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咪唑类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靶点与细胞分子机制_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新咪唑类系列化合物是由上海药物所沈竞康课题组采用组合化学技术合成的一类全新的咪唑并杂环类结构化合物;药物所沈竞康课题组、丁健课题组及缪泽鸿课题组合作,先后阐明了该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靶点、细胞分子机制及构效关系[Invest New Drug. 2010;28(6):715-28;Int J Cancer. 2011; 129(1):214-24;Bioorg Med Chem. 2014; 22:848-55;Mol Cancer Ther. 2014;13(6); 1480-91]。

  MT7是该系列的早期代表性化合物,对12株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株显示出非选择性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平均IC50为2.58mM(0.58mM~5.01mM),特异性诱导可逆性有丝分裂(M期)阻滞,引起M期阻滞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改变;MT7抑制细胞内微管聚合,破坏纺锤体装配,激活纺锤体装配检查点,导致M期阻滞,形成多极纺锤体;此外,MT7并不影响除微管蛋白以外的其它有丝分裂调控因子,也不嵌入DNA或抑制拓扑异构酶;这些结果提示MT7是微管抑制剂 [Invest New Drug. 2010;28(6):715-28]。但遗憾的是,MT7在无细胞体系中并未显示抑制微管聚合的活性。

  为此,我们进一步采用生长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10株肿瘤细胞株的平均IC50:0.34mM;范围:0.06mM~0.53mM)的MT7新衍生物MT119进行该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靶点研究。结果显示,MT119能够直接结合于微管蛋白的秋水仙碱结合位点,抑制微管聚合,表明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靶点为微管蛋白 [Int J Cancer. 2011; 129(1):214-24]。

  为深入揭示该类化合物的细胞分子机制,我们采用生长增殖抑制活性进一步增强(14株肿瘤细胞株的平均IC50:0.1mM;范围:0.01mM~0.3mM)的新衍生物MT189进行研究。结果发现,MT189不仅通过抑制微管聚合、导致持续性有丝分裂阻滞、诱导凋亡,产生抗肿瘤作用,而且还经MEKK1/TAK1-MKK4通路激活JNK激酶,导致抗凋亡蛋白MCL-1磷酸化,促进其降解,增强凋亡诱导,从而产生强效的抗肿瘤作用[Mol Cancer Ther. 2014;13(6); 1480-91]。基于以上作用、靶点与机制的阐明,还对该系列化合物进行了较系统的构效关系研究,为本类化合物的继续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Bioorg Med Chem. 2014; 22:848-55]。

  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围绕该类化合物开展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包括体内抗肿瘤活性、早期药代等。但令人遗憾的是,该系列化合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未能随体外作用的增强而增强;即使在裸小鼠移植瘤内的化合物浓度已达到甚至超过细胞水平的有效浓度时,体内抗肿瘤活性依然较弱,表明抗肿瘤新药研发过程中,还有很多未知且关键的影响因素值得不断探索。

  1.Zhixiang Zhang, Tao Meng, Jingxue He, Ming Li, Lin-Jiang Tong, Bing Xiong, Liping Lin, Jingkang Shen, Ze-Hong Miao* and Jian Ding*. MT7, a novel compound from a combinatorial library, arrests mitosis via inhibiting the polymerization of microtubules. Invest New Drug. 2010;28(6):715-28.

  2.Zhixiang Zhang, Tao Meng, Na Yang, Wei Wang, Bing Xiong, Yi Chen, Lanping Ma, Jingkang Shen, Ze-Hong Miao*, Jian Ding*. MT119, a new planar-structured compound, targets the colchicine site of tubulin arresting mitosis and inhibiting tumor cell proliferation. Int J Cancer. 2011; 129(1):214-24

  3.Tao Meng, Wei Wang, Zhixiang Zhang, Lanping Ma*, Yongliang Zhang, Zehong Miao*, Jingkang She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6H-pyrido[2',1':2,3]imidazo[4,5-c]isoquinolin-5 (6H)-ones as antimitotic agents and inhibitors of tubulin polymerization. Bioorg Med Chem. 2014; 22:848-55.

  4.Wei Wang, Ying-Qing Wang, Tao Meng, Jun-Mei Yi, Xia-Juan Huan, Lan-Ping Ma, Lin-Jiang Tong, Yi Chen, Jian Ding, Jing-Kang Shen*, Ze-Hong Miao*. MCL-1 Degradation Mediated by JNK Activation via MEKK1/TAK1-MKK4 Contributes to Anticancer Activity of New Tubulin Inhibitor MT189. Mol Cancer Ther. 2014;13(6); 1480-91.



