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5)
上海大学 /2013-04-22
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该学科现有教师55名,其中教授18名,45岁以下者均具有博士学位。建有上海市中文教育高地、上海市重点学科、文化研究网站和语音实验室,拥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清民诗文研究中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乡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创意写作中心、上海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文字学等领域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该学科师资注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出版个人学术著作100多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民族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论文被译成英、日、韩文在海外发表;共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50多项。该学科研究领域广阔、研究方法前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发现。
中国现当代文学始建于1978年。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学科发展非常迅速,现已建立起包括7名正教授/博士生导师、总数为16人的专业梯队。这个梯队有两个特点:一、队伍年轻,教师平均年龄41岁,且45岁以下者均已获得博士学位;二、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海外相当活跃的学者,如王晓明、蔡翔、王光东和葛红兵等。主要有3个研究方向:1)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2)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城乡研究、3)小说理论与批评。
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主要由古代文学教研室、清民诗文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组成。从1978年的复旦大学分校开始的32年来,本历届学科带头人与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科于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形成了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俗文学等四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方向侧重于中国历代文学文献的研究和整理,其中尤其关注的,是元明清时期、包括近代以及民国年间的诗学文献和作家作品研究,以及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域文学和文化的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致力于中国境内语言与方言的研究。尤其关注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接触、变异、融合现象,以探讨语言演化的共时特点和历时演变的规律及语言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上不但注重传统文献考察,还引入了现代田野调查、社会语言抽样分析与实验语音分析等多种最新语言学调查手段。本学科已形成了汉语方言学、汉语语法学和对比语言学等三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04 俗文学
05 中国古典文献学
06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07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城乡研究
08 小说理论与批评
09 汉语方言学
10 汉语语法学
11 对比语言学
指导教师:邵炳军(01方向)、董乃斌(02方向)、饶龙隼(03方向)、杨绪容(03方向)、朱恒夫(04方向)、张寅彭(05方向)、孙小力(05方向)、王晓明(06方向,本年度本方向不招生)、蔡翔(06方向)、董丽敏(06方向)、王光东(07方向)、陈晓兰(07方向)、葛红兵(08方向)、曾军(08方向,本年度本方向不招生)、薛才德(09方向)、杨逢彬(10方向)、程琪龙(11方向)。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1. 英语 或 日语 或 俄语
2. 中国文学史(01-05方向) 或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06-08方向) 或 语言学基础(09-11方向)
3. 先秦两汉文学(01方向) 或 唐宋文学(02方向) 或 元明清文学(03方向)或 俗文学(04方向)或 中国古典文献学(05方向)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06方向) 或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城乡研究(07方向) 或 小说理论与批评(08方向) 或 汉语方言学(09方向) 或 汉语史(10方向) 或 对比语言学(11方向)
参考书目:01-05方向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7年
《国语文系年注析》,邵炳军主编,周锋、郝建杰撰,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第1方向)
《楚辞文献研读》,邵炳军主编,罗建新、梁奇编撰,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第1方向)
《诗经文献研读》,邵炳军主编,侯文冉、杨延编撰,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第1方向)
《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邵炳军、梅军撰,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第1方向)
《先秦文学史》,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第1方向)
《中国散文史》,上册,郭预衡著,上海古藉出版社,2000年(第1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先秦秦汉卷》,郭预衡主编,上海古藉出版社,2007(第1方向)
《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吴庚舜、董乃斌主编,1995(第2方向)
《宋代文学史》,孙望、曹济平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2方向)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第2方向)
《隋唐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2方向)
《元代文学史》邓绍基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第3方向)
《清诗史》严迪昌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第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宋金元卷》顾易生、蒋凡、刘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明代卷》袁震宇、刘明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邬国平、王镇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近代卷》黄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3方向)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第4方向)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第4方向)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人民出版社,1981(第4方向)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方向)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第4方向)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5方向)
《藏书纪事诗》,(清)叶昌炽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5方向)
《书林清话》,叶德辉著,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5方向)
《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余嘉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5方向)
