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22)

上海大学 /2013-04-22


  “环境工程”是上海大学的新兴学科生长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是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和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学科。
  环境工程博士点以中科院院士傅家谟教授领衔,吴明红、钱光人、焦正、陈捷等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依托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射线应用研究所和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研究所为培养基地,开展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中持久性有机物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及安全处置、环境污染模拟与控制、循环经济、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等方向的污染检测及控制理论、技术与装备研究。目前重点研究环境中毒害有机污染物对于人类健康的早期效应,研究毒害有机污染物在极端条件下(如射线、超临界、强磁场)的降解机理,污染物在区域环境中的运移规律,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净化机理,研究土壤、大气、水体污染控制理论与修复技术,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和产业共生的要求,探索环境资源循环转化与利用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中科院院士傅家谟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 “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所,在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领域已形成明显特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围绕“环境污染与健康”,本学科点在核技术应用、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资源化、超临界流体技术三个研究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32名,博士生导师19名,拥有一批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和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重大和地方重大、重点及重要科技攻关项目的科研团队。目前正在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年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研究方向:
01 环境中毒害污染物分布、迁移、转化与界面相互作用
        02 环境毒害污染物的外暴露及对健康的早期效应
        03 毒害污染物的控制与修复
        04 污染物监测、观测新技术
        05 环境污染物的处理和再利用(如废气、废水及废渣的辐射处理研究)。
        06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及改性(如生物医用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等)
        07 超临界流体技术与应用
        08 可再生资源开发及资源循环利用
        09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10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侧重研究工业固体废物基生态环境材料、危险废物的稳定与固化、环境污染控制材料制备与原理和生物质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金属离子、有机物的吸附-解吸附研究
        12 功能高分子材料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与解吸附研究
        13 磁场环境下的生物效应
        14 消除由于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方面的研究
        15 天然高分子固体废弃物的转化和利用
        16 高分子分离膜的制备及膜分离技术
        17 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
        18 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的化学功能团化以及毒性和医学应用研究
        19 研究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生物分布和毒性
        20 研究化学修饰后的碳纳米管,富勒烯和其他纳米颗粒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和肿瘤靶向
        21 环境化学
  指导教师:傅家谟院士、刘元方院士、吴明红教授、钱光人教授、陈捷教授、焦正教授、曹敖能教授、王海芳教授、刘晓艳教授、翁新楚教授、贾学顺教授、何池全教授、丁国际教授、胡雪峰教授、王勇教授、曹卫国教授、周振教授、陈志文教授、雷勇教授、安泽胜教授、吕森林教授、汪福顺教授。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1.英语
        2.有机化学 或 物理化学(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3.分析化学 或 环境化学(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编,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付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范崇政,,中国科大出版社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五校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环境化学》王晓蓉主编,,1993,南京大学出版社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傅家谟 (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共党员,1933年5月生,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沉积学研究生毕业。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研究室主任,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地球化学开放实验室主任,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兼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我国有机地球化学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基人。在生油理论、煤成油气成因理论、新生物标志物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期又积极开拓环境有机地球化学、环境污染与健康等研究领域。曾负责并出色完成多项国家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20多篇、专著6部、译著1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级奖7项、部委级奖9项。近十年来主要从事环境科学,尤其毒害有机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包括污染物的监测,在大气、水、土壤、生物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机理技术研究,及污染物外暴露和对健康的早期效应等等。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6928,020-85290199,Email:fujm@staff.shu.edu.cn,fujm@gig.ac.cn
  
   刘元方(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放射化学会议国际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高放核废物处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5275;Email: yliu@pku.edu.cn
  
   吴明红(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上海大学射线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核物理学会、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中国辐射加工行业协会理事,上海市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理事,《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
   1989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并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并获放射化学博士学位。
   已承担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1994-1998年与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美国华盛顿大学等进行了合作研究,并于1998年获日本原子能研究院颁发的“留学人员突出贡献奖”称号,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专著二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 2003及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联系方式: 021-66137801;E-mail:mhwu@mail.shu.edu.cn
  
   钱光人(男),教授,1982年同济大学材料系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年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和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UTS大学环境工程系访问教授。美国国际刊物审稿人。现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点建设学科及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第一期重点建设学科—“环境工程”学术带头人,上海大学国家“211工程”第二期重点建设学科—“环境保护与资源再生”学术带头人。担任欧盟05年欧盟-中国环境生态改善项目中方技术协调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子课题、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课题、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2000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1部,近5年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30多次。
   联系方式:021-66137640/66137758, grqian@staff.shu.edu.cn
  
   陈 捷(男),教授,1961年3月生。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2001年在日本近畿大学理工学部获工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一直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的合成及改性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研究(主要是高分子材料用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处理及废气处理等)。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获科研成果多项;其中 “辐射交联水凝胶创面敷膜的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访问学者,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近畿大学进修、多次赴韩国合作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
   联系方式:021-66137476;jchen@staff.shu.edu.cn
  
