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有机所两项科技成果荣获2017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_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3月23日上午,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召开了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应勇市长主持会议,副市长周波宣读市政府表彰决定,市委书记李强等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并作重要讲话。

  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272项(人),其中授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林国强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曦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自然科学奖21项,技术发明奖31项,科技进步奖216项,授予2位外籍专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东华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由卿凤翎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成果“氧化氟烷基化反应”获得本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复旦大学为第二完成单位,由黄晓宇研究员等人完成的成果“高效接枝策略构建纳米生物功能材料”获得本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由于氟原子的特性,含氟有机化合物在医药、农药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高效和高选择性的向有机化合物引入含氟基团的合成方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氧化氟烷基化反应”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的大力资助下,围绕含氟基团的高效引入这一挑战性课题,提出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的新概念,发展了一系列氧化三氟甲基化、氧化三氟甲硫基和二氟亚甲基化、以及烯烃三氟甲基双官能团化等反应,取得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1. 首次提出并发展了“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新概念。发现在过渡金属和氧化剂的调控下,利用廉价易得的亲核三氟甲基化试剂(三氟甲基)三甲基硅烷 (Me3SiCF3),实现了多类亲核底物(包括各类碳氢键)的直接三氟甲基化反应,高效构建了一系列三氟甲基类炔烃、芳烃和烯烃。该反应突破了传统三氟甲基反应中亲电底物的限制,为含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极大的拓展了底物类型、提高了反应效率。

2. 进一步拓展了“氧化氟烷基化反应”概念,实现了三氟甲硫基、二氟亚甲基等含氟基团的高效引入。利用硫粉和CF3SiMe3现场生成亲核三氟甲硫基试剂的策略,实现了温和反应条件下炔烃、硼酸等的高效氧化三氟甲硫基化反应。

3. 实现了过渡金属催化未活化烯烃的氢化三氟甲基化、氧化羟化三氟甲基化以及氧化脱氢三氟甲基化等转化,为三氟甲基烷烃合成提供了高效的方法。

  氧化氟烷基化反应引领了近年国内外三氟甲基化反应及三氟甲硫基化反应的研究。8篇代表性论文在重要国际学术期刊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1183次,篇均147.9次,其中7篇论文为所在领域的高被引论文 (Top 1%)。项目执行阶段培养博士22名,其中2人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入选青年****,10人在中科院或高校任教授/副教授。项目第一完成人卿凤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或邀请报告43次。项目研究成果对有机氟化学及药物化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有机化学的研究与发展。

高效接枝策略构建纳米生物功能材料”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和上海市的大力资助下,围绕“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制备”这一挑战性课题,创新发展了一系列制备功能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策略,得到了不同维度的聚合物分子刷基生物功能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聚合物分子刷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以下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1. 创新发展了以“多重功能性单体”为核心的高效制备功能性聚合物分子刷的新思路。由于聚合物分子刷具有独特的分子拓扑结构,如何高效而简便地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分子刷始终是高分子合成化学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我们将“多重功能性单体”策略运用到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分子刷的高效制备中,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具有新颖结构和功能的一维聚合物分子刷,并系统研究和揭示了聚合物分子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对其相关性质的影响规律。

2. 发展了系列制备基于二维聚合物分子刷的复合功能材料的高效策略,并应用于制备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分子刷基药物传输体系,构建了具有高水溶性、低细胞毒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药物传输体系。

3. 发展了多种制备基于三维聚合物分子刷的复合功能材料的高效策略,并应用于制备基于金和介孔二氧化硅等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中,制备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介孔二氧化硅基三维聚合物分子刷复合体系,这类材料可作为优异的智能药物可控传输体系。

迄今已发表相关SCI论文128篇,其中在Chem. Soc. Rev.、Macromolecules、ACS Macro Lett.、ACS Appl. Mater. Interface和Polym. Chem.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113篇,他引共计2083次。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共计他引595次,单篇最高149次,篇均74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累计培养博士22名,硕士13名, 6人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主要完成人黄晓宇、冯纯和杨东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鉴于主要申请人在学术界的影响,近年来应邀在Chem. Soc. Rev.、Polym. Chem.、J. Phys. Chem. B、Polymer和Sci. China Chem.上发表相关综述文章6篇。研究成果对高分子化学及纳米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极大地推动了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上海有机所的科研成果已连续八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今年有两项科研成果在不同学科领域同时获得一等奖,这是上海有机所按照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积极落实推进卓越创新中心建设,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坚持面上世界科技前沿,全体上下凝心聚力,创新跨越,努力实施一三五战略规划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在新时代对科技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一如既往,勇于创新,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颁奖现场



卿凤翎研究员



黄晓宇研究员
相关话题/材料 中国科学院 生物 结构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