《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5方向)
《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第5方向)
《校勘学大纲》,倪其心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5方向)
《古籍版本学》,黄永年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第5方向)
《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第5方向)
06-08方向参考书目:
《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蔡元培等,上海书店影印1982
《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册),王瑶,上海文艺出版社1951-1953,1982再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下册),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第6方向必读)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6方向必读)
《空前之迹》,王绯,商务印书馆2004(第6方向必读)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布迪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6方向必读)
《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钟敬文,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第7方向必读)
《陈思和自选集》,陈思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7方向必读)
《朴素之约》(自选集),王光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第7方向必读)
《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上、下),贾植芳、陈思和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7方向必读)
《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乐黛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方向必读)
《中国现当代乡土文学研究》,王光东主编,东方出版社中心2011(第7方向必读)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方向必读)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类型学》,马克斯?韦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7方向必读)
《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7方向必读)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葛红兵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第8方向必读)
《身体政治》葛红兵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8方向必读)
《结构语义学》格雷马斯三联书店1991(第8方向必读)
09-11方向参考书目:
《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专业基础课)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专业基础课)
《邢公畹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9方向)
《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9方向)。
《汉藏语言研究》薛才德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第9方向)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杨树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10方向)
《汉语史论集》郭锡良著,商务印书馆,1997(第10方向)
《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杨逢彬著,花城出版社,2003(第10方向)
《概念框架和认知》程琪龙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第11方向)
《叶姆斯列夫文集》程琪龙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第11方向)
《概念语义研究的新视角》程琪龙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第11方向)
备 注:考生报名时同时提交一份研究设想,不少于3000字,用E-mail的方式发给所要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此份设想仅作面试参考,不计入考试成绩。
01-04方向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政治理论课及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在中国历代文学文献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任选)
05方向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政治理论课及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元明清文学文献研究中任选)
09-11方向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政治理论课及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现代汉语研究、汉语史研究、理论语言学)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王晓明(男),教授,硕士。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化分析和现代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是:1,当代支配性文化及其生产机制;2,当代文学生产机制,3,现代早期中国思想与中国革命。著有《所罗门的瓶子》、《潜流与旋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追问录》、《刺丛里的求索》、《无声的黄昏》、《太阳消失以后》、《半张脸的神话》、《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现代思想文选》等。除担任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和中文系教授外,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紫江讲座教授。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5200;E-mail:wangxiaomingcc@hotmail.com
注:本年度不招生
蔡翔(男),教授。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研究领域:当代文学研究、当代中国都市文化研究,1949-1966阶段的中国文学-文化想象研究。目前正在从事1980年代的文化研究、当代文化现象的文化分析等多种研究课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49-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研究》。曾获上海市青年文学奖,第二、第五届全国当代文学研究奖、第十届上海哲社科优秀成果奖等数十项奖项,先后著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漫游》、《躁动与喧哗》、《侠与义――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此情谁诉――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神圣回忆》、《回答今天》、《何谓文学本身》、《革命/叙述――1949-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等著作。曾任《上海文学》杂志社执行副主编,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E-mail:Caixiang@vip.163.com
