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马余刚院士,我校副校长符杨,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物理学会大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其图,上海市物理学会大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本届物理学术竞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马世红,上海市物理学会大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本届物理学术竞赛组委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薛迅,上海市物理学会大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副主任、本届物理学术竞赛总裁判长同济大学教授王治国;我校人事处处长刘永生、教务处处长杨宁、数理学院党委书记徐广新、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朱瑞、副院长孙玉芹、物理系主任朱燕艳及我校指导老师曹海静,高兰香等出席闭幕式。
符杨在闭幕式上致辞,他首先对上海市物理学会的支持与指导、本次竞赛组委会和委员会的辛勤付出、各位评委专家的精彩点评表示衷心感谢!并向竞赛中获奖的参赛队伍和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在我校建校70周年之际组织承办上海市第七届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是上海市物理学会对我校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基础学科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必须要基于扎实的基础研究。他希望同学们以本次竞赛为契机,抓紧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永葆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提升水平;同学术同行加强沟通,分享在专业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想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开阔思维;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争取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马余刚在仪式上致辞,他强调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不止是单纯的学术竞赛,相关活动和内容已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诸多方面,为高校课程建设和创新教学带来了新方法、新思路。
大赛共设7个赛场,参赛队伍共参加三轮对抗赛,每轮对抗赛均含正方、反方、评论方三方辩论。各参赛队伍在线上赛场唇枪舌战,各展风采。赛场外,队员们友好交流,共同学习。每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都使他们获益匪浅,许多同学都爱上了这场专属物理的头脑风暴。

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UPT),是借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以及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的模式创办的地区性赛事。该项活动得到了上海市物理学会的大力支持,是一项以团队辩论和对抗为形式的物理竞赛,是实践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学生创新竞赛活动之一。物理学术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分析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就给定的开放性物理问题的基本概念、物理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讨论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团体辩论性比赛,所以此项竞赛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科研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比赛为上海市各高校、各中学、众多优秀的大学生和中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相互交流的平台。



为办好本届物理学术竞赛,数理学院物理系牵头组建了优秀指导教师团队,精心选拔队员,还在赛前面向全院招募了多名研究生志愿者。无论是会务组老师还是志愿者学生,他们在酷暑中连续奋战,以周到的服务和严谨的作风展示出我校师生的风采。同时,本届大会还得到科大奥锐、上海吉菲、杭州精科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数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