇被EI检索。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撰写《光电成像系统建模及性能评估理论》、《光电成像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评估》专著2本。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本实验室与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光学中心3DVIS实验室、韩国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SAIT)、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三维成像技术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及国内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基地多家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渠道,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的国际、国内合作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
(1) 先进光学遥感摄影测量与光电仿真
系统开展先进光学遥感摄影测量技术、光电成像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建模设计理论、光电信息全链路仿真技术、性能测试评估技术研究,研制光电系统全信息链路协同设计与仿真试验评估平台。服务于国家光电系统工程研制、仿真试验鉴定与评估、光电装备模拟训练与作战应用、空天光学遥感信息应用、及新体制光电成像与探测技术的开发 。
(2) 三维成像显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面向国际信息显示前沿技术,开展光电信息显示新理论、新技术和器件研究,重点攻关三维光场图像获取与重建、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全息成像三维显示、光场显示等裸眼真三维显示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三维显示在光电虚拟现实 (VR)和增强现实(AR)中应用。
(3)微纳光学与集成光信息处理
主要开展微纳光学新理论、新技术、微纳光子化芯片在光成像、光场调控、光传感、光信息处理与显示中的集成应用研究。
招聘职位要求:
1.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光学遥感与信息处理、先进显示技术、光场调控与微纳集成光学、光学精密仪器测量、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方向;
2.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4. 符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引进政策。
基本信息
王晓蕊 教授, 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博士学科:光学工程
硕士学科:物理电子学
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电子邮箱:xrwang@mail.xidian.edu.cn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大楼
教师职位招聘:
由于研究需求,长期招聘海内外重点高校优秀博士、博士后、教师。
招聘方向:先进光学遥感与信息处理、先进光电显示、光场调控与微纳集成光学、光学精密仪器测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计算机图形学、物理学等专业。
申请条件:符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政策。
个人简介
王晓蕊,1976年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高级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
1998年于四川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被评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术十杰”称号。2006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评为副教授。2007年-2008年以访问****身份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光学中心3DVIS实验室开展科学合作研究,回国后被评为学校2009年度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并获得教育部和陕西省外国专家局的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资助。2008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资助。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主持包括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大安全基础*科研项目*、国防863项目、*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国际合作SAMSUNG GRO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30余项。 以第一作者身份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美国光学学会刊物《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J.Opt.Soc.Am.A》、《Applied Optics》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已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40篇被SCI检索,50余篇被EI检索。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撰写《光电成像系统建模及性能评估理论》、《光电成像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评估》专著2本。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
本实验室与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光学中心3DVIS实验室、韩国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SAIT)、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三维成像技术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及国内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基地多家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渠道,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的国际、国内合作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
(1) 先进光学遥感摄影测量与光电仿真
系统开展先进光学遥感摄影测量技术、光电成像系统多物理场耦合建模设计理论、光电信息全链路仿真技术、性能测试评估技术研究,研制光电系统全信息链路协同设计与仿真试验评估平台。服务于国家光电系统工程研制、仿真试验鉴定与评估、光电装备模拟训练与作战应用、空天光学遥感信息应用、及新体制光电成像与探测技术的开发 。
