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3)

上海大学 /2013-04-22


  上海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学、人类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都市社会管理、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两个目录外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点。该学科是全国四个社会学国家重点学科之一,是上海市优势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建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办有大陆高校社会学唯一一本专业学术刊物《社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特别是在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社区研究等方向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者;师资来源合理,海外背景的教师占全部教师的30%。近五年以来,本学科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0余项,其他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多篇,专著40多种,参与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30余种。
  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国外知名社会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和学生交换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海外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本学科在未来会特别加大海外深造和海外田野调查研究的资助力度。除上海大学和国家层面的各种奖学金以外,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还专门设立了“费孝通奖学金”,实施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通过奖学金、学术论文评奖、项目资助等方式激励和支持一心向学、具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研究生的成长。
  指导教师:李友梅教授、张文宏教授、仇立平教授、张海东教授、陆小聪教授、张敦福教授、刘玉照教授、范明林教授、张江华教授、张佩国教授、巫达教授、张亦农教授、沈瑞英教授、翁定军教授。
        校外兼职导师:高柏教授
  招生人数:22
  考试科目:初试笔试科目:
        1. 英语或法语或日语或俄语或德语(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2.社会学理论 或 人类学理论 或 社会工作理论(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3. 社会学方法 或 人类学方法(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组成:
        复试笔试科目:根据报考导师研究方向选一门:
        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经济社会学
        人类学:经济人类学、族群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全球化与人类学
        都市社会管理:城市社会学、社会发展理论、都市休闲与消费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政策、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群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研究
        复试面试:
        面试包括外语和专业知识,面试时考生需提供详尽的研究计划
  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
        社会学(030301),都市社会管理(0303Z1)
        韦伯,《经济与社会》,世纪出版集团。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
        齐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华夏出版社。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
        特纳,B.,《布莱克威尔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1-2卷,商务印书馆。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社会研究方法》仇立平,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人类学(030303)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英)马林诺夫斯基 梁永佳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3年
        《努尔人》(英)埃文思-普里查德 褚建芳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2年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涂尔干 渠东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江村经济》 费孝通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6年
        《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兹 纳日碧力戈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人类学:人类多样性的探讨》(第12版)(美)康拉德.F.科塔克,黄剑波 方静文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
        《共同体与社会》(德) 滕尼斯商务印书馆 1997年
        《小地方,大论题: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 (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 董薇译 周大鸣校 商务印书馆 2008年
        《人类学历史与理论》(英)艾伦.巴纳德(Alan Barnard) 王建民、刘源、许丹译 华夏出版社 2008年
        《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美)杰里. D. 穆尔 欧阳敏、邹乔、王晶晶译 商务印书馆 2009年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 (挪威)弗雷德里克.巴特、(奥)安德烈.金格里希、(英)罗伯特.帕金、(美)西德尔.希尔弗曼 高丙中、王晓燕、欧阳敏、王玉珏译 商务印书馆,2008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0303Z2)
        《社会政策导论》(第二版)(英)布莱克默 著,王宏亮等译,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美)佩恩 著,何雪松等译,华东理工大学2005年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年
        《社会研究方法》仇立平,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复试参考书目
        社会学(030301):
        01.组织社会学
        《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李友梅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美)斯科特,(美)戴维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公共组织理论(第五版)》,(美)登哈特著,扶松茂,丁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02.社会网络和社会分层
        《社会网分析讲义》罗家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社会资本》林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社会分层》[美]格伦斯基 华夏出版社2006年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边燕杰主编,三联书店2002年
        03.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弗兰克 道宾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制度变迁与全球化》,约翰 坎贝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之“代总序”和第1章 导言,沃尔特 鲍威尔 保罗 迪马吉奥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国经济治理》之第1章,第11章和第12章,约翰坎贝尔 罗杰斯 霍林斯沃思等主编, 上海人民主板社,2009年.
       
