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海,一台拥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摄像光学拖体下潜至近3200米的海底,对地形地貌、底质组成、热液硫化物活动等进行观测。在海面,微塑料拖网作业、浮游生物拖网作业进展顺利。同时,探空气球放飞大西洋上空,搜集到大气温度、压力、湿度、颗粒物等数据。
据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学家李传顺介绍,这一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模式实现了在天空、海面、海底同步作业,突破了过去单一的作业模式,在中国目前海洋科考调查中尚属首次。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大西洋航段领队孙永福表示,海洋科考涵盖内容广泛,既包括海水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生物活动情况等,又包括海洋气象研究以及海底地质调查。在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作业,将有助于实现“向阳红01”船在走航过程中对资源、生态、气候、环境的综合考察目标。

工作人员通过缆绳准备将深海摄像光学拖体置入海中

科研人员在海面进行微塑料拖网作业

科研人员将探空气球放飞到大西洋上空

深海摄像光学拖体进入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