(2) 三维成像显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面向国际信息显示前沿技术,开展光电信息显示新理论、新技术和器件研究,重点攻关三维光场图像获取与重建、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全息成像三维显示、光场显示等裸眼真三维显示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三维显示在光电虚拟现实 (VR)和增强现实(AR)中应用。
(3)微纳光学与集成光信息处理
主要开展微纳光学新理论、新技术、微纳光子化芯片在光成像、光场调控、光传感、光信息处理与显示中的集成应用研究。
招聘职位要求:
1.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先进光学遥感与信息处理、先进显示技术、光场调控与微纳集成光学、光学精密仪器测量、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方向;
2.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4. 符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才引进政策。
科学研究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重大专项(GFZX)项目--xxx目标检测与运动参数测量。
(2) *科研项目*--红外成像xxx一体化建模设计研究。
(3) 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2项)--xxx探测识别新原理研究、xxx红外成像性能测试与评估研究。
(4) 国家863项目--xxx光频信息系统框架与处理技术。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远场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光场转换基础理论与技术”。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维集成成像特性理论表征研究。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息三维显示理论与关键技术。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光谱遥感图像海面漏油检测技术。
(9)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点项目--xxx复眼视觉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系统研制。
(10) 三星全球拓展创新研究GRO国际项目(当年全球获资助33个项目之一)-- A 2D/3D convertible projection-type integral imaging display architecture with interactive control of viewing parameters。
(11) *科研项目*--xxx传感器建模及光学场景生成技术研究。
(12) *科研项目*--xxxx遥感图像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13) *科研项目*--xxxx红外成像导引头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14) 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基金--xxx红外成像探测技术。
(15)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图像质量理论分析模型研究。
(16)留学回国人员择优资助重点项目--集成成像三维显示理论与实验样机。
(17)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支持计划项目--集成成像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18)航空科学基金--xxxx红外制导成像探测技术。
(19) 华为中央研究院联合研究项目--xxx转换与自由视点重建技术研究
(20) 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
项目组开发的全链路光电成像(可见光/微光/红外/高光谱)一体化生成软件、大气辐射传输软件、光电成像系统模拟器已在国内航空、航天、兵器、电子、总装和基地等国防工业集团的科研院所光电装备研制中获得成功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在光电系统装备设计、测试与评估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项目组撰写的《红外物理》教材、《光电成像系统建模及性能评估理论》专著已在国内同行获得广泛应用和积极评价。
研究成果
1. 全链路光电成像系统仿真软件
软件界面(目标-背景-大气-成像传感器全链路仿真)
红外仿真图像
2.可见光/红外数字地球与遥感卫星成像仿真
3. 多光谱探测器模拟器
4. 集成成像三维显示器
5. 集成显微成像装置
6. 光场相机
光场相机原理所研制光场相机
7. 全息三维显示
学术论文
代表性论文及专著:
[1]Yu-jiao Chen, *Xiao-rui Wang, Jian-lei Zhang et al. Resolution improvement ofintegral imaging based on time multiplexing sub-pixel coding method on commondisplay panel. Optics Express, Vol.22(15):17897-17907, 2014.
[2]Jian-Lei Zhang, *Xiao-rui Wang, Yu-Jiao Chen, Qi-Ping Zhang et al. Feasibilitystudy for pseudoscopic problem in integral imaging using negative refractiveindex materials. Optics Express, Vol.22(17): 20757-20769, 2014.
[3] Zhao-hui Li, Jianqi Zhang, *Xiao-rui Wang, De-lian Liu. High resolution integralholography using Fourier ptychographic approach. Optics Express, Vol.22(26):31935-31947, 2014.
[4] Xin Shen, Yu-Jen Wang, Hung-Shan Chen, Xiao Xiao, Yi-Hsin Lin, and Bahram Javidi. Extended depth-of-focus 3D micro integral imaging display using a bifocalliquid crystal lens. Optics Letters, Vol.40, No.4:538-541, 2015.
[5] Jian-lei Zhang,*Xiao-rui Wang,Yu-jiao Chen, Shuo Yu, Qi-ping Zhang. Improvement method of integral imaging quality based on an aperture-tunable lens array. Applied Optics, Vol.53(25): 5654-5659, 2014.
[6]Yu-jiao Chen, *Xiao-rui Wang, Jian-lei Zhang,Jing-guo Zong. Simulated valid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blur of an integral image related to the pickup sampling effect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Optical Society-Rapid Publications, Vol.9:356-364, 2014.
[7]*Xiao-rui Wang, Ying Yuan, Jian-lei Zhang, Yu-jiao Chen.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super-resolution infrared imaging based on time-varying focal plane coding.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Optical Society-Rapid Publications,Vol. 9:412-420, 2014.