王光东(男),教授,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间文化等。曾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等,已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已出版著作《现代.浪漫.民间——20世纪中国文学专题研究》《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朴素之约》《民间的意义》等著作,参与《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陈思和主编)的编写,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有多篇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或摘要。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guangdongw@sina.com
葛红兵(男),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创意写作、小说类型理论、政府公共文化政策、文化产业。现为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中国青联社科联谊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历任澳门大学、澳洲拉筹伯大学讲座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2010上海世博局聘任专家(中国国家馆陈展设计概念案总撰稿)等。曾主持国家社科、省部级社科及其他政企政策咨询、产业规划大型委托项目10余项,在《学术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数十篇次。著有:《文学史学》、《身体政治》、《小说类型理论的基本问题》、《人为与人言》等;主编有:《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3卷)》、《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3卷)》、《中国当代中篇小说经典文库(6卷)》等。葛红兵教授还是中国作协会员,创作有散文集6部、长篇小说7部,近年从事中国化创意写作学科创建及发展工作,主持有相关教研及国际写作交流项目。
联系方式:gehongbing@staff.shu.edu.cn
董丽敏(女),教授,文学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文化研究、传播媒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妇女、劳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8-1992),妇女解放与1949-1966年的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等。专著有《性别、语境与书写的政治》、《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和《激流中的呐喊》,合著《女性文学教程》、《文学经典与当代人生》等4部,主编《视野与方法:重构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等著作3部,在《文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中国社科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2011年度优秀女性文学奖(理论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曾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2007.8-2008.2),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08)。现为上海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婚姻家庭学会理事。
联系方式:dlm@shu.edu.cn
曾军(男),教授,文学博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文化理论与批评、视觉文化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等。目前从事的课题有:巴赫金对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诙谐文化问题研究、20世纪视觉叙事问题研究等。专著有《接受的复调:中国巴赫金接受史》、《观看的文化分析》,主编《文化批评教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学术月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入选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2009)。现为中国巴赫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021-66133115,Email:zjuncyu@163.com
注:本年度不招生
陈晓兰(女),教授,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20世纪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中西现代转型时期城市文化与文学比较研究。目前在研课题包括: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现代中国的西方想象、跨文化旅行与写作等。出版专著《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以左拉和茅盾为例》(2006)、《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2006)、《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1999),主编:《想象异国:现代中国海外旅行与写作研究》(2012)、《外国女性文学教程》(2011),参编《中国语言文学本科必读书目》(2010)等,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联系方式:021-66133632,Email:chenxl2003@yahoo.com.cn
董乃斌(男)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文学史学。现为上海大学学报主编、校聘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暨文学史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兼职),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董乃斌教授的研究领域既包含若干作家作品个案研究,又以“大文学观”涵盖唐代文学的各个门类(即不限于传统的诗文小说),长期致力于在范围更广大的文化视野中考察唐代文学,把握唐代文学的整体特质、文化属性、演变规律和历史地位。近年来,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2008-),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史学史研究”(2002)、“文学史学原理研究”(2007),已出版《文学史学原理研究》、《中国文学史学史》(三卷本)、《唐代文学史》、《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中华文学通史?唐代卷》、《唐代文化?文学篇》、《近世名家与古典文学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合作专著)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二等奖(2001),《中国文学史学史》(三卷本专著)获第14届中国图书奖(2004)、第19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社科优秀图书奖(2004),《中国文学史的演进——范式的视角》(论文)获上海市第六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唐代文化?文学篇》(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2004)。《文学史学原理研究》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著作一等奖。《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华书局,2012年3月出版。
联系方式:E-mail:dnb1782@vip.sina.com
张寅彭(男),教授。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诗学,清代诗学,民国旧体诗及其诗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为上海大学清民诗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古籍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东方诗话学会理事。张寅彭教授一直主要致力于清代诗学和民国旧体诗学的研究,持续主持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多个项目。继2003年出版《民国诗话丛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奖特等奖、上海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来,近年又整理和研究出版了《梧门诗话合校》、《苍虬阁诗集》、《越缦堂日记说诗全编》等著作,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和重要文献。目前正在主持编撰又一种大型丛书《乾嘉诗文名家别集丛刊》。另外《清诗话三编》也即将交稿出版。
