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王文骐(WangWenqi)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8

王文骐(Wang Wenqi)

男,1942年10月生,浙江镇海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 1993年赴日本大阪府立大学讲学。先后在上海电子专科学校、上海科技大学分部、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上海工业大学任教。现任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王文骐教授主要从事微波器件、电路与系统,无线通信和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他是IEEE高级会员,IEEE上海分支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微波、毫米波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曾先后六次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其中“砷化镓双栅场效应晶体管”、“全离子注入GaAs双栅MESFET”和“LNA—3型低噪声GaAs场效应放大器”等三项分别1982年、1983年、1985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SMO—1型6mm高稳定体效应振荡器”、“LNA—4型1GHz低噪声GaAs MESFET放大器”和“LNA—5型2GHz低噪声GaAs场效应放大器”等三项分别获1982年、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和1991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年荣获上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并晋级。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担任主编或编委的期刊:
微波学报,编委


主要专业论文:
(1)王文骐等,频带反射型腔稳体效应振荡器的最佳耦合线长
度,电子学报,Vol.10,No. 6,1982
(2)王文骐等,小型超高频低噪声FET放大器设计和性能,电
子科学学刊,Vol.7,No.5,1985
(3)王文骐等,砷化镓双栅MESFET微波参数测试研究,应用
科学学报,Vol.3,No.2,1985
(4)Wang Wenqi et a1.,Design and Performance of Compact
Low Noise Amplifier for UHF Operation,Journal of Electronics,
Vol.3,No.2,1986
(5)王文骐等,小型L波段GaAs双栅场效应管混频器的设计和性能,微波学报,Vol.11,No.2,1995
(6)王文骐等,高性能S波段微波集成接收组件,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5,增刊,1995
(7)王文骐等,单片电路应用的超低功耗E型GaAs MESFET研究,微波学报,Vol.12,No.4,1996
(8)Wang Wenqi et a1.,Study of a GaAs MESFET Model with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Vol.2,No. 3,1998
(9)王文骐等,应用在GSM系统MS中的新型有源滤波器,微电子技术,Vol.28,No.2,2000
(10)陈红华、王文骐等,GSM系统MS中一种射频滤波器的最优化设计研究,上海大学学报,Vol.6,No.5,2000
(11)陈红华、王文骐等,ETC技术及其发展,公路交通科技,Vol.18,No.3,2001
(12)王文骐等,无线通信应用的CMOS射频集成电路,微波学报(增刊),Vol.17,No.5,2001
(13)马晓民、王文骐,用于蓝牙RF前端的LNA的研究,微波学报(增刊),Vol.17,No.5,2001
(14)李洁、王文骐,射频识别技术在ETC系统中的应用,微波学报(增刊),Vol.17,No.5,2001
(15)马晓民、王文骐,宽带CDMA WLL系统的数字接收机现实,通信技术,2001年,第8期
(16)马晓民、王文骐,1.8GHz 0.35um CMOS低噪声放大器的实现,半导体技术,Vol.26,No.8,2002


主讲课程:
微波技术、电磁场理论基础、卫星通信、光控微波器件等。


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1)SUT-l型2GHz微波收信前端设备,1992年至1994年
(2)1.8GHz高性能HEMT放大器研究,1992年至1994年
(3)极低功耗微波单片集成电路研究,1994年至1996年
(4)低噪声微波有源带通滤波器模型研究,1997年至1999年
(5)微波非接触式ID智能卡及其应用,1999年至2001年
(6)无线通信应用的射频集成电路,2001年至2003年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