[8]Yin Xu,Xiao-rui Wang, Yan Sun, and Jianqi Zhang, Homogeneous light field model for interactive control of viewing parameters of integral imaging displays, Optics Express. 20(13), 14137-14151, 2012.
[9]Hao Jin-bo, Xiao-rui Wang, and Jian-qi Zha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roation-tolerant recognition for integral image using synthetic discrimination function, Optics Communications, 29(1):73-77, 2013.
[10]Xiaowei He, Jimin Liang, Xiaorui Wang, Jingjing Yu, Xiaochao Qu, Xiaodong Wang, Yanbin Hou, Duofang Chen, Fang Liu, and Jie Tian*, Sparse reconstruction for quantitative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based on the incomplete variables truncated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Optics Express, 18(24):24825-24821, 2010.
[11]Xiao-rui Wang,Qing-feng Bu, Dong-yang Zhang.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aliasing on the viewing resolution of integral images. Optics letters, Vol.34(21):3382-3384, 2009.
[12]Xiao-rui Wang, Hong Hua.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integral imag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micro scanning of amicrolens array.Optics letters, Vol.33(5):449-451, 2008.
[13]Yin Xu,Xiao-rui Wang, Yan Sun, Jianqi Zhang.Homogeneous light field model for interactivecontrol ofviewing parameters of integral imaging displays.Optics Express.Vol. 20, No.13, 14137- 14151, 2012
[14]Xiao-rui Wang,Li-yong He, Qing-feng Bu.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gral imagingsystems based onhuman vision.Applied optics, Vol.48(2):183-188, 2009.
[15]Xiaorui Wang,QiangGuo. Enhancing computational integral imaging performance using aninterpolationmethod based on non-zero-pixel derivation.Applied Optics,Vol.49(20):3997-4003,2010.
[16]Xiao-rui Wang, Jian-qi Zhang.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Limiting Resolution of Micro-scanningImager.J.Opt.Soc.Am.A,Vol.23(8):1865-1869, 2006.
[17]Xiao-rui Wang, Jian-qi Zhang, Zhuo-xiang Feng, Hong-hua Chang.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cannedimage quality and fill factor of detector.Applied Optics. Vol.44(21):4470-4474, 2005.
[18]Xiao-rui Wang, Jian-qi Zhang, Zhuo-xiang Feng, Hong-hua Chang. Equation-based triangleorientationdiscrimination sensor performance model based on sampling effects.AppliedOptics,Vol.44(4):498-505, 2005.
[19]Xiao-rui Wang, Jian-qi Zhang, Zhuo-xiang Feng , Hong-hua Chang.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amount oftypical micro-scanning modes to IR imagery quality,Infrared Physics &Technology.Vol.46(5):412-417,2005。
[20]Xiao-rui Wang,Jian-qi Zhang. Field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contrast metricoftarget subregions.Int J Infrared Milli Waves, Vol.28(7):587-593, 2007.
[21] Xiao-rui Wang,Jian-qi Zhang. Uncertainty analysis in triangle 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thresholdmeasurement.Int J Infrared Milli Waves,Vol.28(2):191-197, 2007.
[22】Chen Yang,Wang Xiao-rui,Wu Xin,Jianqi Zhang.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transfer property and aliasingand
overlappingelimination methods in integral Fourier holography. Applied Optics. Vol. 52, No. 19:4728-4737,
2013.
