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马玉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7-07


基本信息

姓名:马玉钦 工学博士/博士后
职位:讲师 电子机械系党支部副书记
研究生招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 学术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位:机械工程
招生人数:2-3人/年
博士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机械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187信箱
电子邮箱:yqma@xidian.edu.cn;
mayuqin0702@163.com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老校区)主楼三区227室


个人简介
特别说明:本人最新信息请关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版教师主页系统:https://faculty.xidian.edu.cn/MYQ/zh_CN/index.htm。本主页不代表最新更新数据,学校后期要停止使用这个主页。敬请理解。 马玉钦 2019年10月11日
马玉钦,男,河南南阳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机电学院电子机械系讲师,电子机械系党支部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先进机械制造工艺与零件成型过程、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成型方法与工艺控制,以及机器人智能材料与构件的成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1.个人履历
201706至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第三十九研究所(NWIEE)装备制造部结构工艺室(挂职)设计研究人员。
201606-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
201605-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师,讲师;
201604-2016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第三十九研究所(NWIEE)测控事业部-结构工艺室 设计研究人员;
201009-201603 西北工业大学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科研项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博士毕业,工学博士
200709-201007 贵州大学 国家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硕士毕业(公费生),工学硕士
200309-200707 西南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重点本科毕业,工学学士
2.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议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及热处理分会)会员;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执行理事;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分会秘书长;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工程分会)会员;
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
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COMPOSITESTRUCTURES》(SCI收录大类2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PLOS ONE》(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国际期刊《Rare Metal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ICSMME)》(EI收录)审稿人;
国际会议《The 7th Glob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MSE2018)》(EI收录)审稿人;
贵州大学 国家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学硕士论文 评审专家;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材料进展》审稿人。
3.科研概况
已经主持和参与研究了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军口部分)、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近20项研究课题,参与的课题研究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已经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E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近20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编写科研专著和数字化课程教材2部。其中以第一完成人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ResearchExpress》、《Strength of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MEDZIAGOTYRA》、《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录用SCI收录论文14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4.主持和参与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主持人,研究经费:25万,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7M613062),主持人,在研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JQ5013),主持人,在研
(4)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xxxxxxxxxx),主持人,在研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XJS16071),主持人,在研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X170411),主持人,在研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F180402),重要参与,在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3万,在研
(9)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201227),主持人,结题;
(10)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校研理工200918),主持人,结题。
(11)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500万,结题;
(12)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60万,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90万,结题;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9万,结题;
(15)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项目编号:**),参与,研究经费:600万,结题;
(16)“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 (项目编号:B08040),参与,研究经费:180万,结题。
5.获得的代表性奖励和荣誉称号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液固高压成形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艺与控制技术), 参与研究, 2012年, 表彰单位:国务院;
(2)西北工业大学首批立项的十佳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2014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3)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3年,表彰单位:教育部;
(4)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5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第1,2018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6)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发明创新达人,排名第1,2015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7)贵州省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0年,表彰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主要研究方向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国防军工领域和通讯电子、汽车交通、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等民用工业的很多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恶劣,服役条件差,经常受到多种交变载荷的综合影响,其效能的充分发挥对整机型号性能的最大限度提升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这就急需开发出能够在复杂应用环境下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新型轻质高性能材料及其结构件,迫切需要对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科研问题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是一类新兴的轻质高性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通讯卫星、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建筑机械、风力发电、健身器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附图)。
2.工艺简介
研究团队在多个国家级等课题的资助下,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需要,自主研制和设计开发了新型轻质高性能材料及制件模压成形工艺实验系统(CMESNM)(子系统结构功能和部分实物见附图),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实验系统之一,可有效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件等新型材料方面的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
3.近期主要研究领域
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目前课题情况以及整个机器人中心团队发展的需要,近期主要开展如下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
(1)轻质高性能一维、二维和多维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结构件的工艺控制、浸渗成形机理、以及制件近净成形技术研究;
(2)轻质高性能一维、二维和多维的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结构件的模压成形工艺、固化成形机制,以及制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
(3)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机器人技术以及通讯电子等领域特定功能需求的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制件、压电功能制件等)及其构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技术。
附图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应用领域(左) ,CMESNM子系统结构功能(中)和部分实物图(右)





