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副所长首先代表药物所领导班子对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会上,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李亚平研究员就项目一年来运行的基本情况、研究进展、人才培养和主要研究成果作了总体汇报。2017年群体项目成员紧密围绕群体总目标团结协作,在设计构建抗癌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并揭示该纳米递释系统提高肿瘤靶向性、改善肿瘤微环境、克服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提高抗癌治疗效果的作用机理和纳米药物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顺利完成了2017年度的各项研究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1)发表SCI论文45篇,其中IF>10的研究论文10篇,包括Nat. Commun.(1篇)、 Nano. Lett.(3篇)、Adv. Funct. Mater.(6篇);(2)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授权专利2项);(3)李亚平研究员入选第三批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公示,于海军研究员获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曹海强博士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博士生王亭亭获药明康德iTalent生命科学新星奖,博士生王当歌获美国化学会上海分会研究生学术成就大赛二等奖、“三好学生”标兵和中科院-BHPB奖学金及地奥奖学金等;(4)2项抗肿瘤纳米制剂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开发阶段(1项实现技术转让),获得纳米制剂新药“伊立替康复合脂质体”临床试验批件;(5)骨干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应邀进行大会或分会报告18人次。
随后,于海军研究员汇报了肿瘤微环境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及2018年度工作计划,张志文研究员汇报了肿瘤深部渗透纳米递释系统抗乳腺癌转移的研究成果及下一步研究思路,黄永焯研究员介绍了基于靶向TAM的递药及治疗策略克服肿瘤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与会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2017年度群体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群体项目成员在过去的一年中精准把握抗癌纳米药物国际前沿,团结协作、成果突出,在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成绩显著。专家们还就相关研究进展和科学问题进行了精彩点评和热烈讨论,并对群体项目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赵宇亮院士指出,2017年群体项目成员在抗癌药物纳米递释系统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绩,骨干成员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希望群体项目成员在李亚平研究员的带领下,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成为抗癌药物纳米递释系统理论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引领者。蒋华良院士表示,希望群体项目成员未来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精神,争取在抗癌纳米药物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创纳米药物临床转化的新时代。
群体项目成员在听取专家意见后一致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全力合作,确保顺利完成各项研究任务,争取在后续研究中取得更大突破。

与会专家与群体成员合影
(供稿部门: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供稿人:于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