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化学系学科介绍:表面化学实验室表面化学与催化课题组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表面化学课题组主要开展金属(过渡金属和贵金属)、非晶态金属、金属氧化物和超细粒子催化剂的表面化学、催化性能、结构与反应机理的研究,以及膜催化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在开拓纳米催化材料科学和绿色化学方面的研究课题。课题组自己动手建设了联合表面分析能谱仪(具有AES、WF、TDS等功能)、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仪(HREELS)、X射线和紫外光电子能谱仪(XPS、WPS)三台大型能谱仪,以及TPD、TPR、TPRS等其他表面测试仪和各种催化反应考察仪多台。利用“211工程”经费,又添置了高温原位X—衍射仪(XRD),原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工作温度为1600oC的热分析仪。课题组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面上项目1项,国家攀登预选项目1项,部委和上海市项目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课题组研制成功的甲醇氧化制甲醛的电解银催化剂,已被全国几乎所有的甲醛生产厂家采用,为国家创造了数亿元的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上海市和化工部重大科技成果奖。|||IR(zp-wuhaoqin)I|||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入地研究并阐明了甲醇在银表面催化氧化成甲醛的分子反应机理,提出了IB族金属吸附氧的反馈键模型和在催化剂表面存在诱导酸性的概念。成功地开展了银系列催化剂表面性质、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研究成果3次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首次把非晶态合金以高分散形式负载在大比面的载体上,制得了大比面(85m2/g)的非晶态合金,解决了比表面小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为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非晶态合金的高催化活性是由几何效应引起的观点,研制成多种新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成功地研制出环戊二烯一步催化合成戊二醛的新方法,突破了国外专利必须用无水体系的限制,为碳五馏分的利用开拓了新领域。成功地研制了丙烷一步催化合成丙烯酸的新型催化剂(V-Zr-P),把三步反应(丙烷-丙烯-丙烯醛-丙烯酸)变成一步(丙烷-丙烯酸),丙烯酸的选择性达81%,产率14。8%,是目前文献和专利报导的最佳值。

课题组现有教授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1人,新留校教师1人,在校博士后1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9人。
表面化学实验室研究方向

l 基于纳米非晶态合金的化学选择加氢及手性加氢
l 基于分子氧为氧化剂的选择氧化反应
l 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的新型合成途径及反应应用
l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
l 固体表面、催化过程和新型催化材料的理论化学计算与模拟
l 生物大分子体系中超快动力学的理论模拟
l 生物催化反应计量的理论计算
l 大气层中重要自由基反应计量的量子化学计算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