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2013年港澳台硕士专业目录-软件学院招生专业

复旦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20

软件学院简介
院系情况: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国家教育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批准成立的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学院依托复旦大学充沛的办学资源,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努力按国际化标准建设教学和科研体系,以建设一流学科为目标,大力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致力于为推进互联网时代培养优秀人才、培育先进技术和贡献卓越思想。学院每年招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其中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



学院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上,突出强调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的需要为特征,着力构建从底层软件到应用层乃至商务应用模式的完整的纵向研究体系,并以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业推进为一体的方式展开。学院设有并行处理研究所、软件工程实验室、宽带网络与互动多媒体实验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密码与信息安全研究室、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CC-CMM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863,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三十多项,2010年科研经费达2800多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近90万元),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科研经费也达到了1900万元(教师人均科研经费60多万元)。

在计算学科领域的系列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各实验室通过具有创新技术的研发,获得专利多个,更主要的是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研发能力的队伍。



学院先后承办了在相关领域中有较大影响的“IEEE国际电子商务工程大会(ICEBE2006,2010)”、“第四届计算模型的理论及应用国际会议(TAMC07)”、“第四届信息和算法问题国际会议(AAIM08)”、“IEEE商务与企业计算大会(ICCEC2010)”、“第二届ACMSIGOPS亚太系统研讨会(2011)”、“第九届高级平行处理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等国际学术会议。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均包括密码与信息安全、网络与多媒体、系统软件、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软件工程5个专业方向。



科研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软件工程实验室、并行处理研究所、宽带网络与互动多媒体实验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密码与信息安全研究室、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CC-CMM国际标准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软件工程实验室由赵文耘教授领衔,是教育部软件科学与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的成员单位,主要从事软件工程方法、理论、工具与开发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实验室累计获得国家级科研奖励两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十余项。目前主要关注于互联网时代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近年来,实验室在ICSM、RE、ICSR、WWW、WCRE等国际会议以及IST、JSS、JCST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并获ICSM2011唯一的最佳论文奖。



宽带网络与互动多媒体实验室以流媒体服务器为切入点,以研发IPTV系统为契机,形成了具备开放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的流媒体业务中间件,并针对IPTV业务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和先进的流式计算模式,实现了业务、终端多方面的融合,拥有包括海外专利的10多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获得了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核高基等国家级的重大专项支持。目前,该实验室以流媒体应用架构中的核心——流媒体服务器为研究重点,围绕网络多媒体服务质量控制、网络带宽自适应算法、流媒体发送速率控制、高并发数实现等技术难点为主要攻关课题展开研究。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承担着软件学院电子商务方向的学术、研发和教学工作。聚焦于“基于多维语义的非结构化在线数据采集与处理”、“基于组织视图的简约业务流程挖掘”、“农业物联网体系架构与物联网解析发现服务”以及“面向云计算的面向服务系统协同开发方法与技术”等研究内容,应用层面的研究围绕出入境智能申报、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服务和互联网监测、物联网跟踪追溯进行,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取得发明专利3项、技术标准3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信部电子发展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863RFID专项和农业物联网项目。



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主要研究立体影像生成、投影显示、人机交互和视觉感知的基础理论和算法,形成自有核心技术和系统,主导/参与设计主题乐园、展览展示、互联网娱乐、演绎表演等垂直行业的数字媒体项目,涵盖从主题创意、总体规划、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媒体制作和工程实施全过程。实验室研制成功的媒体展示系统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博物馆、西藏馆等多个展示项目。交互式仿真系统将应用于CRH2新一代高速列车仿真和型号飞机前轮转弯仿真系统。在IEEETrans.TVCG,JCAVW等国际一流期刊和IEEEICIP、IEEEICME等国际主流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软亚洲研究院和行业知名企业经费支持,该实验室毕业的一个研究生先后收到了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Stanford)、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等三所全球计算机领域顶级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



并行处理研究所主要从事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和编译优化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已连续在SOSP、ISCA、Micro、DAC、PACT和PPoPP等国际顶级或重要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整体研究处于亚洲领先水平。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已有3人获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承担了核高基、科技支撑计划、863和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研究课题。



密码与信息安全研究室主要从事密码学、网络安全协议、分布式系统安全方面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标准局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标准《数字签名机制标准》和国家密码管理局《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在零知识相关的密码协议理论与应用,物联网安全以及基于策略的管理方面取得了国际广泛关注的科研进展。在包括欧洲密码会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定义和实现了针对密钥交换的基于标签的强并发不可锻造安全性新框架和新理论;发明设计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核心密码协议,在效率、安全性、隐私保护方面优于相关美国和国际当前工业标准。提出了量化风险自适应的安全框架,并应用在工作流管理安全和数字身份管理中,为网络化系统的管理提供从语言、机制到中间件的支持。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密码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专注于公共绩效领域的理论研究、项目实践和信息化建设,致力于政府绩效管理、机关工作绩效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和专项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先后承担中纪委监察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公务员局、北京市科委等多个省部级及地方政府课题研究项目。协助大量地方政府及机关部门建立了科学、创新绩效管理体系。



CC-CMM国际标准研究中心致力于呼叫中心产业研究、标准体系研究和开发、标杆测评方法研发等。提供从商业模式设计、运营管理到技术应用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参与实施。CC-CMM(呼叫中心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体系及其测评系统,已成为国内呼叫中心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标准体系。已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信银行、华安基金、太平洋保险、国家电力、携程、上海医保等几十家企事业单位采用。



导师队伍: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立足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学院工作的全局出发,注重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格局,注重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尤其注重学术与产业的结合。



学院目前在职专任教师32人,包括教授2人(均为博导),副教授11人,讲师19人,另有兼职教师3人。专职教师中年龄45岁以下(含)28人,35岁以下(含)23人。学院还聘请了在计算机网络与无线网络系统方面颇有建树的麻省大学电子工程系终身教授龚维博博士和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较深设计开发背景的EMC中国实验室主任毛文波博士为复旦大学兼职教授。学院还聘请了若干具有业界领袖地位的行业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包括SAP公司北亚区主席及首席执行官KlausZimmer先生、IBM公司美国Watson研究中心研究员黄莹博士等。通过专职教师、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的有机组合,学院已初步形成一支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良好、有一定的教学和研发经验的教学科研团队。
软件学院招生专业
(联系电话:51355355-21)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5212(专业学位)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简介
招生院系: 软件学院
专业代码081202专业名称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02 软件工程
09 密码与信息安全
15 网络多媒体
16 系统软件
17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考试科目①201英语一②301数学一③005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备注
招生院系: 软件学院
专业代码085212专业名称 (专业学位)软件工程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01 软件工程
02 密码与信息安全
03 网络多媒体
04 系统软件
05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考试科目①201英语一②301数学一③005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
备注
相关话题/港澳台 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