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次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本航次中,在“探索”号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海底作业同时,“科学”号又布放了“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开展精细调查和作业,而且首次实现了这两类水下机器人在深海交会拍摄。“这次深海交会拍摄看上去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蕴含了复杂的技术体系,需要母船、遥控无人潜水器和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有精准的导航定位能力,三个装备的操作团队有高水平的操作能力和精准的配合能力。”航次技术首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李硕说。
本航次中,“发现”号还从南海一冷泉区采集到大量生物样品,包括潜铠虾、贻贝和阿尔文虾等,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开展极端环境下生物进化与演变、冷泉生物多样性、冷泉生物基因测序,以及冷泉生物与地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研究。
据了解,本航次科考队员还成功布放并回收了一套无线实时通讯潜标、一套有线实时通讯潜标和一套深海通量与混合观测仪综合潜标,为西太潜标观测网的升级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验证。
本航次结束后,“科学”号将在深圳进行人员轮换和补给,计划8月7日赴西太对一海山区进行科学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