【23】王晓蕊. 《光电成像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评估》专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课程教学
目前本人负责学院的研究生创新实验室建设,承担的教学任务:
主讲课程:
(1)应用光学(本科生)
(2)光电成像系统:建模、仿真、测试与评估(研究生)
(3)现代光电子技术实验(研究生)
(4)光电探测器物理及应用(研究生)
(4)现代光电显示技术(研究生)
荣誉获奖
(1)2008年, 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 2008年和2013年,分别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3) 2009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4)2009,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5) 2009,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新增栏目0
科研团队简介;
整个团队依托于 “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团队隶属于国家电子信息最高水平研究平台“信息感知技术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111”国际创新引智基地。
团队研究方向:
涉及先进光电成像与智能光传感、光电系统工程设计与仿真试验评估、新型光电显示与增强现实、微纳光子学与集成光信息处理、光电探测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级和部级重大课题,包括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863、*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横向合作等40余项项目。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60余篇被SCI检索,70余篇被EI检索,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部,获得省部级奖7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团队成员15名:
张建奇,博士,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IEEE会员,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工夜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委,《光电技术应用》编委。长期从事光电成像系统仿真、光电图像处理及光电景象生成技术、目标与环境光学特性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黄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虚拟现实、目标与环境光学特性、成像制导与处理方面的研究。
何国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电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测试与评估、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研究。
刘德连: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中各种地面信息提取与处理,典型目标与背景在红外波段范围内的辐射特性,大气传输特性等。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常洪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光电图像理解与视觉认知科学方面的研究。
杨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光电探测器件设计与图像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
刘鑫,女,博士,副教授,2003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2012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红外技术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从事无人机光电载荷、光电成像系统测试与评估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董维科: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体制光电成像系统、光电图像实时处理、高性能硬件电路系统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工作期间先后主持国家纵向科研1项,横向协作项目2项。已在《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光子学报》、《红外技术》、《激光与红外》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
吴鑫,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三维场景建模仿真和GPU高性能并行检测技术研究。
王昱程,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和量子点发光材料。
孙浩,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新型光纤传感器及网络研究。
马向超,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材料基因工程及新型光学传感器。
凌进中,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超分辨率显微成像与微纳光子学研究。
曾超,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超表面微纳光子学与光电集成技术研究。
郭冰涛,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光电成像系统工程设计、仿真测试与评估。
团队研究生数量:60-70名
(1)每年招生硕士研究生20余名;
(2)每年博士研究生招生4-5名。
目前,团队总共毕业研究生300余名。
近三年毕业去向:
2016年
学生名单
就业方向
研究生类型
张宇琦
中国银联(上海)
硕士生毕业
张凯波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马海凤
百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硕士生毕业
董凯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9所
硕士生毕业
李屿霞
阿里巴巴
硕士生毕业
韩晓娜
中国网易科技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王世文
中国腾讯网络科技公司
硕士生毕业
郭冰涛
中国兵器工业205所
博士生毕业
杨琛
西安理工大学
博士生毕业
陈玉娇
西安工业大学
博士生毕业
吴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生毕业
申伦
西安光机所
硕士生毕业
郝燕云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硕士生毕业
李昭慧
西安科技大学
硕士生毕业
窦康
国家电网
硕士生毕业
杜军辉
中兴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常静旋
航天三院8358研究生
硕士生毕业
李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
硕士生毕业
何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
硕士生毕业
2015年
学生名单
就业方向
研究生类型
张启平
网易
硕士生毕业
张奇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余坦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
硕士生毕业
余硕
大众点评
硕士生毕业
徐立涛
阿里巴巴
硕士生毕业
谢世雄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肖佳
西安某创业公司
硕士生毕业
文阔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王亮
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
硕士生毕业
王骥坤
北京龙敏专利事务所
硕士生毕业
汪志良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田利敏
联咏电子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罗盘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硕士生毕业
刘可晖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613所)
硕士生毕业
林先萌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栗旭光
海思(深圳)半导体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李凌澄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邓启亮
CVTE(广州视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曹毅刚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薄振桐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613所)
硕士生毕业
白鑫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
硕士生毕业
2014年:
学号
性能
就业公司
研究生类型
**
艾敏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白宏刚
武警工程学院
博士生毕业
**
丁标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费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硕士生毕业
**
冯海霞
西安四维图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郭苗苗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
硕士生毕业
**
郝劲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博士生毕业
**
黄晓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姜志晨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李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硕士生毕业
**
李恒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
硕士生毕业
**
李知达
山东华宇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分部
硕士生毕业
**
刘露
西安电子科技博士研究生
硕士生毕业
**
齐珊珊
航天天绘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宋海漫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孙明明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研究所
硕士生毕业
**
杨倩
中国移动南通分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姚凯凯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硕士生毕业
**
余昌胜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余华欣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硕士生毕业
**
袁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硕士生毕业
**
曾蕾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张俭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研究
硕士生毕业
**
张青文
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
硕士生毕业
**
张燕芳
北京未尔锐创科技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
赵静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硕士生毕业
本实验室与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光学中心3DVIS实验室、韩国三星高级技术研究院(SAIT)、美国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三维成像技术实验室、佐治亚理工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及国内航空、航天、兵器、电子、基地多家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渠道,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的国际、国内合作培养.