新咪唑类系列化合物的抗肿瘤靶点与细胞分子机制

   (供稿部门:缪泽鸿课题组、沈竞康课题组、丁健课题组)
相关话题/细胞 肿瘤 药物 工作 技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上海药物所发现调节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_上海药物研究所
    铜绿假单胞菌(也称绿脓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免疫缺陷患者及囊性纤维化(CF)患者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可引起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蓝乐夫课题组与海南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医学院、芝加哥大学、北卡科他大学等研究人员合作,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一个对铜绿假单胞菌的rhl群体感应系统和致病性具有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与芝加哥大学抗菌感染靶标确证研究取得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所杨财广课题组、蒋华良课题组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微生物学系OlafSchneewind课题组合作,针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转肽酶SrtA发展小分子抑制剂,探索小分子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耐药菌感染小鼠的效果,取得较好进展。研究论文于2014年9月2号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of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镍螯合物诱导手性非天然α-和β-氨基酸的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手性非天然氨基酸是许多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合成砌块,将非天然氨基酸结构片段引入医药分子和天然产物中,能够改善药物的理化性质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提高其成药性。但是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多样,且具有多个手性中心,其传统合成工艺十分复杂、反应步骤多、收率低、立体选择性差。镍螯合物诱导不对称合成方法已成为该类化合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谢欣研究组发现抗肿瘤药物可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促进重编程_上海药物研究所
    激活LIF-STAT通路或抑制TGFb/ERK等促进分化的通路可以有效促进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使得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得以实现。2014年8月22日,《CellResearch》在线发表了谢欣研究组关于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体细胞重编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谢欣研究组发现即使在LI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海洋硫酸寡糖抗肿瘤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细胞骨架蛋白及其相关调节因子作为细胞形态的结构基础和细胞运动的动力基础,决定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调控异常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骨架蛋白cofilin作为解聚因子(ADF)家族中的一员,介导微丝蛋白的剪切,对肌动蛋白活性起调节作用,其活性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早期评价中解离常数pKa测定的研究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弱酸性或弱碱性化合物通常以离子形式和中性形式存在。未解离的中性化合物亲脂性和膜渗透性强,离子化形式则水溶性更好。通常采用解离常数pKa反映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化合物的解离程度直接影响其亲脂性、溶解性等,进一步则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性质。因此作为药物早期成药性评价中很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靶标蛋白质与小分子间的卤键相互作用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卤素取代已被广泛应用于苗头化合物到先导化合物(hit-to-lead)以及到药物(lead-to-drug)的优化过程中,许多药物和临床研究中的候选药物中都包含卤素。近年来,研究发现Lewis碱(O、N和S)和酸(Cl、Br和I)之间形成的分子间非键相互作用即卤键相互作用在蛋白质与配体识别与结合过程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所揭示ALKBH2主动识别核酸甲基化损伤的构象多样性_上海药物研究所
    内源性或者环境中的甲基化试剂会在多个部位修饰胞内核酸,由此引致诱变性病变甚至致死。为了避免甲基化损伤,原核生物主要利用三种DNA甲基化损伤修复机制以保持基因组的完整性,主要包括DNA糖基化酶、DNA甲基转移酶以及AlkB介导的氧化去甲基酶。大肠杆菌AlkB蛋白是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的氧化去甲基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从平卧菊三七分离出的倍半萜及其苷类_上海药物研究所
    平卧菊三七,是常绿灌木,广泛分布于西部和中部非洲、中国南部以及东南亚。在已经证实的科学和细胞或动物模型药理学研究中,其叶子的水或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高血糖、抗发炎、抗高血脂、抗溃疡、抗高血压和抗肿瘤活性。然而,对它的化学成分研究报道很少。  因此,上海药物所谭昌恒研究组对该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石杉碱甲溶剂化物的同质多晶和类质同晶:结构,性质以及相转变_上海药物研究所
    石杉碱甲((-)-huperzineA)是一种从民间草药蛇足石杉(Huperziaserrata)中分离到的新型石松类生物碱,在1994年被成功开发应用于治疗AD病患。同时,石杉碱甲还对多种实验性记忆损害以及AD、V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前一段时间我们刚报道了石杉碱甲的三种无水晶型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