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卫平
刘卫平,男,1959年11月生,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教授。下过乡当过知青。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1987年河南大学哲学研究生毕业。1993年7月晋升为哲学副教授,1998年7月晋升为哲学教授,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师从夏甄陶教授;2001年毕业,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硕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委员;2002年3月调入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现任哲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曾获得湖南省哲学学会“湖南省第四届社科成果二等奖”、“湖南省首届社科成果优秀论文奖”和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97年优秀理论文章”荣誉证书等。
社会学术兼职:
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委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天观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系统辩证学学报》编委、《思维科学研究》(香港)编委,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专委会会员。
治学格言:
我常以这句很朴实的话做为自己的治学格言和人生格言:“活到老,学到老”。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lwy1@sohu.com
一、 教学及教学研究情况:
(1) 从事专业教学和承担的主要课程
在上海市委党校计划内培训班次开设《创造学原理》、《以人为本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等专题。承担本校和外校硕士研究生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认识论研究》、《思维科学》、《创新思维》、《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导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等专业课程;为校内外干部、企业人士等成人学员讲授过《思维创新原理与方法》、《思维创新艺术》、《当前改革深层矛盾分析》、《战略思维》、《企业决策应具有的思维能力》、《企业创新战略模式介绍》、《创新型国家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与解决途径》、《干部人格塑造与领导思维创新》等专题讲座和《逻辑与方法》、《逻辑学》、《中国当代政治制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等课程教学。(2)教学研究成果(含教材编写)
曾多次担任高校协编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主编。
科 研 情 况:
(1)主持各级各类课题:
曾多次参加国家课题的研究;主持和参与三项省级社科规划课题研究;现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思维创新的认识论研究》(2004年度)、校级课题《知识创新的思维学研究》(2002年),《论人自我塑造的文化机制——兼论我国当代社会人格建构》(2005年)等。
(2) 主要科研成果及学术影响
已出版《创造性思维结构论》(1997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创新思维》(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哲学专题》(199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部学术著作。其中,《创造性思维结构论》在国内是第一部首次从认识论高度、结合社会学、系统科学、信息论、自组织论等多学科学原理对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了跨学科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受到国内思维科学研究界同仁的广泛好评,曾被《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社会科学动态》(武汉)、《社会科学报》(上海)等刊物推介。目前资料也表明,《创新思维》已成为国内研究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的必选参考书目,正被广泛引用。其提出的“社会思维场相结构”、“潜思维”、“趋显思维”、“显思维”等核心范畴在国内思维学研究界有较大反响,在《新华文摘》、《思维科学》(香港)等刊物上有专文介绍。
另在《哲学动态》、《光明日报》、《求索》、《江淮论坛》、《江汉论坛》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
近年发表的论文主要有:“推进先进文化的创新”(光明日报2002.10.12);“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变革社会效应”(湖北社会科学2003.9);“我国新世纪先进文化内涵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湖湘论坛2003.6);“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凸现”(江淮论坛2003.4);“论科学发现思维运动自组织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4);“论知识创新社会思维基本阶段”(求索2003.3);“论知识创新的社会思维自组织过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江泽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12);“论制约当代社会转型的文化向度”(学术论坛2004.1);“论青少年创新思维教育本质、目标与内容:(云梦学刊2004.4)、“关于执政规律内涵及其把握原则的哲学思考”(长白学刊2005,4);“马克思的人发展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当代意义”(东疆学刊2006,1)等。发表的论文中如“知识创新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新华文摘》摘登2003.8);“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凸现”(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10);“论人生成发展的现实活动根据”(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4,7)等近半数被《新华文摘》、《人大书报资料复印中心》、《哲学动态》、《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转载或摘要刊登。
(3)主要研究方向:
认识论与思维科学、系统哲学与社会哲学、人与文化。
学 涯 心 路:
从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算起,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25年了。其间坎坷艰辛,甘苦自知。回首以往,感慨尤深。
科学理论研究是一项非常艰辛的事业,需要勤奋刻苦的精神和踏实严谨的态度。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考入大学是在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制度后的1978年。那时我在班上是算小年龄。然而, 我们不管年大年小,都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拼命读书,不敢虚度光阴一分。今天想来,正是这一段本科苦读的经历,使自己不仅学到了大量的知识,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学习的精神品质,至今仍是受益匪浅。
做好学问,还需要有丰富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我大学时偏爱经济学,获得的是经济学学士学位。我大学毕业时曾经报考过经济学方向的研究生。后来因被《资本论》中深邃的辩证思维魅力所吸引,开始对哲学产生了兴趣。而要进行哲学的教学与研究,更需要掌握各种学科知识,形成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我体会到,注重跨学科的知识建构,这对于自己融会贯通、克服思维局限性、增强思维拓展能力、进行创新研究是很重要的。我早期主要从事认识论研究。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系领导要我在全校主讲一门新课――“思维方式与方法”。从那时起,我便对思维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把重点转向了创造性思维领域。这种适应社会客观需要,由过去认识论研究转入思维科学(包括创造性思维)领域的选择过程,表面上看是一个偶然的行为,实际上是自己认识论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使然。因为思维科学研究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深化,二者具有内在的深刻联系。当然,虽然说思维科学从一般意义上来看仍属于哲学认识论范畴,但如果把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作为相对独立的具体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很显然,仅从哲学认识论层面,简单运用认识论方面的知识是很不够的。人的思维活动作为“黑箱”之谜,已成为众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共同对象。如果没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在研究上是很难有突破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硕士生阶段学习过的有关“老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新三论”(即耗散结构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等新兴课程知识,为自己在思维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基础,使自己在这一领域研究取得了较多的重要成果。1996年我以创造性思维前期成果为基础获得了一项省级规划课题资助项目;1997年底,我出版了一部《创造性思维结构论》学术著作。这本专著在国内属于首次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系统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等学科原理对创造性思维活动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系统研究之作,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重要观点,引起了国内同行的注意和广泛好评,曾被《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社会科学动态》(武汉)、《社会科学报》(上海)等刊物推介。1999年,我以该书为基础,对人的创新思维活动进行了研究,出版了《创新思维》。该书出版后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曾经遭受个别不法分子严重抄袭的侵权事件。目前资料也表明,该书已成为国内研究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的必选参考书目,正被广泛引用。其提出的“社会思维场相结构”、“潜思维”、“趋显思维”、“显思维”等核心范畴在国内思维学研究界有较大反响,在《新华文摘》、《思维科学》(香港)等刊物上有专文介绍。
学术研究的发展往往也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1998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时,我的导师夏甄陶教授那时候正从事人学研究。他便为我确定了人与文化方面的研究方向。于是我便开始了从人的思维研究向人与文化领域研究的转向。应该说我以前做的人的思维研究从大的论域来说仍然属于人学研究范畴。前者是后者的历史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深化与拓展。迄今为止,我就一直在认识论、思维科学、人与文化以及系统哲学、社会哲学等领域进行教学与研究活动。
古人云:“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与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自己所取得的些许成果,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况且,它们的取得与前辈的教导和同仁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