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20)

上海大学 /2013-04-22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学科与技术服务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纽带,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本学科主要研究计算机各种应用中具有共性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及各种前沿性、创新性的计算机应用。本学科除了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密切相关之外,还与众多一级学科(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研究领域有紧密的联系。
  本专业设有6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布与并行计算、高性能计算、智能信息处理、软件建模方法与高可性计算、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城市公共安全信息技术。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研究方向:
01 分布与并行计算
        02 高性能计算
        03 智能信息处理
        04 软件建模方法与高可信计算
        05 网络与多媒体
        06 城市公共安全信息技术
  指导教师:研究方向1:李青、童维勤、徐炜民、雷咏梅
        研究方向2:张武、金翊
        研究方向3:刘宗田、徐凌宇、张博锋、吕晓琪
        研究方向4:缪淮扣、曾红卫、吴悦
        研究方向5:陈一民、丁友东、许华虎
        研究方向6:尹京苑
  招生人数:16
  考试科目:1.英语
        2.算法设计与分析
        3.计算机体系结构 或 高性能计算与应用 或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或
        软件工程 或 多媒体技术(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1] 王晓东. 算法设计与分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 Alfred V.Aho, John E.Hopcroft, Jeffrey D.Ullman.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年9月
        [3] Kai Hwang. 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 — Parallelism Scalability Programmability. McGraw-Hill,Inc,1993.3;(中译本)王鼎兴等译,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性、可扩展性、可编程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8
        [4] Kai Hwang,Zhiwei Xu. Scalable Parallel Computing —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McGraw-Hill,Inc,1999.5;(中译本)陆鑫达等译,可扩展并行计算—技术、结构与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5] 徐炜民, 严允中.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3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
        [6] 陈国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A. Grama, A. Gupta, G. Kanyapis,V. Kumar. Introduction to Parallel Computing (Second Ed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3;(中译本)张武等译,并行计算导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康师友. 人工智能技术导论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9] 蔡自兴, 徐光佑.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
        [10] Roger S. Pressman著,梅宏译.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第五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11] 张海藩.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第7次印刷
        [12] 林福宗.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第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导师介绍
   "张 武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科学计算。主要研究领域:高性能计算与应用、自适应与并行算法;科学与工程计算及其应用软件;生物信息学。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预研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教育部重点基金等课题。在IEEE Trans., JCP, CMAME,力学学报、航空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1995-1998年、2000-2001年分别在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数学系、伊利诺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开展小波分析及其应用(AFOSR)和高精度可扩展并行数值计算(NSF、ONR)等项目的合作研究。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与并行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高性能计算与应用国际会议”(上海,2004,2009)会议主席。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有:高精度并行算法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平流层飞艇囊体温度场数值模拟(上海市国防工办预研课题);可压缩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航空基金课题)等。
   联系方式:021-56332909(0) E-mail:wzhang@shu.edu.cn
  
   刘宗田 (男),教授。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分布式智能技术。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国家机械工业发展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等10多项。1989年获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1998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目前从事形式概念分析、基于语义的文本处理、事件本体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已培养博士(获学位)18名。
   联系方式:021-56333772(O) E-mail:ztliu@shu.edu.cn
  
   童维勤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并行程序设计方法;高性能计算技术和应用;嵌入式技术。获奖:“自强2000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2001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荣誉称号:1997年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98年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1999年Intel优秀教师奖。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资助的科研项目10多项。目前承担的项目:总装某预研项目子课题“飞行器RCS精确计算的并行化方法”。
   联系方式:021-56331671(O) E-mail:wqtong@shu.edu.cn
  
   徐凌宇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大规模数据挖掘、渠道信息融合技术、基于知识的智能计算。目前应用背景主要以数字地球(之数字海洋)以及金融数据分析。重点研究海量信息不确定性问题、不完善条件下的预测及决策技术、伪信息提取及辨识技术、网络多渠道获取信息引发不一致及冲突问题。承担或参加课题:科技部攻关课题、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国家海洋局科技攻关、国家863高科技计划等。目前承担课题:多渠道信息融合技术(科技攻关908-03);多源信息融合及同化技术(国家高科技计划863)等。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一部,获得国家专利一项。《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会委员。
   联系方式:021-56337465(O) E-mail:xly@shu.edu.cn
  
   陈一民 (男),博士、教授。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机器人控制技术。获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0),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获国家发明专利二项(1994,2009),实用新型专利三项(1994、2000、2003),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4,2009已公开);获宝钢教育奖(2000)。先后主持或参与了50多个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SCI,EI收录50多篇),出版著作5部。荣誉称号: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1996);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5);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1995、1997、1999);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1999)。目前承担的课题:增强虚拟现实实时互动与大型异型屏技术集成与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维海量数据实时三维交互式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基于Internet的智能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信息化及数字化设计网研究;移动多媒体应急指挥系统等等。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学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信息技术处专家;上海市公安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自然与科学”杂志编委;“微型电脑应用”杂志编委;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大学多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
   联系方式:021-56333765(O) E-mail:ymchen@shu.edu.cn;chyimink@online.sh.cn
  
   张博锋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智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生物信息技术。
   1991年7月、1994年3月和1997年12月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CAD/CAM研究中心,分别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9年为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研究人员,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12月起任上海大学副教授、研究员,期间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大学科研处处长助理,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上海大学Sybase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上海大学网格技术重点研究室主任,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主任等职,其中2006年8月-2007年8月为日本会津大学访问教授。现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助理。
   近年来,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国防科工办国防科研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项目等,共计近30项;共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30余),编著教材3部。曾多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指导委员会和组织委员会成员。
   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称号,上海大学青年教师多媒体及双语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等。
   联系方式:021-56335274(0) E-mail:bfzhang@shu.edu.cn
  
