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重点科研项目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23

重点科研项目介绍

 

陈玉萍:863项目-N×M全光波长转换技术研究
高速、宽带、尤其是具有广播功能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是下一代光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基于周期性极化掺镁铌酸锂(MgO:PPLN)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工作在1.5μm通信波段,具有低噪声、宽调节波长范围和可以同时转换多波长的特点,是唯一对幅度、频率和位相信息全透明的方案,且可以实现广播功能,与其它波长转换方案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多

姚忻:新型籽晶、相关系和大尺寸REBCO超导块材制备研究
高质量的RE-Ba-Cu-O(REBCO,RE为稀土元素)单畴块体材料可以通过顶部籽晶熔融织构法(TSMT)来生长获得。这种高温超导单畴块材在很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磁性轴承的应用(飞轮储能装置)以及高强磁场的产生(超导永磁体)。由于这些应用所涉及的性能参数主要取决于超导材料的冻结磁场能力,而冻结磁场能力又与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结构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多

李贻杰: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技术研究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在超导电缆、电机、限流器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能够减轻器件重量、减小体积、使器件更安全高效运行。本项目通过研究隔离层、超导层、保护层的连续化生长,制备出长带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满足工业应用。为了提高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性能,研究重点集中于薄膜外延生长机理、超导磁通钉扎机理和具有大超导电流的快速制备。更多

徐海光:973项目-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
21CMA是一个建设在我国新疆和静县乌拉斯台地区天山山谷内的大型低频射电天文探测阵列。阵列由南北(4公里)、东西(3-6公里)两条基线,共81组(每组含127面对数周期天线)天线构成。系统工作于50-200 MHz,包含了重要的调频广播波段。项目主科学目标是研究宇宙再电离时期,寻找正在形成的第一代天体(恒星和黑洞),描绘当时暗物质的分布。更多

季向东: 基于液氙的暗物质探测实验
大量的天文观测表明, 宇宙中有22%的能量、银河系中约95%以上的质量来自于暗物质。上海交通大学暗物质实验研究团队正在参加国际“液氙合作组”(XENON Collaboration)在意大利Gran Sasso国家地下实验室进行的XENON100暗物质实验。同时,本团队与其合作单位将运用液氙技术研制下一代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利用位于四川的中国锦屏山地下实验室开展直接探测暗物质的研究。更多

沈文忠: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纳米硅结构在高效太阳电池上的应用
利用有序纳米硅薄膜的高室温电子迁移率,能带结构可调,低温生长和无Staebler-Wronski效应等优点,进行基于叠层多结和热载流子效应的高性能、低成本和高稳定性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材料物理与器件应用基础研究。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性能匹配,提高太阳电池的稳定光电转换效率到15%左右。更多

 

相关话题/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