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沙龙负责人组织有关论文写作和学术规范的小型讲座或讨论,每次以两位成员汇报研究进度为主,负责人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逐步培养各成员教师科研能力并形成教师学术共同体,加强未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
(2)每位成员根据各自的科研阶段,拟定以一个季度为目标的进度,包括文献梳理、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文章起草,定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3)分享并学习使用文献搜索和整理的软件,跟进国内外期刊最新动态,把握最前沿研究趋势。此外,沙龙合作搭建校内外相关****,整合相关资源,以团队形式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申报高级别项目,逐步孵化系列沙龙成果,提升团队科研力。新近邀请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高雪松博士的《新手学术研究起步式》专题讲座和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副教授刘佳琦老师的《我和我的团队》分享都给每位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起初我组织沙龙的目标是为了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形式帮助团队整体提升科研能力,但逐渐发现,当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候,更重要的一点是要给予孤军奋战做科研、忙教学和养孩子的女性职场同仁们并肩作战的温暖。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环,但当光环叠加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加闪亮。谢谢我亲爱的沙龙同事和学生散出的并肩作战的力量。
2020年接近尾声,因为疫情,大家难免感叹遗憾比收获多。然而,回头望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一年最大的体会是,我通过线上线下的工作方式获得了支持的力量,在孤独中摆脱了孤独。这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李茨婷老师牵头组织的学院应用语言学研究兴趣团队。从酷暑盛夏开始,我们七人小组隔周相聚线上,一晃20周坚持到寒冬。团队最大的特点是直面每位成员的研究问题,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学术探索。起初的团队活动着力解决文献搜索、综述整合、摘要写作和研究方法等困难,每位成员及时提出疑问,茨婷根据自己的发表经验和扎实的学术功底详细解答。此后,团队活动逐步扩展到邀请国际****和国内青年****介绍国际发表经验、交流科研心得和历程,并及时分享文献和学术会议信息。在每次活动前,茨婷会征询讨论问题,在讨论时大家逐一分享最近的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进展。团队成员有的需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有的还在读学位并承担其他工作,活动时间通常放在中午,有时持续2到3个小时。我们的微信群经常是满满的“干货”,哪位成员有好书或者讲座信息,总是随时分享,周末也是如此。有的研究曾提出,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往往造成了“孤独的教师”,学术研究也难免如此。但团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心灵港湾,压力大就一起聊聊,总是在激励正能量。我最感动的是茨婷任何时候都会第一时间回复我们的问题和消息,反复帮我们修改草稿,好像她从来都不休息。2020年,温暖和爱心满溢,感谢我亲爱的同行和团队,还有我的学生,因为他们,我总是充满着希望和动力。
有幸参加应用语言学团队,科研路漫漫与伙伴同行,不再孤单不再焦虑、用心治学。总体感想有三点。一、报团取暖、智慧引领是团建的最大收获。作为语言教师研究的老青椒,我在改稿写稿的路上靠着团长茨婷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团员的耐心聆听出谋划策、坚定地前行。二、通过团队活动,我系统学习了研究方法、写作规范和文献梳理技巧。从科研小白如何入门、引言写作学习、文献资源搜索、文献综述写作、到复旦刘佳琦老师的国际期刊发表心路历程的分享,团队中科研精神熠熠生辉,指引各自前进的路。三、日常微信互通,情感支持和研究互助两相宜。团队成员都拖家带口,都很努力地把日常琐事安顿好,积极交流作息安排,群内共享前沿科研信息,寻找研究突破口。在这里心安即是科研的家。应用语言学团队活动已融入大家的科研生活、即使道阻且长,也要披荆斩棘。所以未来可期。
茨婷老师熟悉沙龙里每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并且根据老师们各自的方向经常把领域里最新的文章和动向推送给大家,并定期组织大家讨论分析,就每个人的研究进行个别的指导。在她的组织下,沙龙经常邀请专家讲座和互动,也经常一起相约去听各类讲座,交流心得,汇报研究进展,大家普遍感觉进了沙龙像加入一个学术共同体,在茨婷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进步。
赵阳:
参加沙龙让我找到了一个学术小团体,在这里我收获的除了专业领域的研究指导,更有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督促和暖心鼓励。从我个人而言,自己的科研其实还没有入门,但是通过这个沙龙的活动我接触到的是这个领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话题,认识了这个领域的研究范式,逐步进入学术研究的氛围中,也是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团队督促下,初步有了一些研究的想法、开始做了一些基础性的数据收集工作,这些得益于沙龙的学术氛围,才让我能坚持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抽出时间阅读文献、寻找自己的研究话题。
孔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