联系方式:E-mail:zhangyinpeng@hotmail.com
邵炳军(男),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经学。现为上海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博士点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楚辞学会理事、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分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邵炳军教授长期致力于经学、诸子学及史传文学研究,注重将小学、经学、史学与文学结合开展研究,以全面发掘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规律;注重将传世文学文献与新出土文学文献结合,开展先秦文学文献的研究与整理,为先秦文学研究开掘出重要的文献源;注重以资料文献和义理分析结合,对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时期主要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散文作品给予全面的现代阐释。自2002年以来,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考论——以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为研究起点”(2009-)、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200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春秋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考论——以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为研究中心”(200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文学史料系年辑证”(2007-)、上海市教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春秋史系年辑证——春秋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2004-);主持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春秋文学系年辑证”(2010)、上海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基金项目“诗骚文献研读”(2009)、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2008),独立完成人事部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春秋初期政治与诗歌”(2002);出版有《国语文系年注析》(主编)、《楚辞文献研读》(主编)、《诗经文献研读》(主编)、《左氏春秋文系年注析》(合著)等著作,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2篇,学术会议交流论文30篇,科研成果获得6项省部级奖励。
联系方式:E-mail:shaobingjun1578@163.com
孙小力(男),教授,复旦大学文学硕士。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上海地方文学文献。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孙小力教授的研究重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元明时期文学与文化研究。这一研究从杨维祯及其铁崖派开始,着重探讨古代上海的地域文学创作的历史状况和发展演变规律,延伸拓展至元明时期江浙地区整体的文艺和文化现象,对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城镇经济文化发展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新变化、新现象亦多有关注。其二,元明文学文献的研究,侧重于元明诗文作家作品以及明代诗文批评资料的爬梳和整理。近年来,独立在研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项目“杨维祯全集校注”(2003—)、上海市教委本科教育高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项目“《庄子》精读”(2005-);已出版有《杨维祯年谱》、《吴地园林文化》、《帝京景物略校注》等学术著作,在《中华文史论丛》、《中国诗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联系方式:sunxiaoli11@163.com,sunxiaoli11@hotmail.com
朱恒夫(男),教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俗文学,元明清文学,戏曲、小说史。现为上海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俗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上海戏剧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朱恒夫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史研究,将古代戏曲、小说、民间文艺、民俗学等纳入俗文学的范畴中进行综合考察,从文化的视角深入探索俗文学的发展规律。近年来,完成或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务院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中华大典》“小说戏曲”理论卷、国家艺术类项目《长江三角洲滩簧的调查与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戏曲发展研究》,文化部重点项目《上海戏曲剧种调查与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上海百年戏剧文学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都市戏曲的理论与实践》等。出版有《目连戏研究》、《论戏曲的历史与理论》、《滩簧考论》、《中国戏曲美学》、《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中国京昆》、《江淮神书》等十多部学术著作,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戏剧艺术》、《明清小说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理论著作奖“山花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联系方式:E-mail:zhuhengfu110@sina.com,021-55040181
饶龙隼(男),教授,南开大学文学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明代文学研究会(筹)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一)先秦两汉文学艺术与群经诸子研究,代表论著有《上古文学制度述考》(2009年)、《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2002年)、《两汉气感取象论》(2006年)、《先秦诸子寓言正义》(2002年)、《晚周观念具象述论》(2009年)、《中国文学制度论》(2010年)、《〈书〉考原》(1998年)等;(二)元明时期文学艺术与思想文化研究,代表论著有《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转变研究》(1995年)、《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2005年)、《李何论衡》(2007年)、《明初诗文的走向》(2001年)、《元末明初浙东文人择主心态之变衍及思想根源》(2008年)、《接引地方文学的生机活力——西昌雅正文学的生长历程》(2012年)等。倡导学术研究“得从源头做起”,并引入中国固有的文学制度观念,来描述考原中国文学的制度内涵。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07BZW039)、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元末明初东南文人研究》(96JC750.11—44005)等,《渡江——元明易代的文化选择与文学通变之路》获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特别资助(第二批)。《两汉气感取象论》获《文学评论》优秀论文奖(2007年)、获浙江省政府2005至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晚周观念具象述论》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
联系方式:E-mail:raolongsun@126.com
