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再帏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2-06

姓名:
李再帏
学历:
博士
性别:

民族:

毕业院校:
同济大学
电话:
**

研究方向
轨道结构动力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与在线监测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

男,1983年生,吉林大安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2006年6月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9年3月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导师为雷晓燕教授,2012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导师为练松良教授,2013年9月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导师为高亮教授、雷晓燕教授,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进行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结构动力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与在线监测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主持上海科委项目1项、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项、江西省博士后项目2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1项、以骨干身份参加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
主要论文:
[1] 李再帏, 雷晓燕, 高亮. 轨道短波不平顺数值模拟的一种新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6, 16(1): 37-45. (EI检索)
[2] Zaiwei Li, Xiaoyan Lei, Liang Gao.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track irregularity spectrum for different type of railway line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lway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2016, 317-323.(ISTP检索)
[3] 李再帏, 雷晓燕, 高亮. 高架轨道交通无砟轨道谱特性分析[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 12(1): 40-45.
[4] 吕宏,李再帏,何越磊. 考虑波长因素的轨道不平顺预测方法[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 12(6): 1312-1318.
[5] Yuelei He and Zaiwei Li.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rack quality for new and existing urban railway lines on train operation[C].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ilway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Rome, Italy, 2014, 291-302. (EI: 20**5)
[6] Chen Shiyu, He Yuelei and Li Zaiwei. Analysis of the rocket sled track irregularity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C]. 14th CO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Safe, Smart, and Sustainable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Changsha: ASCE, 2014, 111-118. (EI: 20**2).
[7] 李再帏, 雷晓燕, 高亮. 轨道不平顺检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分析[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4, 11(3): 43-47.
[8] 何越磊, 李再帏,盛春玲, 陈鑫. 不同地铁线路条件下轨道谱的特性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 2014, (8): 99-104. (EI:3)
[9] Zaiwei Li, Songliang Lian, and Yuelei H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Horizontal Vibration for Vehicle-Track System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J].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3. doi:10.1155/2013/954102. (SCI: 276ZZ
[10] 李再帏, 练松良, 刘晓舟. 基于HHT的车辆-轨道系统垂向振动的时频分析[J].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13, 33(5): 799-803. (EI:20**3
[11] 李再帏, 练松良. 基于本征模函数的轨道质量评价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2):213-217. (EI:20**6
[12] 李再帏, 练松良. 武广高速铁路轨道不平顺谱特征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 34(5): 52-55.
[13] 李再帏, 练松良, 刘晓舟. 浮置板轨道对地铁车辆振动影响的实测分析[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 16(9): 23-26.
[14] 李再帏, 练松良. 线路轨道状态质量时域与频域评价方法关系分析[J]. 铁道建筑, 2013, (11): 125-128.
[15] 李再帏, 练松良, 周俊磊. 基于改进EMD方法的轨道不平顺时频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0(5):702-706. (EI:621
[16] 李再帏, 练松良. 改进HHT方法在轨道不平顺信号分析中的应用[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2, 29(3): 270-275. (EI:105
[17] 李再帏, 练松良, 李秋玲, 陈鑫.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不平顺谱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 28(5): 83-87.
[18] Zaiwei Li and Songliang Lian. An improved method for mitigation end effects i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rack irregularity analysis.[C] //ASCE.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Nanjing: ASCE, 2011, 2705-2715. (EI:201**).
[19] Z. W. Li and S. L. Lian. Track irregularity analysis based on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 //IEE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Changsha: IEEE, 2010, 1057-1060. (EI:406).
[20] Z. W. Li, S. L. Lian, and W. Z. Yang. Analysis of track irregularity spectrum of Beijing Guangzhou railway //ASCE.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nference of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Beijing: ASCE, 2010, 722-730. (EI:207).
[21] 李再帏, 雷晓燕, 张鹏飞. 减振型阻尼钢轨有限元分析[J].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09, 64-66.
主持或参与的主要项目:
(1)主持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项目(**)“基于空耦兰姆波的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损伤非接触检测装置研制”,2016-2018.
(2)主持江西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2014ky20)“基于响应面法的高速列车脱轨概率研究”,2014-2015.
(3)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4YZ137)“基于神经网络的轨道短波不平顺检测与评价理论研究”,2014.1-2016.12;
(4)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ZZGJD13041)“基于几何分形的短波不平顺评价与模拟理论研究”,2014.1-2015.12;
(5)以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综合交通枢纽诱发环境振动激励、传播和形成机制研究”,负责相关研究方案制定和部分理论分析,2015.1-2018.12;
(6)以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性能参数动态诊断的反演理论与方法”,负责相关研究方案制定和部分理论分析,2015.1-2018.12;
(7)以骨干成员参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轨道交通轨道不平顺谱的研究”,负责方案制定和报告撰写,2011.1-2012.12,已结题;
(8)以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提速线路轨道平顺性与车辆动力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负责研究方案制定和报告撰写,2009.1-2011.12,已结题;
(9)以骨干成员参与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上海地铁13号线下穿自然博物馆环境振动与噪声综合治理相关研究”,负责现场测试和报告撰写,2011.1-2011.12,已结题;
(10)以骨干成员参与上海铁路局课题“提速线路钢轨短波不平顺轨道动力学分析及打磨技术研究”,负责方案制定和报告撰写,2009.1-2010.1,已结题;
(11)以骨干成员参与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赣财教[2007]173号)“城际客车低噪声车轮开发研究”,负责方案制定、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2007.1-2008.12,已结题;
(12)以骨干成员参与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7CB416607)“昌九城际铁路环境振动与控制研究”,负责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2007.7-2008.12,已结题。
(13)主持上海申通地铁集团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线路、桥隧专业体系开发”,2014.
(14)以骨干成员参与上海铁路课题“沪杭高铁CTRSⅡ型轨道板服役性能及维修对策研究”,2016.
专利情况:
[1] 雷晓燕, 张鹏飞, 李再帏. 阻尼车轮,专利号:ZL 9.3
[2] 雷晓燕, 张鹏飞, 李再帏.阻尼钢轨, 专利号:ZL 0.6


相关话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