基本信息

姓名:马玉钦 工学博士/博士后
职位:讲师 电子机械系党支部副书记
研究生招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 学术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位:机械工程
招生人数:2-3人/年
博士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硕士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作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机械系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187信箱
电子邮箱:yqma@xidian.edu.cn;
mayuqin0702@163.com
办公电话:**
办公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老校区)主楼三区227室


个人简介
特别说明:本人最新信息请关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版教师主页系统:https://faculty.xidian.edu.cn/MYQ/zh_CN/index.htm。本主页不代表最新更新数据,学校后期要停止使用这个主页。敬请理解。 马玉钦 2019年10月11日
马玉钦,男,河南南阳人,工学博士/博士后,机电学院电子机械系讲师,电子机械系党支部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先进机械制造工艺与零件成型过程、新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成型方法与工艺控制,以及机器人智能材料与构件的成型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1.个人履历
201706至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第三十九研究所(NWIEE)装备制造部结构工艺室(挂职)设计研究人员。
201606-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研究人员;
201605-至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机电学院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教师,讲师;
201604-20160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第三十九研究所(NWIEE)测控事业部-结构工艺室 设计研究人员;
201009-201603 西北工业大学 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科研项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博士毕业,工学博士
200709-201007 贵州大学 国家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硕士毕业(公费生),工学硕士
200309-200707 西南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重点本科毕业,工学学士
2.社会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议专家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及热处理分会)会员;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执行理事;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分会秘书长;
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工程分会)会员;
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
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COMPOSITESTRUCTURES》(SCI收录大类2区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国际期刊《PLOS ONE》(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国际期刊《Rare Metal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ICSMME)》(EI收录)审稿人;
国际会议《The 7th Glob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MSE2018)》(EI收录)审稿人;
贵州大学 国家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学硕士论文 评审专家;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材料进展》审稿人。
3.科研概况
已经主持和参与研究了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军口部分)、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近20项研究课题,参与的课题研究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已经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E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近20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编写科研专著和数字化课程教材2部。其中以第一完成人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ResearchExpress》、《Strength of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MEDZIAGOTYRA》、《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录用SCI收录论文14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4.主持和参与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主持人,研究经费:25万,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7M613062),主持人,在研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JQ5013),主持人,在研
(4)陕西省博士后科研配套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xxxxxxxxxx),主持人,在研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XJS16071),主持人,在研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X170411),主持人,在研
(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F180402),重要参与,在研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3万,在研
(9)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201227),主持人,结题;
(10)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校研理工200918),主持人,结题。
(11)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500万,结题;
(12)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60万,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90万,结题;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9万,结题;
(15)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项目编号:**),参与,研究经费:600万,结题;
(16)“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 (项目编号:B08040),参与,研究经费:180万,结题。
5.获得的代表性奖励和荣誉称号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液固高压成形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艺与控制技术), 参与研究, 2012年, 表彰单位:国务院;
(2)西北工业大学首批立项的十佳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2014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3)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3年,表彰单位:教育部;
(4)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5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第1,2018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6)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发明创新达人,排名第1,2015年,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7)贵州省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排名第1,2010年,表彰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主要研究方向
1.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国防军工领域和通讯电子、汽车交通、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技术等民用工业的很多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环境恶劣,服役条件差,经常受到多种交变载荷的综合影响,其效能的充分发挥对整机型号性能的最大限度提升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这就急需开发出能够在复杂应用环境下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新型轻质高性能材料及其结构件,迫切需要对这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科研问题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结构件是一类新兴的轻质高性能材料,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通讯卫星、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建筑机械、风力发电、健身器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附图)。
2.工艺简介
研究团队在多个国家级等课题的资助下,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的需要,自主研制和设计开发了新型轻质高性能材料及制件模压成形工艺实验系统(CMESNM)(子系统结构功能和部分实物见附图),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效实验系统之一,可有效开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件等新型材料方面的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
3.近期主要研究领域
结合现有研究基础、目前课题情况以及整个机器人中心团队发展的需要,近期主要开展如下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
(1)轻质高性能一维、二维和多维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结构件的工艺控制、浸渗成形机理、以及制件近净成形技术研究;
(2)轻质高性能一维、二维和多维的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结构件的模压成形工艺、固化成形机制,以及制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制备;
(3)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机器人技术以及通讯电子等领域特定功能需求的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制件、压电功能制件等)及其构件的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技术。
附图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应用领域(左) ,CMESNM子系统结构功能(中)和部分实物图(右)





