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师范大学]理论物理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物理的研究人才,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的物理教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包括量子体系的多粒子问题many body problems in quantum systetms、引力与宇宙学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原子、分子物理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和粒子物理particle physics四个研究方向。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理论物理的研究人才,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其他相关单位的物理数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热爱物理、勤奋好学、求实创新、追求真理、善于与人协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具有宽而厚的物理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编程及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清晰物理思维的能力及应用已有基本理论进行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用此门外语撰写论文,并具备一定的听、说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量子体系的多粒子问题multi-particle problems in quantum systems
  
  2、引力与宇宙学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3、原子、分子物理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4、粒子物理particle physics
  
  (三)学制
  
  三年
  
  (四)课程设置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
  
  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2)学位基础课:
  
  高等量子力学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量子统计物理quantum statistics physics
  
  群论group theory
  
  量子场论quantum field theory
  
  专业计算机编程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specialty
  
  专业外语specialized foreign language
  
  2、选修课程:
  
  核结构理论theories on nuclear structures
  
  广义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原子、分子物理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
  
  粒子物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particle physics
  
  天体物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astrophysics
  
  量子力学最新进展latest advances in quantum physics
  
  3、任选课
  
  核多体问题nuclear multi-structure problems
  
  凝聚态物理stasis physics
  
  超对称物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super-symmetrical physics
  
  4、实习
  
  第五学期,研究生应至少给本科生讲6节课。
  
  (六)成绩考核
  
  课程学习考核采用闭卷、开卷或者撰写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成绩可以按百分制计,也可以分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五等;必修课及格标准为中,选修课及格标准为及格;学位课程三分之二以上达到优良者,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撰写
  
  1、第三学期开始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选题,并开始进入研究工作。
  
  2、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创新性和前沿性;
  
  3、正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外文摘要2000字符,中文摘要800字。
  
  4、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摘要、正文、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等均须符合学术杂志对论文的规范。
  
  5、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必须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八)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1、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答辩须由作者本人向答辩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将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送答辩委员会。
  
  (2)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位(或以上)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
  
  (3)答辩委员会由4-5名与选题有关的教授(或研究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和副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2、学位授予
  
  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