新增栏目0
国际交流:
(1)王晓蕊老师在美国三大光学中心之一--亚利桑那大学光学中心作访问****
(2)王晓蕊老师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微光机电和SID年会
(3)团队博士研究生杨琛、申欣、吴鑫、胡博、曾凡旋等多名同学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等参与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
(4)团队张建奇老师、常洪华老师、何国经老师也分别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作为访问****进行交流。
新增栏目1
招生要求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本课题组已经构建了稳定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和国内一流的硬件实验环境平台,为你们的成长进步创造了一流的科研环境和良好的学术氛围。欢迎富有朝气和创新精神的优秀青年学子加盟我们的研究团队。
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的说明:
1. 重点院校(所)的光学工程、光学精密仪器与科学、光学遥感与测绘、光电图像处理与理解、物理电子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图形学和电路专业的研究生优先考虑;
2. 对红外与光电成像系统、目标及环境红外光学特性、空间光学遥感成像、空间信息处理与测绘、三维光学成像与立体显示、微纳光学与光电集成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
3. 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相关话题/光电 物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志强
基本信息姓名:王志强讲师硕士学科:光学工程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3信箱,邮编:710071电子邮箱:zqwang@xidian.edu.cn办公地点:西大楼Ⅲ-224个人简介王志强,博士,讲师。2016.6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学恩
基本信息王学恩 副教授硕导博士学科:硕士学科:物理电子学 工作单位:技术物理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503电子邮箱:Xewang@xidian.edu.cn办公电话:办公地点:主楼I-405个人简介1995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仪文
基本信息姓名:魏仪文 博士学科:无线电物理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作地址:北校区西大楼III-403室/III-323室联系方式电子邮箱:ywwei@xidian.edu.cn手机号码/微信:**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4信箱邮编:710071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电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群
基本信息魏群 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1信箱。邮编:710071电子邮箱:qunwei@xidian.edu.cn办公电话:办公地点:个人简介魏群,男,工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兵
基本信息魏兵 教授无线电物理学科博士生导师无线电物理学科硕士生导师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导师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3信箱710071电子邮箱:bwei@xidian.edu.cn办公电话:手机:**办公地点:西大楼II-404个人简介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兴林
基本信息吴兴林 高工 工作单位:理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2信箱电子邮箱:办公电话:86-办公地点:个人简介吴兴林,男,高级工程师,教师代码073875,陕西高陵人,1970年9月出生。1995年四川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毕业。物理实验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目前主要从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鑫
基本信息姓名:吴鑫职称:讲师(硕士生导师)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原技术物理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电子邮箱:xwuxidian.edu.cn办公电话:办公地点:新科技楼个人简介2015年7月,光学工程,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表学术论文14篇,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魏志义
基本信息魏志义 教授硕导或博导博士学科:硕士学科: 工作单位:技术物理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学院501教研室电子邮箱:zhiyiwei@hotmail.com办公电话:办公地点:新科技楼III层个人简介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激光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向健勇
基本信息向健勇 副教授硕导博士学科:硕士学科:物理电子学 工作单位:技术物理学院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4信箱电子邮箱:xiangjianyong2008@126.com办公电话:办公地点:西大楼2区210个人简介1986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振森
基本信息吴振森 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宣传视频: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I3MDU5MDY4OA==/v.swf联系方式通信地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电子邮箱:wuzhs@mail.xidian.edu.c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