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复旦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项目的重要成果,《历代小说话》(全15册)由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资深教授黄霖编著、凤凰出版社出版,是我国第一部汇辑有关历代小说话的总集,包括考辨类、故实类、传记类、绍介类、评析类、理论类、辑录类七类三编内容,所收小说话始于明代万历间刊印的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终于20世纪20年代作品,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及小说批评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开创性意义。

本次论坛汇聚了中国文学批评、尤其中国小说批评研究领域的名家****,同时邀请了近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及出版界的各位专家。专家****们对《历代小说话》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向黄霖及其团队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并围绕中国小说话的特征、价值及其在当代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探讨。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陈引驰,凤凰出版社原社长、总编姜小青分别致开幕词。
陈志敏介绍了由黄霖主持的复旦中文学科专业建设重点项目“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集成”的相关情况,小说话整理与研究正是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话体文学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中最具民族性的一种,非常值得珍视。扎实的文献整理工作能够让更多****利用已经整理好的文献,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希望这一重大学术成果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优秀文学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推动当代文学评论体系的进一步建构。
陈引驰指出,复旦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黄霖多年来在小说理论阐释和史料搜集方面双线并进,为复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小说及小说批评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出版的《历代小说话》巨著以黄霖所提出的“话体文学批评”概念为核心,正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本土小说及小说批评理论的发展、乃至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宝库。
姜小青在致辞中向黄霖甘于寂寞、务实求真的精神表达了敬意。他回忆,自2013年凤凰出版社与黄霖签订《历代小说话》出版协议到今年上半年巨著出版,前后五年时间,黄霖对四校过程中的每一次校样都亲自认真审读,并做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工作,出版周期的推迟带来的是学术质量的提高。黄霖的《历代小说话》及即将在凤凰出版社出版的《民国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都是文献整理著作,对相关学科研究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黄霖对参会的各位****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介绍了自己所主持的“民国话体文学批评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集成”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会议过程中****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一一回应。他表示,进行小说话乃至话体文学批评、中国历代小说论著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是缘自朱东润、章培恒、王运熙三位老师的教导,沿循复旦的传统一路前进。“朱先生给了我方向,他治批评史的特点是强调详近略远、重视戏曲小说;章先生给了我本事,是他引导我开始从事小说、近代文学方面的研究;王先生给了我平台,《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近代部分的撰写让我真正走上了学术道路。”黄霖指出,虽然话体、评点体这两种即目散评的批评文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他看来,这些恰恰正是最具民族特色及大众性的中国文学批评文体,学界有责任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充分发掘,他也定会继续将该工作进行下去。
“穷源成其坚实,预流成其高远,成渊成其博大。”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罗书华表示,自己作为学生目睹了老师在治学之路上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黄霖先生心中的明灯更是一把火炬,而年轻学子们也应当接过火炬,将黄霖先生穷源、预流、成渊的学术精神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