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用于测定pKa的方法有滴定法、光谱法和毛细管电泳法,其中滴定法和光谱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毛细管电泳法(CE)通过测定化合物在不同pH下有效淌度(μe)与pH的关系,求得其pKa。CE法快速、样品用量少且可同时测定多个化合物的pKa,具有一定的高通量性。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陈东英课题组采用压力辅助毛细管电泳法实现了对雷公藤衍生物LLDT-246及其杂质pKa的同时检测(J. Pharm. Biomed. Anal, 2014, 88, 22–26)。通过加压的方式克服了酸性化合物,由于低pH下电渗流低,导致分析时间过长甚至不出峰的困难,同时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也弥补了滴定法和光谱法只能用于测定具有高纯度的化合物pKa的缺陷。该项技术的建立和运用将为高通量测定候选药物的pKa提供便利,且尤其适用于早期纯度低的化合物pKa的测定。
本项研究工作主要由王建玲和徐雪姣完成。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上(J. Pharm. Biomed. Anal.)。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31708513003671。

图1 LLDT-246及其杂质的μe与pH之间的关系图
(供稿单位:陈东英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