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号采集到的巨型海参(8月15日摄)

“发现”号采集到的海葵(8月15日摄)
“发现”号当天下潜深度约1000米,随后从卡罗琳海山的东麓开始往上爬。经过8个多小时的作业,“发现”号采集到30多个海参、海葵、珊瑚、蛇尾、海绵等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等。
据科考队员介绍,卡罗琳海山的东麓非常陡峭,有些坡度达到了70度至80度。“发现”号探测区域基本被岩石覆盖,有少量生物生活在这一区域。

“发现”号采集到的海绵(8月15日摄)

“发现”号采集到的海百合(8月15日摄)
记者在“发现”号采样篮内看到,一只直径约10厘米、长约60厘米的黑色海参非常显眼。科考队员告诉记者,这只海参是在水下100多米的地方采集到的,这里水温较高,营养盐丰富,环境非常适宜海参生长。
“发现”号本次在陡峭的山壁上还采集到了4只海葵,科考队员希望从中可以发现新的海葵种类。记者在“科学”号的实验室看到,3只海葵非常相似,都是黄色的身体,上面有红色的斑点,另一只较大的海葵则是红色。
海葵是一种长在水中的食肉动物,构造非常简单,身体上没有中枢信息处理部分,也就是说,它连最低级的大脑基础也不具备。
卡罗琳海山位于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南侧,雅浦海沟东侧。按50米等深线计算,这座海山南北向长约15海里(27.78千米),东西向长约5海里(9.26千米)。

“发现”号采集到的珊瑚(8月15日摄)

“发现”号采集到的珊瑚(8月15日摄)

“发现”号采集到的单体珊瑚(8月15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