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紧紧围绕着“老师应做什么样的老师、学生应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这一主题,分别从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创新人才和师生命运共同体这三个层次展开。
师德师风与建设一流学科
教务处副处长宇振盛在会上做了学风建设主题报告。他通过介绍学校发展定位、学院专业特色和师资队伍建设,向同学们展示了学校和学院对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建设一流学科的信心和能力;并详细阐述了创新创业大作业的缘由、目标和实施策略,鼓励同学们珍惜时间、把握机会,尽早理解学校和学院的培养理念,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本领,做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学院副院长彭斌介绍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他强调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是我们的新起点,而学院站在这个起点上更要思考“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那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人才”。他指出学院更要加强学科建设,教师更要注重师德师风的涵养,学生更要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创新,一切的创新只有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才能避免创新的陷阱,让创新创业真正地落地生根。他鼓励同学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创新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须担负起的“时代责任”,要运用好可用资源,成为环保、土木和建筑行业的中流砥柱。
优良学风与成为一流人才
学院就业办主任唐静向与会同学做了学院就业质量报告。她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典型案例、就业规划等阐述了学生就业途径和就业质量,为同学们分析问题、分解途径、分享经验,鼓励同学们早就业、早择业、早成才。
会上,三名优秀学生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个人成才经历。“科创达人”辛绍松同学以富有感情的语言、真实生动的经历分享了他在创新路上的故事。他表示在“科创杯”、“挑战杯”、“哈希杯”、“互联网+”、“青未来”等等的丰硕成果得益于个人的勤奋、老师的辛勤指导,更得益于环境的科创氛围和集体的优良学风。“专业学霸”张恒同学则从漂亮的成绩单和丰厚的奖学金讲述了自己的成才之路。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专业认知,传达出“每个人都是自己未来的主人,要积极管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与同学们共勉。“当兵模范”方鑫炀同学分享了个人当兵经历,他表示退伍后继续保持军人优良作风来面对个人学业与成才,始终牢记脑子里的理想和信念、肩膀上的责任与担当、胸膛里的激情和热血,以坚毅的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学习标杆。
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体
环建学院党委书记焦雪勐在会上总结讲话。他高屋建瓴地指出学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就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和培养一流的学生,而学院的发展和建设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目前,学院面临着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学风建设恰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是促进教学相长的重要因素,是学院将持之以恒不断追求的标尺。他向学院老师们强调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统一”,再次号召老师们坚持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的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的统一;他还向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一要坚持以德立身,二要明确学习目标,三要端正学习态度,四要掌握学习方法。希望所有师生把握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机遇,以学风建设为抓手,让师生们成为利益共同体、目标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同一个新时代里,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大会现场
供稿:环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