科学研究
1.本人及团队科研概况
已经主持和参与研究了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军口部分)、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10余项研究课题,参与的课题研究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已经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E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编写科研专著和数字化课程教材2部。其中以第一完成人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ResearchExpress》、《Strength of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MEDZIAGOTYRA》、《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录用SCI收录论文11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2.本人近年主持和参与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主持人,研究经费:25万,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7M613062),主持人,在研
(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JQ5013),主持人,在研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XJS16071),主持人,在研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X170411),主持人,在研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X170411),重要参与,在研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3万,在研
(8)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201227),主持人,结题;
(9)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校研理工200918),主持人,结题。
(10)总装备部预先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500万,结题;
(11)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xxxxx),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60万,结题;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90万,结题;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重要参与,研究经费:29万,结题;
(14)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项目编号:**),参与,研究经费:600万,结题;
(15)“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项目 (项目编号:B08040),参与,研究经费:180万,结题。




学术论文
本人近年学术成果情况:
在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和研究课题的支撑下,面向最新的国际和国内的学术和研究前沿,本人和研究团队已经在机械、机电、材料、力学和计算机控制等多交叉学科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如下:
(1)已经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SCI/E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并担任多个国际著名SCI,EI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审稿专家等。
(2)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在与多个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合作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3)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编写科研专著和数字化课程教材2部;部分出版物已经成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使用教材。
(4)其中,以第一完成人在《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B》、《MaterialsResearchExpress》、《Strength of Materials》、《MATERIALS SCIENCE-MEDZIAGOTYRA》、《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等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录用SCI收录论文11 篇,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荣誉获奖
1. 本人目前社会兼职和荣誉称号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议专家;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员;
(3)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及热处理分会)会员;
(4)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执行理事;
(5)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先进制造分会秘书长;
(6)西安市机械工程学会(模具工程分会)会员;
(7)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编委;
(8)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9)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SCI收录小类1区期刊)审稿人;
(10)国际期刊《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11)国际期刊《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SCI收录期刊)审稿人;
(12)国际期刊《PLOS ONE》(SCI收录期刊)审稿人;(13)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Mechan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ICSMME)》(EI收录)审稿人;
(14)国际会议《The 7th Glob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MSE2018)》(EI收录)审稿人;
(15)贵州大学 国家教育部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工学硕士论文 评审专家;
(16)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材料进展》审稿人。
2. 本人近年获得的代表性奖励和奖励称号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液固高压成形轻质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工艺与控制技术),参与研究,表彰单位:国务院;
(2)西北工业大学首批立项的十佳优秀研究生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3)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表彰单位:教育部;
(4)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博士研究生,排名第1,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排名第1,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6)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发明创新达人,排名第1,表彰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7)贵州省优秀毕业硕士研究生,排名第1,表彰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科研团队
1.本人所在的研究团队依托于机电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与本人合作的现有成员老师还有:
陈贵敏 教授 博士生导师(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
张爱梅 副教授 工学博士
纪静 副教授 工学博士
赵萌 副教授 工学博士
章云 老师 工学博士
勾燕洁 老师 工学博士
刘小院 老师 工学博士
马付雷 老师 工学博士
曾志 老师 工学博士
2.本人与机电院的其他院系所的下列老师及团队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
马娟 教授 博士生导师(力学研究中心中心负责人之一)
殷磊 副教授(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永琴 副教授
师阳 老师 工学博士
郝亮 老师 工学博士
王玺 老师 工学博士
关永强 老师 工学博士
郭空明 老师 工学博士




