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导师简介列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09

傅博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2017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学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医学院任教职。2017年5月到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工作。论文发表在统计学期刊Biometrika,JRSS-B等,生物医学统计期刊Biometrics,Statistics in Medicine等,运筹管理学期刊EJOR等,生物医学期刊Cell,JAMA等。回国前曾作为PI主持多项英国MRC等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统计学方法与应用、健康医疗大数据、行政数据等。
Weiguo Gao   
高卫国

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学院副院长。文章发表在SINUM, SISC, SIMAX, Numer Math, J Comp Phys等计算数学专业杂志和ACM TOMS, IEEE TAC, Int J Numer Meth Eng, JACS, J Chem Phys, Comput Phys Commun, Comp Mater Sci等应用领域杂志上。

主要研究方向:数值线性代数和高性能计算,包括线性与非线性特征值问题、大规模科学与并行计算、电子结构计算与鞍点计算、数据科学中的数值分析问题等。             
Liu Hong   
洪流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大数据学院和管理学院双聘教授,管理学院弘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任运筹学领域最顶尖期刊《Operations Research》的领域主编和管理科学领域最顶尖期刊《Management Science》的副主编。曾获得中国运筹学会运筹研究奖、美国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INFORMS)青年论文奖、INFORMS仿真分会最佳出版物奖、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IIE)运营类最佳论文奖等。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工程和金融风险管理、商业数据分析、运筹学等领域。
Weiguo Gao   
林学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中国国家特聘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卓越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数据与知识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2019年起担任复旦大学访问讲座教授。在数据库等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SIGMOD、VLDB、ICDE、SIGIR等)与国际顶级期刊(ACM TODS、VLDB Journal、IEEE TKDE 等)上共发表了CCF A类顶级学术论文200余篇,累计在数据库领域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论文。曾担任国际顶级期刊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 的编委(2008 - 2014),目前是国际顶级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的主编(Editor in Chief),并多次应邀担任SIGMOD、VLDB、ICDE、KDD 等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理论、图数据查询挖掘、时空数据查询、流数据查询、文本匹配查询、不确定数据的概化查询及图数据可视化等的研究工作。
Xiangyang Xue   
吴力波

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在PNAS,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子刊),Energy Economics, Energy Policy, 《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及其他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主持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上海市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等三十余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发改委理论研究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发展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环境经济系统建模与政策评估、计算经济学、计算金融与大数据风控。
Xiangyang Xue   
薛向阳

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学院副院长。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国际权威期刊及顶级会议60余篇。现任IEEE TCDS、《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探索》等期刊编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及上海市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视频图像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等。
zhuangxiahai   
庄吓海

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数据学院院长助理。2010年在UCL获博士学位。发表包括Med Imag Ana、IEEE TMI、IEEE TPAMI、IPMI、MICCAI等论文70余篇。现任Neurocomputing、IEEE ACCESS、Comp Bio Med等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NSFC评委以及某科技部重大专项论证专家。曾获国际MICCAI协会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工作曾入选Med Imag Ana期刊最高引用文章。
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等。
Siming Chen



    
陈思明

青年研究员,201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波恩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以及德国弗劳恩霍夫智能分析和信息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 IAIS)任研究科学家(2017-2020)。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在IEEE TVCG, CGF, IEEE VIS和EuroVis等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并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主席、组织委员会和程序委员会成员。其工作曾获得6次IEEE VAST Challenge数据挑战赛一等奖,以及多个会议最佳论文/海报(提名)奖,包括IEEE VIS最佳海报提名奖、EuroVA最佳论文奖、Agile最佳海报奖、ChinaVis最佳论文奖等。
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和混合人机智能,具体包括:社交媒体、时空数据与网络安全与用户行为可视分析,故事叙述和语义地图可视分析等。          
Zhao Chen   
陈钊

