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海绵校园”,让上理校园景观能级提升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本着这样的理念,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克服施工期限短、作业场地狭小等困难,在沪江国际文化园区域“开膛破肚”进行改造,打造上理版“海绵校园”。
学校因地制宜地将“渗、滞、蓄、净、用、排”巧妙落实在“海绵校园”建设中。沪江国际文化园北欧大草坪下面有一个地下蓄水池,从一栋栋小洋楼屋基引出的排水管网通向这里,把雨水蓄积起来,平时校园道路清洗等非饮用生活用水,皆可以从蓄水池中提取,节约自来水。存蓄的雨水还可以引流到学校的小池塘,有效扩大校园水域面积,让上理校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节水校园”。通过“海绵校园”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应对暴雨灾害对师生安全、学校设施的影响,降低面源污染,提升景观环境,还可以使师生生活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改造后的沪江国际文化园(局部)
打造“网红浴室”,让上理师生的幸福感满满
“南区的新浴室也太漂亮吧,我们住在北区的同学什么时候可以也拥有这样的浴室呀?”为切实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学校在近期启动了对北区公共浴室的节能改造工作。针对目前北区浴室现状,学校重新规划设计,进行整体装修、设备更换,并通过物联网+saas云平台打造上理工专属的浴室能源管理平台。这一平台与原有的一卡通系统兼容,以信息化手段对浴室进行全方位的科技化能耗管理。改造后的浴室也将由专业运营团队托管,派驻现场维修管理人员,全面监控浴室运营状态。
“追求校园美好生活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师生的期许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改造,把北区的浴室打造成为‘网红浴室’,切实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后勤管理处处长谢金平介绍道。此外,学校还将继续推进“洗浴进公寓”工程,在暑期完成对北区第七宿舍的改造,实现“女生寝室不出楼门即可洗浴”的全覆盖。


北区公共浴室改造效果图
实施“点亮工程”,让上理校园夜晚璀璨闪亮
“这就是别人家的学校啊!我也想要这样的绿意盎然!”“慕了慕了!不愧是上海最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也太美了吧!”……为了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一个更加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上理校园的夜晚也能够璀璨闪亮,今年暑期,学校积极推进校园“点亮工程”,让美丽的沪江园更亮也更靓。经过走访观摩、收集整理、精心设计、招标选优,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对校园路灯、景观灯的优化改造方案。
学校将对校园全域的路灯和景观灯进行改造,全部采用新型LED节能灯具,路灯照射面积大,光线、亮度美观适宜,能耗大幅降低;同时电源线路上也进行了全面升级,路灯和景观灯全面接入校园照明智慧管理平台,根据不同季节的天黑时间,自动控制灯光的开启和关闭,真正让校园景观照明系统“智慧”起来。通过“点亮工程”的实施,将使上理校园夜景焕然一新,真正让上理校园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上海理工大学夜景现状
实现“校园Plus”,让上理摩登时代早日到来
“虽然现在出行有些不便,但是想想两年后投入使用的新教学大楼和全年开放的恒温游泳池,我还是非常期待的!”学生刘邓云飞对记者讲道。这个暑期,为了让校园更加美丽、更加现代,基建处一直坚守在施工现场一线,高温酷暑下,他们积极推进军工路516号校区改扩建工程、军工路1100号校区改扩建工程及海安路地下通道建设。
“今年暑期,学校的施工任务量特别大,军工路516号校区改扩建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一幢崭新的教学楼、一幢体育健身中心(含游泳馆),并实施地下车库建设,总建筑面积达7.6万平方米。另外,1100号校区改扩建项目已完成了前期设计和功能规模规划,新建面积将达到6万多平方米,项目正在批复过程中。连通南北校区的海安路地下通道已完成可研获批,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前期的招投标工作。另外‘十四五’学校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申报准备工作及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不久的将来,广大师生们可以体验到一个学习工作条件越来越棒、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校园景致越来越美丽的上海理工大学!”基建处处长魏林介绍道。

基建处老师在骄阳下坚守施工一线
上海气温持续居高不下,但比高温更热的是上理人的奋斗热情。他们顶酷暑、战高温,坚守管理服务一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书写他们的盛夏筑梦故事。他们高温下的坚守,只为给上理师生一个更好的上理家园。
供稿:新闻中心
文: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