课程教学
1.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1)《电路分析基础》,专业必修课,32学时,主讲人;
(2)《现代质量管理学》,全校公共任选课,32学时,主讲人;
(3)《计算机控制系统》,专业必修课,40学时,辅导;
(4)《机械设计》,专业必修课,58学时,辅导。
(5) 担任机电院2017级工业设计班班主任。
2.本科生培养与招生:
(1)本人每年计划招收3-4名的应届大四本科毕业生进入课题组开展研究,指导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顺利和优秀毕业,对机械、机电、控制、材料、和力学感兴趣的同学均可报名。
(2)本人常年从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中,选拔一定数量勤于思考、热爱学习和钻研、踏实认真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并支持其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的创新创业和设计大赛等,通过给与指导帮助和支持他们本科阶段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等,成为一名优秀的本科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年中随时跟本人联系。
热忱欢迎各位同学关注和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最好先通过yqma@xidian.edu.cn邮箱与老师沟通交流后,结合兴趣,加入相应研究课题和方向。






招生要求
1.研究生培养与招生
本人目前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并与多个研究团队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在多个团队支持下每年计划招生硕士生2-3人,欢迎对机械、机电、控制、材料和力学等方面熟悉或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硕士研究生!报考之前请先通过yqma@xidian.edu.cn邮箱与我联系。
硕士招生专业 学术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位:机械工程;招生人数:2-3人/年。
2.本科生培养与招生:
(1)本人每年计划招收3-4名的应届大四本科毕业生进入课题组开展研究,指导其完成本科毕业设计,顺利和优秀毕业,对机械、机电、控制、材料、和力学感兴趣的同学均可报名。
(2)本人常年从大一到大四的本科生中,选拔一定数量勤于思考、热爱学习和钻研、踏实认真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并支持其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的创新创业和设计大赛等,通过给与指导帮助和支持他们本科阶段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等,成为一名优秀的本科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年中随时跟本人联系。
热忱欢迎各位同学关注和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最好先通过yqma@xidian.edu.cn邮箱与老师沟通交流后,结合兴趣,加入相应研究课题和方向。




Profile

Dr. Yuqin Ma
Institution:Xidi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School of Mechano-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ntact Information
Address:Taibai South Road No.2, Xi’an City, Shannxi Province, P.R.China, 710071
Email: mayuqin0702@163.com; yqma@xidian.edu.cn
Tel:+86-
Mobile: +86-**


Introduction
Dr. Yuqin Ma is a teacher and a post doctoral researcher of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at the School of Mechano-Electronic Engineeringin Xidian University, Xi’an, China.He earned his Ph.D. degree at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its automation in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NWPU), Xi’an, China.His current research activities focus on desig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s and alloy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resin matrix composites, new intelligent material and so on.
He has presided over and participated in above 10 of national key research projects such a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asic research projects of national defense of China, National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of China, Project fund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and so on. He authored and co-authored about 30 scientific papers published on key journal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n the ?eld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ore than 10 invention patents of China has been applied and authorized by him. He has participated in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Invention Award Two of China ", which was honored by the State Council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year of 2012.


Research Interests
1. Preparation and Simulation of composites
2. Forming processes of alloy and metal
3.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parts
4. Desig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s
5.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machinery




Research
目前研究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




Papers
[1]
[2]
[3]
[4]
[5]
[6]
[7];
[8]
[9]





Honors
点击网页顶部“添加栏目”可以添加其他栏目
把鼠标放在栏目标题处,尝试拖动栏目。




Team
团队教师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Teaching
目前本人承担的教学任务:

课件下载 示例




Admission
~~~~~~~~~~~~~~~~~~~~~~~~~~
关于研究生招生的信息:
~~~~~~~~~~~~~~~~~~~~~~~~~~



相关话题/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