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陈令新研究员带领的“环境分析监测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团队,立足“环境—健康”效应研究,积极布局生物荧光检测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了联动检测环境胁迫下活性氧物种参与下的活性硫物种交互响应的系列突破。研究人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多响应近红外荧光探针(HCy-FN、Mito-ss和Cy-NB等),利用多通道荧光信号,实现了原位、实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物种的爆发和活性硫物种的交互响应。激光共焦显微成像结果证实了该探针可以原位实时检测细胞线粒体内和活体小鼠内的活性氧物种的爆发和活性硫物种的交互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成像结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所开发的多响应探针能够作为直接的检测工具,用于检测活细胞和活体小鼠内活性氧物种的爆发和活性硫物种的变化,从而实现了在分子、细胞和活体三个层次上对活性氧物种和活性硫物种进行原位、动态的荧光成像分析。该研究不仅对阐明细胞内活性氧和活性硫关联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还可望为活性硫作为真正的信号转导分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关最新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Biomaterials (2015,63,93?101, IF=8.557);Analytical Chemistry (2015,87,3631?3638, IF=5.636);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2015,74,156–164, IF =6.409)等期刊上。


双响应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