杨绪容(女),教授,博士。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专攻中国古代近代小说、戏曲)。现任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具体研究方向如下:1、古代公案小说研究。该成果集中于《〈百家公案〉研究》一书。近年来,该老师研究领域由古代公案小说延伸到近代侦探小说,并发表了《从公案到侦探:对近代小说过渡形态的考察》、《周桂笙与清末侦探小说的本土化》等系列论文。2、小说文体研究。该老师多年研究古代小说体式的形成与特点,尤专注于对“历史演义”、“世情小说”与“公案小说”文体流变的探讨。此前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了《“演义”的生成》、《“演义”辨略》、《“公案”辨体》等系列论文。3、《西厢记》研究。该老师辑有《王实甫〈西厢记〉汇评》一稿。该稿不仅对《西厢记》的评语作了细致的排比与分类,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了编订,还对全部《王西厢》评本的文献与理论价值作了分析。该稿获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
联系方式:yangxurong66@hotmail.com,yangxurong@shu.edu.cn
薛才德(男),教授,博士。专业: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方言学、社会语言学。现为上海大学上海方言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暨汉语方言学研究方向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陈望道研究会副会长、《语文论丛》编委。薛才德教授长期致力于语言或方言的比较和语言或方言的接触研究,既关注语言或方言的共时状态,也关注语言或方言的历时演变,力图将历史文献与当代语言结合起来,考察语言的结构和发展演变规律。近年来,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汉语方言数据库?上海分库”语言调查工作(2002)、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现代汉语方言自然口语语料库?上海分库”语言调查研究工作(2003-2005)、上海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和欧洲的工业化、语言接触和认同形成?上海居民的语言使用”(2007-2009)、上海大学科研项目“汉藏语言比较与汉语上古音研究”(2002),主持在研国家哲社科一般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方言接触与城郊方言的演变”(2009--)、上海市哲社科一般项目“上海现代化进程中的方言接触与新新派上海话的形成”(2008-)、上海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上海话的演变与方言接触”(2007-),已出版《汉语藏语同源字研究》《汉藏语言研究》《昆明市志?方言卷(一)》《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主编)、《新世纪语言学的新探索》(主编)等学术著作,编撰词典三部,与人合编教材一部,在《民族语文》《中国方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联系方式:E-mail:xuecd@126.Com
杨逢彬(男),教授,博士。专业:语言学。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历史语法学、先秦文献整理。现为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汉语语法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高等研究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杨逢彬教授长期致力远古汉语(甲金文所记载的汉语)的语法和词义的研究,以及上古汉语文献的研究;既注重传统小学养料的充分吸取,又注重现代语言学理论方法的灵活运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以探寻古代汉语的规律。在语言研究中贯彻历史原则、系统原则,尽量采取穷尽性的定量定性的归纳分析方法;并探索运用语法规律于古文字词义的考释。近来又致力于将现代语言学和传统小学相结合,以之解读先秦古籍中前辈大家众说纷纭悬而未决的词句解读的疑难问题。近几年,出版有《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徵实擣虚学步编》《沧海一粟》等学术著作,在《中国语文》《中国哲学史》《中国典籍与文化》《古汉语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获广东省优秀图书二等奖(2004)、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二等奖(2005)。
联系方式:E-mail:yangfengbin56@yahoo.com.cn
程琪龙(男)教授,博士。专业:语言学。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小句的语义-句法关系;主要关注的理论包括:认知语言学、神经认知语言学、概念语义学、功能语法诸模式;力图创造能合理表述汉英语言系统的认知功能理论模式。现为上海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对比语言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认知语言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程琪龙教授的语言研究始终将国外诸多重要语言学理论和汉语语言事实相结合,和汉英对比相结合。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的神经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法、配价语法、三平面语法、语义功能语法、概念语义学、词汇语义学等理论流派的基础上,构建能合理表述汉语的认知功能语法。程教授重视语言系统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对认知功能理论模式进行算操作可行性和神经操作可行性的验证。其理论模式有可观的理论前瞻性、神经认知可行性和计算操作可行性,学术上有明显的领先意义,受到国内汉语和英语界的关注。他曾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小句的语义系统与认知操作”,正主持实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元体现构式进路和词汇进路的互补研究”。曾出版《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逼近语言系统》《概念框架和认知》《概念语义新视角》等专著,发表论文近80篇,近10篇被《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联系方式:E-mail:qilongcheng@126.Com 0501Z1 文化研究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
上海大学201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025100 金融 返回页首 从1994年开始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招收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已有14届硕士毕 ...上海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大学 2013-04-21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院系所、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4-09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和初试科目
专业代码和名称 指导 教师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4-09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和初试科目
专业代码和名称 指导 教师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2013-04-09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科目
附1: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招生简章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4-09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3-04-06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代码:10268 ...上海中医药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3-04-06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 2013-04-05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面向港、澳、台地区)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 2013-04-05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面向港、澳、台地区)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上海理工大学招生简章 上海理工大学 201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