        人类学(030303):
        01.经济人类学
        《礼物》(法)莫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礼物与商品》(英)格雷戈里 著,姚继德,杜杉杉,郭锐 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阎云翔, 李放春, 刘瑜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02.族群人类学
        《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挪威)T. H. 埃里克森 王亚文译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年
        《族性》(美)斯蒂夫.芬顿 劳焕强等译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年
        《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巫达,民族出版社,2010年。
        《迁徙、家乡与认同》,陈志明著,段颖、巫达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03.历史人类学
        [丹麦]克斯汀?海斯翠普编《他者的历史: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05,该书另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体字本。
        [加拿大]西佛曼和格里福编,《走进历史田野——历史人类学的爱尔兰史个案研究》,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9。
        [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的民间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美]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的剧场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美]马歇尔?萨林斯:《历史之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英]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勒胡瓦?拉杜里:《蒙塔尤——1294-130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美)埃里克.沃尔夫 赵丙祥、刘传珠、杨玉静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年
        04.全球化与人类学
        Appar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tz, Sidney W. 1985. Sweetness and Power: 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 Penguin.
        Friedman, Jonathan 1994.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Sage Publications.
        Ong, Aihwa 1999. Flexible Citizenship: The Cultural Logics of Transnationality. Duke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James L 1998. Golden arches east: McDonnald’s in East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Mayfair Mei-hui 1997. ""Mass Media and Transnational Subjectivity in Shanghai,"" in Ungrounded Empires: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Modern Chinese Transnationalism, eds. Aihwa Ong and Donald M. Nonini, New York: Routledge.
        Bestor, Theodore 2000. “How sushi went global” in Foreign Policy Nov-Dec. no.121 p.54-63.
       
        都市社会管理(0303Z1):
        01.城市社会学
        《新城市社会学》,(美)戈特迪纳,(美)哈奇森著,黄怡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城市社会学讲义》,蔡禾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年
        《城市社会学文选》(英文),于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02.社会发展理论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著, 新华出版社,2002年
        《社会变迁》,史蒂文?瓦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社会变迁的社会学》,彼得?什托姆普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社会发展:理论、评估、政策》,谢立中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Beck, W., et al. (Eds.). (2001). Social quality: A New Vision for Europe. The H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03.都市休闲与消费
        《解读休闲:身份与交际》,(美)凯里著,曹志建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
        《休闲政策政治学》,(英)享利著,徐菊凤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
        《休闲:一种转变的力量》,(美)爱丁顿等著,李一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消费文化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Davis, Deborah 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Ritzer, G.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0303Z2):
        01. 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
        (美)施奈德,(美)莱斯特 著,韩晓燕 等译,2011,《社会工作倡导:一个新的行动框架》,格致出版社
        (美)内廷 等著,刘继同,隋玉杰 等译,2006,《宏观社会工作实务》(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英)多米内利 著,刘梦 等译,2008,《社会工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2.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
        《公共管理导论》[澳]欧文?休斯,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杨祖功、王大东译, 东方出版社2007年
        《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沈瑞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
        《矛盾与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沈瑞英,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年
        03. 群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研究
        《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一)030301 社会学
   01. 组织社会学
   李友梅 (女),教授,博士(法国)。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领域:一是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及其决策分析;二是发达工业社会变迁中的人类合作机制的创新。近五年主持的主要课题有:《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建设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上海市哲社系列课题);《上海构建社会建设大格局研究》(上海市哲社系列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趋势》(教育部应急课题)等。先后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法国政府颁发的“金棕榈教育骑士级勋章”,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上海大学教授、《社会》杂志主编,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主席、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组织社会学所客座研究员。
   联系方式:66133936, 66133756(fax);E-mail: liyoumeishu@163.com
  
   02. 社会网络与社会分层
   张文宏 (男),教授,博士(香港)。专业:社会学。学术专长为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资本研究、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自我中心的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特征,社会网络与阶层结构的关系,社会网络在职业流动、地域迁移、劳动力市场、再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组织与社区层次上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曾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做高访学者和博士后研究。近年主持的课题有:社会阶层流动的和谐互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机制(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美国Lewis Mumford 基金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社会网络(福特基金会)、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网络比较(美国学术学会理事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天津市社科基金)等。出版《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经济改革的社会观》、《越轨与控制》、《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家庭导论》等专(译)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国外社会学》、Social Networks 等发表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的论文(译文)60余篇,其中1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学复印报刊资料》和《中国社会学》等全文转载。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联系方式:021-66136106;E-mail: zwh@shu.edu.cn
  
