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 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为了适应冶金工业的发展,在大炼钢铁 的高潮中,冶金工业部于7月决定,在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增设采矿、钢铁 冶金、钢铁压力加工等3个专业,冶金系的前身矿冶系应运而生。因消息 登报较晚,当年只招收了30名学生,开学后从建筑学专业转入30人,从 工民建专业转入90人,组成采矿专业1个班,钢铁冶金专业和钢铁压力加 工专业各2个班,从此,冶金工程学院(冶金系)迈开前进的步伐。
1959年3月1日,学校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当年,矿冶系新增设金 属学及热处理和矿井建设2个专业。
1960年,矿冶类专业猛增至11个,8月12日学校决定,将矿冶系分立 采矿和冶金两个系。冶金系下设钢铁冶金、有色冶金、金属学及热处理、 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压力加工(轧钢)等5个专业,其中冶金物理化学和有 色金属冶金为当年新增专业。当年全系招生10个班,一跃而为全校第二 大系。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针,我国的经济建设和高等教育都进入了全面的调整 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961年4月26日批转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审 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报告》,调整的原则是:明 确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保证重点;各专业业务范围应适当 放宽;一个学校的专业数不宜过多,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少。按照这个原则,学校提 出了部分专业调整安排的意见。冶金工业部于1962 年3月31日通知,同意停办冶金物理化学等7个专业。1963年8月又通知停 办了钢铁冶金、钢铁压力加工专业。
1964年6月通知停办金属学及热处理 专业。至此,冶金系原5个专业经过调整,只保留有色金属冶金1个专业, 又将采矿系选矿专业划归冶金系,并将原选矿60级2个班转至冶金系。有 色冶金和选矿专业1964、1965年均招生,到1965年暑假前,冶金系在校 生仍保持600多人,各项工作在调整中稳步前进。1965年7月8日,冶金工 业部通知,决定调钢铁冶金、钢铁压力加工、金属学及热处理等3个停办 专业的75名教师到西南钢铁研究院工作。冶金系党总支副书记王风桐同 志作为带队干部一同调出。3个停办专业的实验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等 一并搬迁到西南钢铁研究院。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院停止招生达六年之久。1970年12月,冶金工业部教育革命座谈会上确定,学校增设炼钢、 炼铁、轧钢、有色金属压力加工、耐火材料等8个新专业。
1972年冶金 系恢复招生,有色冶金和轧钢专业各招1个班,选矿专业又划归采矿系。
1973年冶金系炼钢、炼铁、轧钢、有色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专 业全面恢复招生,5个专业共招收新生140人,在校生445人。四人帮“粉碎后,” 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十年动乱造成的高等学校思想上、组织上、教 学上的混乱得到及时制止,教学秩序得以恢复,学院的各项工作逐渐走 向正常发展的轨道1977年10月,中央决定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经过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77级新生于1978年2月23日开始 报到入学。这一年,冶金系各专业招收新生210人,78级又招收新生210 人,冶金系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10月,冶金部在沈阳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主要讨论了专业调 整问题。会议决定撤销学校的水泥专业,把轧钢、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两 个专业合并为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1979年12月,经冶金部教育办公室批准, 将停办的水泥专业在校的77、78两个年级90名学生分别转入耐火材料、 有色金属冶金等专业学习。
1980年9月1日陕西省高教局通知,同意学校 恢复建筑系,撤销建筑材料系,其所属耐火材料专业划归冶金系。经过 这一次专业调整、合并,冶金系下设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有色金 属冶金、耐火材料4个专业。由于冶金部教育司对冶金行业人才需求估计 失误, 1982年下半年决定,钢铁冶金专业下马。
1983年在冶金部召开的 人才预测汇报会上,普遍反映冶金行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能满足行 业需求。根据这次人才预测的结果,在1984年11月召开的冶金部教育工 作会议上,明确钢铁冶金专业将恢复招生。经过一年多的准备,1986年 钢铁专业恢复招生。耐火材料专业于1984年11月更名为硅酸盐工程专业。
1993年4月18日,学校决定恢复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简称材料系),将原冶金系硅酸盐工 程专业和粉体工程研究所全建制划归材料系,一部分 党政管理人员和实验仪器设备等也一并归入材料系。1996年9月经学校上报冶金工业部同意,冶金系更名为冶金工程学院 并于9月28日正式挂牌。冶金工程学院作为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惟一的冶金 专业和学科,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科研和产 业体系。
40多年来,培养了大批冶金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其中本科毕业 生6000余名,毕业研究生100余名;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为我 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