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概况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点的前身是1958年由谢希德教授创办的半导体物理专业,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列为国家重点学科。所属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于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九五"期间列入"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本学科点建有全国唯一的有关IC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于2001年成立微电子学系,隶属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全系现有教授13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副教授23名,讲师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3名。

近5年来主要科研成果有:获得各类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0.35μm-1μmCMOS基本单元库"项目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I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软件发展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2等奖,它们均对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级科研鉴定项目37项,其中7项达到国际领先及先进水平,部分项目投产后已创造几千万元财富;出版了专著8部,其中" Micro Mechanical Transducers " 由国际著名出版社"Elsevier Science" 出版,具有较大国际影响。

本系主要研究方向均属国际该学科的前沿领域,对推动学科发展及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承担着863、国家计委示范化工程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如"MPW服务体系建设"、"140万象素数码照相机专用电路开发"、"FPGA类IP核"项目等。

本系教师和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思想活跃,学术气氛浓厚,国际交流频繁。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系讲学、交流。先后承办了七次国际会议(ASICON"94、ASICON"96、ASICON"98、ASICON"01、国际CVD会议、第一届中葡固体电路研讨会、ICSICT"01)。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个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科研群体。

目前,本系已建成完备的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学体系,即有成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在半导体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测试实验方面具有一定特色。本系共有3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集成电路测试分析实验室,集成电路工艺实验室;2个教学实验室:半导体工艺实验室和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参数测试实验室。

在进入21世纪之际,以"摩尔"定律为标志的IC发展进程不断被突破。以硅为基础的IC技术将继续发展15-20年,这为本学科的发展开拓了光明前景。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更趋密切,已成为信息产业的"心脏",将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上海市正在浦东张江建设IC产业群,将成为最重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由此,对微电子人才的需求剧增,对合作技术开发的呼声日高。微电子学的发展面临极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微电子学系全体教职工决心发扬求实、严谨、奋进的治学精神,在培养高质量微电子人才、发展微电子高技术的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