   仇立平 (男),教授。专业:社会学。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80年、1981年分别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的全国社会学第一期和第二期暑期讲习班。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分层、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研究等。曾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出版著作两三,发表论文若干。若干成果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刊物,或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联系方式:66134268(O);E-mail: qiuliping@shu.edu.cn, qiuliping1950@163.com
  
   03.经济社会学
   高 柏(男),教授,博士(普林斯顿大学)。专业:社会学。研究领域:经济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比较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上海大学自强讲座教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一桥大学以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和论文:《经济意识形态与日本产业政策:1931年至1965年的发展主义》、《日本的经济悖论: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根源》、《高铁与中国21世纪大战略》等;并在《社会学研究》等杂志先后发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2008)、“金融秩序与国内经济社会”(2009)等学术论文多篇。目前担任上海大学上海市085项目《高铁:亚欧大陆经济整合与中国21世纪大战略》总顾问。
   联系电话:(919)660-5620;E-mail:bagao@soc.duke.edu
  
   (二) 030303 人类学
   04.经济人类学
   张江华 (男),教授,理学博士(中国科技大学)。专业:人类学。主要研究领域:婚姻与亲属制度,经济人类学,近年来主要与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所合作从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族群社会与文化的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哲社科课题有:长江三角洲城郊地区股份合作制推行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云贵高地的亲属与经济,中国西南族群的生命仪礼与人观。发表“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血与土的变奏:广西陇人的个案”,“广西田东县立坡屯陇人的世系群与婚姻”等论文多篇。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会理事。
   联系方式:66133221(O);66135202(Fax);E-mail:jhzhang@mail.shu.edu.cn
  
   05.历史人类学
   张佩国 (男),教授,博士(南京大学)。专业:人类学、社会学。主要研究领域:历史人类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参与或主持过多项省部级及其他课题,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林权与民间法秩序”等课题,并致力于当代中国乡村宅基地纠纷的法律人类学研究,试图以此解释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多样化实践面相。主张思辨与实证研究相融合、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学术取向,坚持在博采众长基础上不懈创新的学术精神。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近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地权分配.农家经济.村落社区——1900-1945年的山东农村》(齐鲁书社2000年版,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专著。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华北区域社会研究会理事。
   联系方式:021-66133221(O);66135202(fax);E-mail: peiguo66@126.com
  
   06.族群人类学
   巫 达 (男),教授,博士(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人类学。研究领域是族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饮食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及民族学、语言学等。1989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同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学位,获得人类学哲学硕士(2000年)和人类学哲学博士(2004年)学位。2003年至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及博士后研究员等职;2007年获澳大利亚教育部毅进****奖(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Awards),赴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进行学术访问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科研项目有:“当代中国大都市的族群与社会认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9BSH034)、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等四项。著有《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民族出版社,2010年)《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学林出版社,2008年)、《彝语语法》(合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等专著。在《民族研究》、《民族语文》、《台湾人类学刊》(中国台湾)、《思想战线》、《Asian Anthropology》(中国香港)、《Canadian Diversity》(加拿大)、《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西北民族研究》、《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台湾)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2010-2012年间先后到德国、韩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挪威及中国香港进行学术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与国内外学术界有良好的学术网络。2012年5月至10月31日受邀到德国马普宗教与多元族群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us and Ethnic Diversity)担任访问教授。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教授、上海大学族群研究中心主任。
   联系电话:(021)66133221(O),(021)66135202(fax);E-mail: wu.da@hotmail.com  
  
   07.全球化与人类学
   张亦农 (男),教授,博士(康奈尔大学)。专业:人类学。研究领域:民族宗教多样性,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社会网络,藏族、回族社会和文化。2010年被授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现任美国维纳格林人类学基金会(The Wenner-Gren Foundation)刊物《Current Anthropology》特约编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刊物《DIVERSITIES》编委,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us and Ethnic Diversity)客座研究员。
   联系电话:(021-66133221(O),66135202(fax);E-mail: yz36edu@gmail.com
  
