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view.sdu.edu.cn/__local/E/6B/08/3E07E1A4ABFEE3EAF3AE3822A2C_95098099_593B1.jpeg)
![](https://www.view.sdu.edu.cn/__local/7/91/1F/086F11652582B7F7965DC3B968F_3AEF80E9_53063.jpeg)
讲座伊始,陈志武教授结合相关文献指出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史前”),如建立政权或者进入农耕越早的国家今天会拥有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GDP水平,城镇化水平也较高。基于此,陈志武教授提出了“在历史上及当今中国,各区域经济与实力的差异,是否在史前已初步形成?受史前经济与政治中心辐射的周边区域,到近代是否仍然余热未尽?”等一系列问题。随后,陈志武教授先以湖南为例展示了石家河文化对湖南各市1979年以来地级官员密度的影响的散点图,发现二者有较强的相关性。陈志武教授进一步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全国史前七大古文化中心,并发现离这些古文明中心越近的地区,在宋代、明代、清代和近几十年产生的官员显著越多,人力资本积淀越强,到今天的人均 GDP、夜光密度等仍然越高。进一步探究表明,离先民城邑越近的地区,传承儒家文化尤其宗族文化的程度越强,历代出现的进士也越多。陈志武教授的报告生动有趣、逻辑缜密、视野开阔,对师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量化历史最为前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https://www.view.sdu.edu.cn/__local/4/BF/62/747B5428BEC9BD33391886EB54B_CD752B57_74551.jpeg)
“百廿山大·名家讲坛”是学校庆祝建校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期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经济研究院联合发起主办,全校相关学科师生近百人参加报告会。
陈志武教授,曾任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1999-2017),现任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冯氏讲席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涵盖金融学理论、金融社会学、经济史、量化历史、新兴市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等课题。目前,他在专注于撰写《文明的逻辑》,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历史中的许多创新,内容涵盖社会秩序、科技与迷信、社会与家庭、宗教与文化、金融市场制度等等。多年来他得到的研究奖包括格雷厄姆?都德奖(2013)、Pacesetter 研究奖(1999)、默顿?米勒研究奖(1994)、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研究奖(1994)。陈志武教授的《金融的逻辑》获得过23项最佳年度图书奖,《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获得和讯网最佳图书头等奖。2012 年全球咨询公司 Burson-Marsteller 在其“G20 Influencers Report”(G20 国家最具影响力人物报告)中将陈志武教授列为 “中国最具影响力十人”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