   李 青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快速算法、并行算法设计;复杂系统的建模与计算机模拟。曾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并完成国家863、973子项目,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等项目。在科学通报、计算机学报、Signal Processing、Scientific Computing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有复杂网络理论及应用、多核并行程序开发环境。
   联系方式:021-56334081(O) E-mail: qli@mail.shu.edu.cn
  
   徐炜民 (男),教授、硕士。现任上海大学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副主任、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高级研究员。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处理、高性能计算机、网格技术。目前承担的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 “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信息化工程建设”、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高性能计算环境的信息安全研究与实现”等。获得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获得2004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获得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宝钢优秀教师奖(2002)等。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4部。现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等。(本年度不招生)
   联系方式:021-56331673(O) E-mail:wmxu@staff.shu.edu.cn
  
   金 翊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领域:光学计算机理论和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获奖:2006年获陕西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铜奖(第一完成人)。目前承担的课题:三值光计算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在《中国科学》、《Physica Scripta》等学术刊物和国内外会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联系方式:021-56338817(O) E-mail:yijin@shu.edu.cn
  
   缪淮扣 (男),教授、硕士,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软件形式方法;软件工程;自动推理。获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990,2002)。荣誉称号:两次获上海市“育才奖”(1999年、2001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2年);获第三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1992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5年);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上海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会员、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探索》、《应用科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和《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编委。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参加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2项以及省市级项目10多项,出版著作和教材8本;公开发表论文180篇、其中70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检索。获软件著作权1项。联合主办了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ormal Engineering Methods 国际学术会议,是该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组织承办了8th IEEE/AC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担任该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担任ICECCS、FME、ICFEM等国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多次。目前主持的课题:基于规格说明的Web应用测试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技术与工具(国家863项目)和国家973项目的子课题1项(参加)。
   联系方式:021-56338101(O)E-mail:hkmiao@shu.edu.cn
  
   吕晓琪 (男,兼职博导),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领域:医学信息处理、医学图像处理;数字化医疗诊疗支持平台。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基金等课题。2007年获内蒙古自然科学三等奖;目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项(另有4项已公示),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检索。2005.11-2006.04美国德克萨斯(TEXAS)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国家公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会审专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执行编委(2011.06-2013.06);全国模范教师(2009);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层次人才(2012);自治区“草原英才”(2012);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0);宝钢优秀教师奖(2007)。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基于物理模型的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算法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61179019); “IHE框架下放射科数字化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 内蒙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0Zd26)等。
   联系方式:0472-5953330(O) E-mail:lxiaoqi@imust.cn
  
   丁友东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方向:多媒体与可视化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几何设计与计算、增强现实与计算机动画、多媒体信息检索、可视媒体修复、图像质量评价等。目前主持和参与的主要课题有:高维海量数据三维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结合高层语义信息的可视媒体检索(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可视媒体检索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全国青年计算机科学家会议优秀论文奖。
   联系方式:021-56332707(O) E-mail:ydding@shu.edu.cn,网址:http://graphics.shu.edu.cn
  
   尹京苑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地球物理、信息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地震危险性分析;空间技术;信息技术。近五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过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2篇)。现为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会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空间对地观测、板块构造力学、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有:上海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及邻区区域网格化地震趋势快速判定系统研制(市地震局专项);广西荔枝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专项)等。
   联系方式:021-56332749(0) E-mail:jyyin@staff.shu.edu.cn
  
   许华虎 (男),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机器人仿生技术。主持完成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国家863 CIMS子课题、上海市CIMS重点应用示范项目。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小型微型计算机》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主编正式出版教材5本。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在美国芝加哥MA. TECHNOLOGY中心访问研究。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AD&CG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信息化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上海市计算机三级课程 “多媒体”组组长;先后担任上海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助理、上海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上海大学海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获得的荣誉称号有:“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全国“宝钢教育”教师奖; “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上海大学王宽诚教师奖”,“上海大学蔡冠深奖”。目前主持两门上海市精品课程,承担科研项目有:大型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的磨削专家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基于web的孵化企业项目的数据挖掘(上海市张江专项,大型项目);孵化器公共网络服务系统(横向,企业委托)等。
   联系方式:021-66135156(0) E-mail:huahuxu@163.com;huahuxu@staff.shu.edu.cn
  
   曾红卫 (男),1966年生,研究员,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研究领域:软件形式化方法、软件测试和软件验证。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副组长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科工委项目等课题;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课题;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基于模型检验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基于模型检验的自动化软件测试方法(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
   联系方式:021-56332191(0) E-mail:zenghongwei@shu.edu.cn
  
   吴 悦(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担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大学侨联主席,上海市闸北区人大常委。 主要研究领域:并行计算与应用;并行算法与数值模拟;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电子商务与网站建设。主持和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子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美国AM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高地建设等。近五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吴悦教授近几年先后获得省、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2003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2004年民盟上海市委盟务工作积极分子;2005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侨联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上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上海市育才奖、全国侨联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上海市闸北区拔尖人才;2011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联系方式:021-56331670(0) E-mail:ywu@shu.edu.cn
  
   雷咏梅(女),教授,博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研究领域:并行处理与系统结构、智能计算,大规模计算及其应用软件,与所在研究团队经历了自强2000和自强3000的研制过程。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项目,863子项目,上海市科委及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等。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有:国家863重点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新概念高效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研究开发子任务等。
   联系方式:021-56332035(0) E-mail:lei@shu.edu.cn" 081402 结构工程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