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45)
上海大学 /2014-05-21
联系方式:电话:66137803;zjiao@shu.edu.cn
曹傲能(男),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至今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并参加多项科技部973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5277-102;Email:ancao@shu.edu.cn
王海芳(女),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1991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2007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起在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任教授。1996-1997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进行同位素多示踪技术的生物环境应用研究。2005-2006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Clemson大学化学系主要进行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的功能化修饰和生物效应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和环境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以及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在研的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973计划子课题两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引用超过400次。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5277-103;hwang@shu.edu.cn
刘晓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商河县人,1962年10月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工学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SPE会员,中华环保联合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和其它级别科技项目20余项;科研工作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著作及主编教材6部,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工作中多次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目前主要开展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生态环境植物修复、油-气-水体系地球化学、清洁生产审核与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沉积物及其介质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与防治技术;区域固/液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修复;油-气-水体系地球化学运聚规律研究;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检测及其防控对策。
联系方式:15026855909,021-66137767(O);lxy999@shu.edu.cn
翁新楚(男)教授,博士,上海市政协委员,1962年生于湖南岳阳。专业,环境科学。主要研究领域:从1988年起在英国Reading大学就读食品科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并于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在上海大学任教授,历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任国际交流学院院长。1995年起,先后在兰州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被聘为沈阳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导。获得山东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烟台市第一届青年科技奖,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颁发的生命科学奖,王宽城育才奖和上海市育才奖。先后承担国家公关课题,国家自然学基金多项和省、市、横向研究课题数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在天然药物化学,食品化学有广泛的研究,尤其在最近几年,在磁场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消除由于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联系方式:021-56333197(0) 021-66134077
电子邮件:wxch@staff.shu.edu.cn weng_xinchu@sina.com
贾学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1年,在日本综合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超临界流体中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1996-1997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金属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分离、结构鉴定和反应性能的研究”;1992-1994年,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稀土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982-198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从事“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989-1998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工作;1998-2000年,在南开大学工作;2001-今,在上海大学工作。1997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6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讲义项;1996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承担国家自然学基金项目”新型手性二价稀土金属试剂的合成及其催化的合成反应研究”及Baylis-Hillman 化学-研究多功能化的烯烃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长期在金属有机化学、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化学有广泛的研究。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2408(0),E-mail:xsjia@mail.shu.edu.cn
何池全(男),1968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并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生态;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专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2006年获得新加坡的Tan Chin Tuan Exchange Fellow基金全额资助,赴新加坡在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J Environment 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审稿人。2005-2006年度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荣获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及其他横向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1部。现从事受损环境的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湿地生态、人工湿地工程、外来种的化感效应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联系方式:021-66137756, cqhe@shu.edu.cn
丁国际(男),教授。1982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就职,在1992-2003年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任共同研究员、客座研究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子课题、十一五水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与控制、饮用水污染防治、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以及微型动物学等。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7749 gjding@shu.edu.cn
胡雪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地理分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做博士后。2001年6月至今,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期间,2005年-2006年,在日本自然农法研究开发中心作学术访问。目前主要从事土壤发生与环境演变、土壤污染的磁学效应等方向的研究。已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联系方式:021-66137762;电子邮件:xfhu@shu.edu.cn
王 勇 (男),197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化工系主任。1997年和200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新加坡和麻省理工学院联盟工作任职Research Fellow;2007年回国到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任职教授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能源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电化学储能应用;作为负责人承担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1项,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引用超过700次,出版专著2部。
联系方式:021-66137723, yongwang@shu.edu.cn
周 振(男),1969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获得厦门大学工学硕士,理学(化学)博士学位和德国吉森大学自然科学(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专门从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研究,培养研制型高端科学仪器人才,实现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在线应用,目标是实现自主产权的国产化质谱仪器。主持多项国家863、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是中组部“****”入选者。多项技术在工业、环保、国防等重要领域发挥作用。在德国吉森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留学工作多年。掌握多种离子源和质谱分析器的原理、设计及相关的电子、真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1999年研制成功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大气压离子源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并将高分辨飞行时间技术带回国内推广。科技论文20多篇,发明专利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已培养3名博士和多名硕士。
联系方式:021-66137735;电子邮件:zhouzhen@shu.edu.cn
陈志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9年至2000年在日本帝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任研究员;2001年至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任Research Fellow和Senior Research Fellow,2008年至今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曾多次访问日本、欧洲、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在海外留学工作近十年。负责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与能源材料的微结构、性能及环境检测;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合成与环保工艺。主要学术成果有:提出迄今较全面的四方相二氧化锡薄膜的成核生长模型,建立了其成核、旋转、合并连接和生长机理;成功实现了高压正交相二氧化锡薄膜在低压条件下的合成;探索低维氧化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合成与纳米器件;深刻揭示了金属/半导体薄膜的晶化过程。上海市“白玉兰人才基金”和“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受聘担任二十多种国际重要学术期刊(SCI & EI)的编辑、特约审稿人和仲裁人。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 & EI学术论文70余篇,邀请英文专著3章;邀请英文综述2篇;专利申请2项。招生专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7503;Email: zwchen@shu.edu.cn
曹卫国(男),教授,1962年7月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一直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绿色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研究。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作为访问学者或高级研究员,曾多次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和加拿大大学健康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
联系方式:021-66134856;wgcao@staff.shu.edu.cn
雷 勇(男),教授,1970年1月生。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8年间,曾先后作为SMA研究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工作;作为洪堡学者和研究员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研究所工作;作为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小组负责人在德国明斯特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工作。2009年至今作为教授和上海市首批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包括表面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有序纳米结构以及准一维纳米结构,作为UTAM表面纳米结构研究领域的创立者之一,建立了这一研究领域内很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德国和中国的合作科研项目,获科研成果多项,包括:德国明斯特大学青年科学家奖,德国纳米材料联盟最佳工作展示第一名奖,德国洪堡学者。多个国际英文杂志的审稿人,包括一些国际一流专业杂志Nano Letter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Langmuir,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Scripta Materialia。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员,美国材料学会MRS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会员。共发表了60篇国际英文学术文章,所发表的文章过去9年内共被SCI他人引用986次。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
201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201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1.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 专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5-20201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201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1.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5-20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面向港、澳、台地区)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 2014-05-20上海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面向港、澳、台地区)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 2014-05-20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海军军医大学招生简章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5-19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
各位考生: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调整,请考生务必关注,并仔细阅读招生简章 1、所有考生报名必须 ...海军军医大学招生简章 第二军医大学 2014-05-19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01 哲学 (103)法政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5-19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和科 ...上海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5-19东华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东华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博导简介以及联系方式请见东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zs.dhu.edu.cn/ ...东华大学招生简章 东华大学 2014-05-19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学术型)
院、系所 专业代码及名称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