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绿色氢气将CO2转化为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不仅助力相关行业实现碳达峰,还将有力助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而备受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上海高研院中科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孙予罕研究员和高鹏研究员团队针对CO2高效活化与加氢定向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系统开展了CO2选择性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针对CO2难活化和碳-碳偶联能垒高等问题,借鉴反应耦合的策略,2017年研究团队成功设计氧化铟/分子筛(In2O3/HZSM-5)双功能催化剂,国际上率先实现了CO2加氢一步高选择性合成高异构烃含量的汽油馏分,将分子筛组分由ZSM-5换成SAPO-34或Beta分子筛,还可实现低碳烯/烷烃的高选择性合成,由此构建了CO2加氢转化的反应平台,该结果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Nature Chemistry, 2017, 9, 1019,ESI热点/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390)。该工作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认可,诸多研究团队采用类似的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在CO2加氢直接合成烃类化学品与燃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随后研究团队对该体系催化剂与双功能催化反应机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与优化。研究发现SAPO-34分子筛的微/介孔结构、较小的晶粒尺寸与适当的酸性,均有利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合成,总烃类中低碳烯烃选择性可以高达85%,CH4仅为1%(ChemSusChem 2019, 12, 3582)。同时,通过Mg离子掺杂等方式优化SAPO-34分子筛Bronsted酸位点数目也有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以天然富镁粘土为原料,首次用无溶剂法合成了镁含量高达6.65%的掺镁SAPO-34分子筛。合成的 MgAPSO-34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结晶度和适中的酸性,粒径为50 nm(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2020, 8, 4185)。
对于双功能催化剂中的另一组分氧化铟,首先,对氧化物进行锆(Zr)助剂掺杂调控其表面结构,一方面Zr作为电子助剂可以促进氧缺陷的生成并增强CO2的吸附,提升CO2转化率,另一方面铟锆表面缺陷位上加氢中间体的稳定性更高,可有效抑制逆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的发生,由此进一步提升低碳烯烃收率(ACS Catalysis 2018, 8, 571,ESI高被引论文;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8, 364, 382)。其次,研究团队揭示了In2O3晶型与暴露面对CO2加氢活性与选择性的影响规律,阐明了CO2活化与加氢反应机理(Science Advances, 2020, 6, eaaz2060)。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双功能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中In2O3的尺寸效应。较小尺寸的In2O3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氧空位, 并为CO2和H2的活化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 但小于19 nm的颗粒更容易烧结; In2O3的尺寸还会影响其与SAPO-34的协同效应, 进而影响双功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此外, 相对于其它尺寸的In2O3, 19 nm的In2O3更有利于甲醇中间体的生成. 因而19 nm In2O3耦合SAPO-34的双功能催化剂性能最好, 其催化CO2转化率最高, 为14.1%。因而, 适中尺寸的In2O3能够促进In2O3/SAPO-34上CO2加氢制低碳烯烃反应。这些结果为通过平衡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性能来设计更有效的催化CO2转化的双功能复合催化剂提供了理论指导。该工作最近被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1, 42 (11), 2038)期刊在线发表,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S1872-2067(21)63851-2。
目前,研究团队已实现该体系催化剂的吨级放大制备与工况条件下小型单管评价,围绕该技术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并PCT进入欧洲和美国国家阶段申请。此外,该技术不仅适用于生物气以及钢铁厂、电厂和水泥厂等高碳排放行业的烟气的利用,还可用于富含CO2合成气的转化,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3286,U1832162)、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前瞻科学基金(CW373032)、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先导科技专项(XDA21090204)、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8330)、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9QA1409900)的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高研院在CO2加氢制低碳烯烃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4
相关话题/技术 工作 结构 优化 科技
上海高研院在绿色氢气供应链的优化和评估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唐志永研究员和陈倩倩副研究员所带领的工程科学团队,在绿色氢气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技术-经济性评估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Optimaldesignandtechno-economicassessmentoflow-carbonhydrogensupplypathways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蛋白质设施用户阐明黄嘌呤核开关复合物结构及调控机制
近日,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用户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任艾明课题组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RonaldMicura课题组合作在NucleicAcidsResearch杂志上发表题为“Insightsintoxanthineriboswitchstructureandmetalion-media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用户波荡器束线及活细胞成像束线通过工艺测试
2021年5月24日至25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继5月初实现2nm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出光之后,完成并通过了用户波荡器束线及活细胞成像束线的工艺测试。测试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干扰抑制和时延可控的专网无线通信关键技术”项目获2020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上海东方明珠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五家单位共同承担完成的的《干扰抑制和时延可控的专网无线通信关键技术》项目荣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未来无线通信的愿景是实现空-天-地-海全维度、全覆盖的全球无缝业务支持,无线通信与垂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蛋白质设施用户揭示完整转录起始超级复合物结构与功能
发生在基因启动子区的转录起始过程是基因表达调控的核心,决定着细胞的命运,影响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以RNA聚合酶II(PolII)为核心的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reinitiationcomplex,PIC),识别几乎所有编码基因和大部分非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区,响应各种转录调控信号,起始基因转录。在今年4月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蛋白质设施用户全面揭示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工作机制
以人类为代表的高等生物,进化出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利用同一套基因组遗传信息,分化出数百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以适应对复杂生长发育过程的需要。转录起始过程发生在几万种不同基因的高度多样化的启动子区,人类肿瘤一半以上是由转录为核心的异常造成的。因此,围绕启动子区转录起始过程的调控,是细胞体系内最为核心的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蛋白质设施用户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
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以下简称蛋白质设施)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个综合性的大科学装置。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教授戈宝学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团队的成果“结核菌免疫逃逸机制被揭示”成功入选由健康报社组织评选的2020年度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光源用户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
近日,上海光源软X射线干涉光刻线站(BL08U1B)用户研发成果“极紫外光刻胶”入选中国科协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成为先进材料领域10项先导技术之一。研发团队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极紫外光刻胶,实现了从材料设计到中试生产的全流程,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端 ...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天文台参与的“基于高精度脉泽天体测量的银河系旋臂结构研究”喜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第三完成单位)张波研究员(第三完成人)参与的“基于高精度脉泽天体测量的银河系旋臂结构研究”项目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类对银河系结构的探索历程几乎一直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从200年前威廉赫歇尔时代开始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参与的“嫦娥四号工程”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嫦娥四号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上海天文台“嫦娥四号”任务VLBI测轨分系统总师王广利研究员作为我台科研代表参加了会议并领奖。 “嫦娥四号工程”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