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港澳台办公室原主任安建基,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交往交流处副处长魏章柱,泰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丽,青岛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秦宇辉,台湾大学教授魏庆琳、詹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陈大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发展中心主任孙松,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所长黄大吉,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戴民汉,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副校长刘传玺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李超伦主持。


大会主席王凡研究员致辞 泰安市副市长成丽致辞


中科院港澳台办公室安建基致辞台湾大学魏庆琳教授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泰安市副市长成丽,中国科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原主任安建基,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副校长刘传玺,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魏庆琳分别致欢迎辞,希望本次会议能进一步促进两岸学术交流,推动两岸有效合作,为海峡两岸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海洋科技工作者提供广泛交流及深入切磋的平台,展示海峡两岸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大会为期三天,邀请了11位专家做大会特邀主题报告。大会下设4个分会场,邀请了10位专家做分会特邀报告,并安排了73个口头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以及相关海洋研究议题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和研讨。大会共收到提交的论文摘要154篇,学术海报70份。

吴立新院士做报告


詹森教授做报告 陈大可院士做报告


孙松研究员做报告 何东垣教授做报告
大会特邀学术报告会由王凡研究员和詹森教授分别主持。11个主题报告分别为: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的“Western Boundary Currents in Changing Climate”、台湾大学詹森教授的“2012-2016 黑潮探测:从黑潮大幅变动、水团层叠交错到不稳定波列现象”、国家海洋局二所陈大可院士的“关于大洋观测系统的几点思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的“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台湾中央研究院何东垣研究员的“气胶金属在西北太平洋的生物地球化学:源汇、通量、溶解度、与植浮的互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员的“夏威夷-帝王岛链与太平洋漂移历史”,台湾大学刘家瑄教授的“海床流体移栖及冷泉系统的地球物理观测”,香港科技大学刘红斌教授的“黑潮及北太平洋单细胞固氮蓝藻的高度多样性”,国家海洋局二所白雁研究员的“海洋碳通量遥感观测”,台湾海洋大学蒋国平研究员的“混营性微细鞭毛虫(Mixotrohpic nanoflagellates)的摄食机制-以著鞭毛虫(Haptophytes)为例”,厦门大学史大林研究员的“海洋酸化对优势固氮蓝藻束毛藻的影响”。

海峡两岸海洋科学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先生、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薛亚教授及台湾大学庄文思教授等人在1991年共同发起,是两岸科学家最早开展的民间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由海峡两岸轮流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对两岸海洋科学家的学术交流与友谊的增进具非常深远的影响。
文/综合处 图/王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