   焦 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辐射加工行业协会理事。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至2003年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COE研究员,2004年法国里尔科技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敏感材料和纳米器件。共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20多篇发表在SCI检索杂志上。
   参加过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胶体敏感膜技术研究”、“智能气体传感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体检测新原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真空微电子传感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海洛因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人工肌肉关键技术预研”、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电磁流变体材料”。
   目前负责973子课题“纳米二氧化钛对神经干细胞作用机制”,上海市科委应用材料研究基金“AFM刻蚀制备纳米线传感器及机理研究”,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高密度蛋白质芯片活性自组装”。2003及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联系方式:电话:66137803;zjiao@shu.edu.cn
   曹傲能(男),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讲师,2002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1月至今任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基金、面上基金、教育部回国启动基金,并参加多项科技部973课题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5277-102;Email:ancao@shu.edu.cn
  
   王海芳 (女),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教授。1991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于复旦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1),2007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9年起在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任教授。1996-1997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进行同位素多示踪技术的生物环境应用研究。2005-2006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Clemson大学化学系主要进行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纳米材料的功能化修饰和生物效应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和环境应用研究。作为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先后参加了多项国家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以及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在研的科研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973计划子课题两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0多篇,引用超过400次。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5277-103;hwang@shu.edu.cn
  
   刘晓艳(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商河县人,1962年10月出生;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化学专业工学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理学学士;SPE会员,中华环保联合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和其它级别科技项目20余项;科研工作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著作及主编教材6部,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工作中多次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目前主要开展环境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与生态环境植物修复、油-气-水体系地球化学、清洁生产审核与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沉积物及其介质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与防治技术;区域固/液废弃物处理与生态环境修复;油-气-水体系地球化学运聚规律研究;城市生态环境污染检测及其防控对策。
   联系方式:15026855909,021-66137767(O);lxy999@shu.edu.cn
  
   翁新楚(男)教授,博士,上海市政协委员,1962年生于湖南岳阳。专业,环境科学。主要研究领域:从1988年起在英国Reading大学就读食品科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并于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继续在该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在上海大学任教授,历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任国际交流学院院长。1995年起,先后在兰州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被聘为沈阳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导。获得山东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烟台市第一届青年科技奖,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颁发的生命科学奖,王宽城育才奖和上海市育才奖。先后承担国家公关课题,国家自然学基金多项和省、市、横向研究课题数项。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在天然药物化学,食品化学有广泛的研究,尤其在最近几年,在磁场环境下的生物效应、消除由于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联系方式:021-56333197(0) 021-66134077 电子邮件:wxch@staff.shu.edu.cn weng_xinchu@sina.com
  
   贾学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2001年,在日本综合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超临界流体中有机合成反应的研究”;1996-1997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金属自由基配合物的合成、分离、结构鉴定和反应性能的研究”;1992-1994年,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稀土金属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1982-1989年,在河南师范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从事“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989-1998年,在河南师范大学工作;1998-2000年,在南开大学工作;2001-今,在上海大学工作。1997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1996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讲义项;1996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一项。承担国家自然学基金项目”新型手性二价稀土金属试剂的合成及其催化的合成反应研究”及Baylis-Hillman 化学-研究多功能化的烯烃参与的有机合成反应.长期在金属有机化学、环境友好的有机合成化学有广泛的研究。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2408(0),E-mail:xsjia@mail.shu.edu.cn
  
   何池全(男),1968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199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并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植物化学生态;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湿地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专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生物学。2006年获得新加坡的Tan Chin Tuan Exchange Fellow基金全额资助,赴新加坡在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生态学会会员、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J Environment Science》、《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审稿人。2005-2006年度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荣获三等奖;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1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1项及其他横向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专著1部。现从事受损环境的生态修复、环境微生物、湿地生态、人工湿地工程、外来种的化感效应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联系方式:021-66137756, cqhe@shu.edu.cn
  
   丁国际(男),教授。1982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在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就职,在1992-2003年间在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任共同研究员、客座研究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子课题、十一五水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10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与控制、饮用水污染防治、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以及微型动物学等。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21-66137749 gjding@shu.edu.cn
  
   胡雪峰(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地理分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博士学位。1999年-2001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做博士后。2001年6月至今,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工作。期间,2005年-2006年,在日本自然农法研究开发中心作学术访问。目前主要从事土壤发生与环境演变、土壤污染的磁学效应等方向的研究。已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1项。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联系方式:021-66137762;电子邮件:xfhu@shu.edu.cn
  