   (三)0303Z1 都市社会管理(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
   08.城市化与社会治理
   刘玉照 (男),教授,博士(北京大学)。专业:社会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工业化与乡镇企业发展、基层选举、流动人口和城市新移民、大陆台商研究等。先后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产权与“村落共同体”研究、外来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研究)、省部级课题2项、国际合作课题2项。作为主要成员主持实施了中国家庭动态调查2008年上海调查、宁波市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等大型调查研究。独立与合作出版《乡村工业化中的组织变迁》等学术专著4本,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等期刊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次被Social Science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转载(摘)。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12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二等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育才奖,入选上海市“曙光计划”。曾任美国杜克大学、怀俄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联系方式:021-66136187,66133756(Fax);E-mail: yzhliu@mail.shu.edu.cn
  
   09.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研究
   张海东 (男),教授,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韩国)。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发展与社会质量研究、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近年主持的主要课题有:《社会质量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等多项。先后出版著作、译著、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译文50余篇,其中若干成果在《社会学研究》、《新华文摘》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或被全文转载。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
   联系方式:021-66136187;E-mail: haidongz@yahoo.com
  
   10.都市休闲与消费
   陆小聪 (男)教授,博士(日本)。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近年来主要围绕体育场域论、市民团体发展和城市空间的社会型塑等主题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体育实践空间的行动逻辑”、“体育的社会整合功能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年出版与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有:《现代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视域的构筑”、“体育实践空间的社会学研究”、“休闲与生活世界重建”(第九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论体育的仪式意义及其社会认同功能”(2008年中国社会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日本东京理科大学访问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高级研究学者。
   联系方式:021-66133925;E-mail: xclu@shu.edu.cn
  
   张敦福 (男),教授,博士(北京大学)。专业:社会学。学术专长为消费文化、消费社会学、全球化与城乡社会变迁。主要运用质性方法(参与观察、访谈、田野工作等)研究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消费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社会的消费文化与日常生活实践。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现代社会学教程》,著《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列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论丛),译《自亚当和夏娃以来》、《摩西与一神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未发现的自我》等。多篇论文在《社会学研究》、《社会》、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人口研究》等刊物发表。近期主持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理论研究:以消费为核心的视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大都市消费文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以上海为例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从低碳经济到绿色社会的范式转换与草根经验: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研究”;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持续消费的社会学研究”。曾任怀俄明大学社会学系访问教授、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研究员、法国人文之家研究员,并受邀在法、德、美、新、澳讲学。
   联系方式:021-66136185;E-mail: dunfuzhang@gmail.com
  
   (四)0303Z2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目录外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
   11.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研究
   范明林 (男),教授,博士(香港理工大学)。专业:社会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政策评估、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非政府组织研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质性研究方法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以及上海市区县部委等横向课题多项。独立和合作出版《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建设》、《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证研究》、《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解析》、《质性研究》、《紧凑城市》等多部著作,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等核心期刊发表有关非政府组织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等学术论文10余篇,并几次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曾荣获 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年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任上海大学教授。
   联系方式:021-66133784, 66133756(Fax);E-mail: fanml8@sina.com
  
   12.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
   沈瑞英 (女),法学博士,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专家,上海政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比较制度与文化、公共管理学。长期从事中西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矛盾与变量:西方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在《学术界》、《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家》、《上海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被《思想理论动态参阅》(人民日报内参)、《市长参考》(内参)、《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北京日报》(理论版)等转载近20篇。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9):“多元、冲突、挑战: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研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8):“矛盾与变量: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研究”;上海市哲社基金规划项目(2008):“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研究”;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2009):“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建:制度、结构、行动”等;奖项:获上海市社联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2009)、上海社会学会优秀论文奖(2011)等。
   联系电话:021-66135202, E-mail:shenry1234@163.com
  
   13.转型时期群体心理和社会行为研究
   翁定军 (男),博士。专业:社会学。社会结构与分层、阶级阶层意识、社会研究方法。曾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近年来转入社会结构与分层的研究,偏重于以定量方式研究阶级阶层意识。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等社会科学杂志上。曾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等研究课题。
   联系方式:021-66133784;wengdingjun @163.com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