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土木工程和建筑类专业为特色,以理、工学科为主体,工、管、文、法、理、经、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高校之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55年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系(科)合并而成,当时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隶属于建筑工程部。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隶属于冶金工业部,这种隶属关系使教学过程与大型工业建设项目结成了亲缘关系。1959年和1963年,学校曾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国家机构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时,与原冶金工业部脱钩,定为由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学校,行政上由地方管理,教育经费由中央财政划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处祖国西北,其所在省——陕西被誉为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其所在城市——西安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命名的国际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今日的陕西,建有五十余所大专院校和五百多个研究所,拥有五十多万科技人员,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其当代的文化艺术更在全国独树一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民族性而影响全国,波及世界。西北独特的风土民情和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对我校的办学风格及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建校近五十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现有15个学院,52个教研室,45个实验室,44个研究院所(站);按国家新专业目录设有40个本科专业,其中31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10个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多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600名。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藏书118万多册,中外文期刊4318多种。此外,学校还有电教中心、计算中心、信息网络中心以及15000平方米的田径场、体操健美房、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体育活动场所。这一切都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环境。近半个世纪以来,学校为祖国培养了近50000名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个文科学院。其前身是由建校初期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研室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逐步步入了学科发展的轨道,到1985年1月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部,1993年5月,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社科部增设了国际贸易和旅游管理两个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部遂更名为人文社会科学系。1996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法制化建设的需要,1996年学校决定在人文社会科学系增设经济法本科专业,每年招收30多名学生。1998年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新专业目录,将经济法专业调整为宽口径的法学专业,每年面向全国招收60多名学生。其后社科系又相继增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9年为了适应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走理工结合、文理结合,创办多科性大学的办学道路,经学校批准在人文社会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简称人文学院)。2002年,学员又增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同时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名为人文学院,现在人文学院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及重要作用的文科学院。
人文学院涵盖有历史悠久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群。承担有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艺术、法学、管理学、政治学7大学科的研究及教学任务,是一个文科类综合性的学院。伴随着人文精神的发展及社会科学的进步,人文学院已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及重要作用的文科学院。
人文学院现有中文系及6个教研室:哲学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历史学教研室、国际经济贸易教研室、法学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目前,国际经济贸易、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和汉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分别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法学学士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文学学士学位。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法学三个专业可分别授予哲学和法学硕士学位。
人文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讲师32人。目前在校本科生700余人、研究生60多名。学院承担应用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及三个研究生硕士点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及全校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的教学任务。
学院有一个95m2的图书资料室,备有藏书17000余册,期刊170余种,过刊8000余册,学院还有一个可用于教学科研及学术信息交流的先进的多媒体综合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