   王 勇 (男),1976年5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化工系主任。1997年和200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分获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新加坡和麻省理工学院联盟工作任职Research Fellow;2007年回国到上海大学环化学院任职教授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能源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电化学储能应用;作为负责人承担或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项目1项,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引用超过700次,出版专著2部。
   联系方式:021-66137723, yongwang@shu.edu.cn
  
   周 振(男),1969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获得厦门大学工学硕士,理学(化学)博士学位和德国吉森大学自然科学(应用物理)博士学位。专门从事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技术研究,培养研制型高端科学仪器人才,实现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在线应用,目标是实现自主产权的国产化质谱仪器。主持多项国家863、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课题,是中组部“****”入选者。多项技术在工业、环保、国防等重要领域发挥作用。在德国吉森大学、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留学工作多年。掌握多种离子源和质谱分析器的原理、设计及相关的电子、真空和信号处理等技术。1999年研制成功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大气压离子源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仪器,并将高分辨飞行时间技术带回国内推广。科技论文20多篇,发明专利5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已培养3名博士和多名硕士。
   联系方式:021-66137735;电子邮件:zhouzhen@shu.edu.cn
  
   陈志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9年至2000年在日本帝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任研究员;2001年至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任Research Fellow和Senior Research Fellow,2008年至今任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曾多次访问日本、欧洲、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在海外留学工作近十年。负责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与能源材料的微结构、性能及环境检测;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合成与环保工艺。主要学术成果有:提出迄今较全面的四方相二氧化锡薄膜的成核生长模型,建立了其成核、旋转、合并连接和生长机理;成功实现了高压正交相二氧化锡薄膜在低压条件下的合成;探索低维氧化物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合成与纳米器件;深刻揭示了金属/半导体薄膜的晶化过程。上海市“白玉兰人才基金”和“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受聘担任二十多种国际重要学术期刊(SCI & EI)的编辑、特约审稿人和仲裁人。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 & EI学术论文70余篇,邀请英文专著3章;邀请英文综述2篇;专利申请2项。招生专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7503;Email: zwchen@shu.edu.cn
  
   曹卫国(男),教授,1962年7月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1987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在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起一直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绿色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研究。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作为访问学者或高级研究员,曾多次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和加拿大大学健康合作组织进行合作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
   联系方式:021-66134856;wgcao@staff.shu.edu.cn
  
   雷 勇(男),教授,1970年1月生。199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8年间,曾先后作为SMA研究员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工作;作为洪堡学者和研究员在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研究所工作;作为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小组负责人在德国明斯特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工作。2009年至今作为教授和上海市首批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包括表面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有序纳米结构以及准一维纳米结构,作为UTAM表面纳米结构研究领域的创立者之一,建立了这一研究领域内很多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曾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德国和中国的合作科研项目,获科研成果多项,包括:德国明斯特大学青年科学家奖,德国纳米材料联盟最佳工作展示第一名奖,德国洪堡学者。多个国际英文杂志的审稿人,包括一些国际一流专业杂志Nano Letter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Langmuir, 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 Scripta Materialia。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员,美国材料学会MRS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会员。共发表了60篇国际英文学术文章,所发表的文章过去9年内共被SCI他人引用986次。
   联系方式:021-66135276;yong.lei@uni-muenster.de
  
   安泽胜 (男),1997、2000年分别于山东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 2005年于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获博士学位,师从Seth R. Marder 教授。2005-2008年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Galen D. Stucky和Craig J. Hawker教授。2008年加入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主要从事高分子聚合,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纳米医药方面的工作。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5276*104;Email: an.zesheng@shu.edu.cn
  
   汪福顺(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起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至2007年参加中国第二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曾多次访问加拿大、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学术交流。负责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有:水库运行与温室气体产生、 生源要素水坝拦截效应、 水生生态系统演变与流域物质循环的水坝效应、水库富营养化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系统开展了在河流大规模拦截背景下,以碳为核心的物质循环的水库效应;系统报道了我国西南地区水库的温室气体释放特征;探索了湖泊富营养化发生、发展过程的沉积物历史记录研究。获得上海市“启明星计划”支持。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招收专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7502;Email: fswang@shu.edu.cn
  
   吕森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环境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2007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从事环境纳米毒理学方向的博士后研究,2004年-2009年在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任副研究员,2009年至今任研究员。与日本国立琦玉大学、琦玉环境科学国际交流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伙伴关系,2010年11月-12月任悉尼科技大学访问教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教委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2009年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大气颗粒物的表征与毒性理学、致敏花粉与颗粒物的复合污染、气溶胶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煤地质地球化学。主要学术成果有:建立气溶胶单颗粒的分析方法;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致毒有害重金属组分及其价态;提出主要纳米金属氧化物的致毒途径及机理。在本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包括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等)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SCI & EI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专利10项,获授权专利5项。招生专业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纳米毒理学;核技术应用。
   联系方式:电话:021-66137502;Email: senlinlv@shu.edu.cn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