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胡永红博士领导的牡丹组学与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组在油用牡丹研究方面又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成果以“Fatty acid profile in the seeds and seed tissues of Paeonia L. species as new oil plant resources”为题,5月31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
该研究系统比较了芍药属11个种及品种(牡丹组10个种和芍药组1个种)的种子脂肪酸组份,并进一步比较了3个牡丹种的种子不同组织(种皮、胚和胚乳)的脂肪酸组分。结果表明所有供测牡丹(包括芍药)的种子油w6/w3<1,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食用油的要求标准(世卫组织标准:w6/w3<5),每个种至少有14种不同的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90%,而a-亚麻酸(C18:3D9,12,15,a-linolenic acid,ALA)含量为26.7%–50%、油酸(C18:1D9,oleic acid,OA)含量为20.8%–46%、亚油酸(C18:2D9,12,linoleic acid,LA)含量为10%–38%。脂肪酸组份在牡丹组不同亚组和不同种间存在差异。肉质花盘亚组的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和大花黄(P. ludlowii)的OA>ALA,而革质花盘亚组的矮牡丹(P. jishanensis)、凤丹(P. ostii)、紫斑(P. rockii)、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中ALA>OA。四川牡丹的ALA含量最高(50%)。凤丹和芍药种子中ALA>LA>OA;紫斑和四川牡丹中ALA>OA>LA。另外,本研究还首次报道了凤丹、紫斑和大花黄3个种的种皮、胚乳和胚中的脂肪酸差异分布。单从数量上看,种皮中仅有6种脂肪酸,胚乳中14种,而胚中高达22种。
该研究指出ALA、OA和LA含量在芍药科植物的不同种之间存在差异分布,揭示了不同种间可能存在不同的脂肪酸合成和代谢途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牡丹(包括芍药)是一个研究脂肪酸合成途径和ALA高效累积机制的良好研究系统;而所有牡丹(包括芍药)作为新的油用作物存在着巨大的开发价值,这也为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研究成果于水燕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袁军辉研究员和胡永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辰山中心)
文章链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辰山牡丹研究组在油用牡丹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2016-06-03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相关话题/种子 四川 博士 上海 系统
植生生态所科研团队协作探索光合碳代谢效率调控新机制2016-05-27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光合作用是光合生物利用太阳能将CO2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为地球上异养生命体的繁衍提供了物质保障。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机物合成的第一步是由CO2固定酶,即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所催化的。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Rubisco是光合碳同化(Calvin-Benso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生化与细胞所科研人员合作揭示Y型周期蛋白家族在胚胎发育和乳腺干细胞有丝分裂期干性维持中的关键作用2016-05-31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PLoSGene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曾艺研究组和朱学良研究组的合作研究的题为“EssentialRolesofCyclinY-Like1andCyclinYinDividingWnt-ResponsiveMammarySte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营养所科研人员发现剪接蛋白SRSF2在肝脏稳态中的调控作用2016-05-20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andCell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冯英组的最新研究进展“Liver-specificdeletionofSRSF2causedacuteliverfailureandearlydeathinmice”。该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营养所科研人员发现BTG1在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新机制2016-05-20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月17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Signaling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组的最新研究成果:“BTG1amelioratesliversteatosisbydecreasingstearol-CoAdesaturase1(SCD1)abundanceand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生化与细胞所科研人员建立人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2016-05-18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月17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和上海交大仁济医院陈子江研究组的合作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来自人孤雌囊胚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 哺乳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猴,其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建立为遗传筛选研究以及制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计算生物学所科研人员首次绘制哺乳动物大脑snRNA和snoRNA表达图谱2016-05-20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GenomeBiologyandEvolutio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PhilippKhaitovich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hangesinsnoRNAandsnRNAabundanceinthehuman,chimpanzee,macaquea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计算生物学所科研人员揭示RNA可变剪接在细胞周期时序性的调控机制和功能2016-05-16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王泽峰研究组的最新论文“Anextensiveprogramofperiodicalternativesplicinglinkedtocellcycleprogression”。该工作首次发现了RNA可变剪接的时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辰山科研人员在常见资源型蕨类植物繁殖体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2016-05-16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野生蕨类植物由于过度采挖使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规模化的人工繁殖势在必行。蕨类植物通常依靠孢子来繁殖,其生殖过程易受水、生长地域等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对于不同物种的蕨类植物而言,其孢子繁殖具有其特异性,掌握不同类群的孢子繁殖规律,有利于对资源蕨类植物进行高效的开发及应用。2016年3月上海辰山植物园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中国科学家首次动物模型实验证明巴西寨卡病毒垂直传播影响子代脑发育 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相关研究成果2016-05-13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寨卡病毒主要由蚊子进行传播,一般认为其感染只引起轻微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乏力、红疹、结膜炎,以及少数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这些症状都是一过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寨卡病毒感染未引起足够重视。但2015年以来,拉丁美洲寨卡病毒爆发,伴随大量新生儿出现小头症。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把寨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营养所科研人员发现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肝脏脂质代谢的新机制2016-05-13_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月3日,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组的研究论文:“AnovelfunctionofhepaticFOG2ininsulinsensitivityandlipidmetabolismvia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 ...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