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08无线电物理
本校无线电物理博士点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无线电物理学科是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是我校“211”建设的重点之一。本学科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微波铁氧体物理学家鲍家善教授,他在我国最早提出超导与微波相结合,开辟了“微波超导”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我国“超导电子学”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现在的学科带头人是王奇教授。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3名,副教授5名。采用近代物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研究从微波到光波的电磁频谱内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利用现代实验技术和固态电子学的新近研究成果来研究信息的发生、传输、分配、交换、处理和存储等过程。
本学科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共11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3项,每年平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篇以上,大部分为SCI、EI、ISTP所收录。目前本学科与美国、日本、芬兰、德国、英国、丹麦等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优秀著作奖和优秀教材奖。
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已培养博士生近40名(其中4名为来华的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80余名。研究生培养曾获上海市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本学科点已建立了毫米波亚毫米波实验室,微电子实验室,光电子实验室,磁记录实验室和激光实验室,从事应用基础的研究。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沈学础(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兼职教授。1981年起任红外物理研究室主任,1985年至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至1993年任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年起任该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多种国际学术团体与刊物的领导职务。主要研究领域:凝聚态光谱和光电子物理研究。发展了光学补偿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发现了声学局域模;发展了傅里叶变换光热电离谱方法,使硅中浅杂质检测灵敏度有数量级的提高;提出和首次实现了带间跃迁、激子跃迁诱发并共振增强调制和回旋共振光谱方法;发展了高压下调制吸收光谱测量方法。对超晶格量子阱、半磁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光谱等作了大量研究。著有《半导体光学性质》、《半导体光谱和光学性质》等著作。
联系方式:021-66132529(O)
王奇(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电磁场理论、非线性导波理论、非线性动力学理论。92年获英国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奖:上海市博士后奖励基金一等奖。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目前承担的课题:非相干和部分相干光孤子的传输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线性磁动力学波的时空特性(上海市科委)等4项。联系方式:021-66132521(O)
李英(男)教授。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微波、毫米波理论技术与应用;信息过自学和电子学;微波和光纤传感与系统;生物电磁学。获奖:电子工业部工科电子类教材二等奖。目前承担的课题:微波毫米波三维空间集成电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磁场对细胞信息传导和间隙连接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子课题);智能运输系统(ITS)自动收费微波IC卡(上海是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微波系统的科研项目。本人现任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委员、微波光子学专业学会主任、微波学报副主编、红位于毫米波学报编委、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
联系方式:021-59911231(H)
周世平(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超导电性、固体中电子输运、动力学系统非线性与混沌。荣誉称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5-1997年度)。200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目前承担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资助高校优秀教师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年计划招收1-2名博士生。
联系方式:021-66134467(O)
余昺鲲(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光学。主要研究领域: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光谱学、薄膜。目前承担的课题:功能晶体生长机理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飞秒激光诱导微结构研究及光纤光学。本人1964-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研究,1985-1988;1991-1993在美国访问研究,获美国专利一项。
联系方式:021-59534941(H),021-66134208(O)
李春芳(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电磁场理论、光学仪器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光学等。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项目和上海市教委曙光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
联系方式:021-66133886(O),021-59996779(H)
张金仓(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凝聚态物质的电子结构、缺陷与相变;电子输运、磁性与热性质;超导物理;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巨磁电阻与磁性材料;电相关功能陶瓷材料与物理。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三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国家专利一项。曾主持的科研项目有: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局域电子结构机电和转移机制的正电子及相关实验研究(国家超导攀登计划项目);金属氧化物复合体系的电子结构、缺陷特性与相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关联体系中的离子尺寸效应、局域电子与磁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上海市纳米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
联系方式:021-66132529(O), E-Mail:jczhang@mail.shu.edu.cn
汪仲诚(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磁性薄膜的电子结构、物理性质和输运理论。已被收录到SCI的论文有二十多篇。曾主持过中国科学院“九五”基础性研究重点项目等课题,现有中科院国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上海大学物理辅助教学网络课件等项课题。
联系方式:021-66134208(O)
陆惠卿(男)教授。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量子宇宙学及早期暴胀宇宙理论,爱因斯坦-迪克引力理论。1981年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理论物理研究至今,国内外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有部分论文发表在国外一流刊物上。曾获华中地区科技大会优秀论文奖。多次访问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及香港大学,曾从事(1996-1998)华盛顿大学,香港大学,上海大学三校合作课题(宇宙学,中子星碰撞引力波)研究(已成),目前从事研究课题,各种引力理论(包括常数可变引力理论)量子宇宙学,暴胀宇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联系方式:021-66134334
徐克西(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超导微波器件物理、固体电子输运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荣誉称号:上海市教委育才奖,上海大学优秀教师奖等。目前承担的课题:纳米颗粒嵌入对高温超导体的影响(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2002-2004);高温超导体非平衡输运性质(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2002-2004)。
联系方式:021-66132516 E-Mail:kxxu@mail.shu.edu.cn
龚尚庆(男)教授(兼职),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多年来一直从事激光物理学,量子信息学及强光光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分别于1997年在中英交流基金资助下到英国帝国理工Blackett实验室P.L.Knight教授(著名激光物理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Journal of Modern Optics主编)处作一年访问学者,2000年在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资助下到凯撒斯劳腾大学物理系K.Bergmann教授和M.Fleischhauer教授处工作20个月。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hysical Review A, Apply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快报及物理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已发表60余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其中SCI收录45篇,EI收录37篇。被海内外科学家他人引用160多篇次。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方面有很深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1996年荣获第三届饶毓泰基础光学奖。2002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获得2002年“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专项资金”资助。
联系方式:电话: 021-69918163(办公室), 021-59928430(家)
Email: sqgong@yahoo.com; sqgong@mail.siom.ac.cn
曹世勋(男)教授,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电子结构与相变;极端条件下凝聚态物质的电磁输运与热输运特性;磁性与超导电性。2001年从日本回国被引进到上海大学工作。2003年入选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博士后)基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已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50余篇次。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纳米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项目等5项研究课题。年计划招收博士生1—2名。
联系方法:021-66132529(O)E-Mail: sxcao@mail.shu.edu.cn
许晓明(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无线电物理。主要研究领域: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已被收录到SCI的论文有二十多篇。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过去在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中的多个课题开展了研究,《核内核子的夸克结构与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项目获1991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计划招收博士生1—2名。
联系方式:021-66135126(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