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服务与软件工程博士创新试点项目招生介绍

同济大学 /2013-01-30

专业代码、名称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卓越工程师服务与软件工程博士创新试点项目)
研 究 方 向
    1.可视化软件
    2.企业级服务与软件
    3.嵌入式软件
    4.网络信息服务
招 生 导 师 周兴铭、蒋昌俊、贾金原、刘琴、苗夺谦、乔非、曾国荪、张晨曦、张大陆、张苗苗、江建慧
考 试 科 目
    1. 英语
    2. 2021算法设计与分析、3043人工智能 或
    2021算法设计与分析、3109软件工程
是否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原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招生培养不变。)

该项目是同济大学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指导精神,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点下开展偏向工程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项目,是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端技术创新人才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试点。该项目由我校相关学科点博导自愿加入,软件学院负责组织实施。研究方向有:1.可视化软件,2.企业级服务与软件,3.嵌入式软件,4.网络信息服务。

该项目将在培养过程中以企业,尤其是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的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具体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对学生的培养将坚持 “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指导于工程实践”的理念,使学生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本学科领域学术水平,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在国际工业界或学术界的影响力。该试点项目主要具有如下特色:

培养模式创新:试点项目实行专项管理,由工业界和学术界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团队制定培养计划和考核制度。考生经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后,经双向选择,进入试点项目。在该项目培养中,除常规的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文献综述、工程技术研究、选题和学位论文等环节外,将增加专项选题、工程创新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培养全程中着力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工程创新能力。

人才标准创新:该项目将要求博士生在工程研究中的创新性和工程实践中的贡献性,即在完成目前博士培养各环节,并达到我校工学博士毕业生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以(1)在工程技术领域研究中具有创新、获得发明专利或参与标准撰写;(2)在工程实践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在国家、企业较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或具有市场前景的系统设计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等项要求作为博士工程创新能力及专业综合能力的考核标准。

培养过程创新: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进行以下探索:(1)工程型导师团队:由本学科博导、交叉学科导师、企业导师等组成导师团队共同指导学生,授课和指导学生各类工程实践。(2)企业参与招生:在招生中增加企业遴选环节。(3)工程型选题:博士课题需来源于企业实际课题,由企业专家与校内专家共同确定。课题和解决方案要强调“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指导予工程实践”的培养理念。(4)研究室轮转:选择至少2个研究方向的研究室进行轮转,培养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实践及解决问题能力。(5)工业实习: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工程创新能力。(6)中期考核报告会:由校内外专家、企业专家共同参与论证学生提出的设计方案在行业中的创新性、可行性及可推广性。(7)毕业作品预答辩:在参加论文盲审前增加工程作品的预答辩环节。
参考书目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美)Roger S.Pressman 译者: 郑人杰 马素霞 白晓颖 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人工智能》 傅京孙,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算法引论——设计与分析》 卢开澄,清华大学出版社

相关话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