青年研究员,201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及研究型助理教授工作。科研成果发表在AoS, JASA, Statistica Sinica, Energy and buildings等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统计推断,稳健回归,时间序列,非参数及半参数统计方法,以及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建筑能源,生物信息,癌症研究等领域。
Yanwei Fu   
付彦伟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即东方学者)、澳大利亚DECRA Fellow等,2011--201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2015.01-2016.07在美国匹兹堡迪士尼研究院任博士后研究员,曾获2017年ACM China  Multimedia新星奖, IEEE ICME 2019 最佳论文奖。其已在IEEE TPAMI,IEEE TIP,CVPR,ECCV,ICCV,等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多媒体领域顶级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共50篇。其中IEEE TPAMI第一作者论文6篇,已申请的中国专利30多项(其中已授权10项),已授权美国专利3项。做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小样本识别、人脸/行人分析与识别、深度学习草图识别、深度学习图像三维重建等。
Zengfeng Huang   
黄增峰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ICML, NeurIPS, JMLR, FOCS, SICOMP, SIGMOD, SIGKDD等)发表高水平论文三十余篇,并入选了上海市科委杨帆计划。一人署名的论文荣获了ICML 2018最佳论文亚军奖(best paper runner up award)以及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提名奖。
主要研究方向:机器学习算法与理论,大数据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复杂网络分析。
    
郦旭东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此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Math. Program., SIAM J. Optim., ICML 等国际期刊,2019年获得由国际数学优化协会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Society) 所颁发的青年学者研究奖(3年1人次),现为国际计算优化期刊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Computation编委,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上海市扬帆计划、晨光计划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优化问题理论、应用及其求解算法的设计、开发与分析。
    
邵美悦

青年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数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4–2017)和项目科学家(2017–2019)。成果发表在ACM TOMS,SIMAX,SISC,IEEE TPDS,JCTC,CPC等前沿刊物上。
主要研究方向:数值线性代数和高性能计算。
    
王健

青年研究员,2013年获得韩国高丽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罗格斯大学和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在IEEE TIT、TSP、JSAC、ISIT等国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16年获IEEE信号处理协会青年最佳论文奖提名。
主要研究方向:稀疏与低秩恢复、无线通信中的信号处理、统计学习等。
Ke Wei   
魏轲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 (东方学者)。2014年获得牛津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科技大学(2014-2015)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15-2017)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重要的应用数学和工程期刊上,包括 SISC、SIMAX、SIOPT、ACHA、MP、JMLR、IP、IEEE TIT等。
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结构化数据重构算法与理论(如压缩感知和低秩矩阵重构等),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的非凸优化方法与理论。
Zhang Li   
张力

青年研究员,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剑桥三星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学家。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上,谷歌学术引用量超过2500次,并担任多个顶级期刊与会议的审稿人,组委会成员。实验室目前与牛津大学,Facebook AI , Google AI, Amazon AI 等多家海外顶级高校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具体包括自动驾驶场景的2D/3D视觉感知、自监督表征学习、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学习。
Ke Wei   
郑卫国

青年研究员,2015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数据管理与数据挖掘领域如SIGMOD, VLDB, ICDE, TODS, TKDE等顶级会议、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大规模图数据管理和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知识图谱、自然语言问答等相关算法设计与应用。

侯燕曦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数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AoS,JASA,JBES以及IME等国际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极值理论,copula和tail copula,非参数统计方法,统计推断在金融计量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Rujun Jiang   
江如俊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成果发表在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和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等国际顶级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二次规划,混合整数规划,大规模算法,投资组合优化。

Zhongyu Wei   
魏忠钰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博士后。现任中文信息学会社交媒体处理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在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会议、期刊如CL,ACL,SIGIR,EMNLP,ICML, ICLR, AAAI,IJCAI, Bioinformatics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担任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及期刊评审,是EMNLP 2020 多模态领域主席。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青年扬帆计划,2019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社会媒体处理新锐奖。
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社会媒体处理,专注于结合语言和视觉的多模态信息理解和生成、论辩挖掘和交叉学科应用研究。
yangdeqing
    
阳德青

副教授,2013年获得复旦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与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高等学术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知识工场实验室创始人之一。先后在IJCAI、SIGIR、WWW、WWWJ、ICDM、CIKM等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领域的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面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社会人士讲授过多门专业课程和培训课程,包括《社交网络挖掘》、《基于知识图谱的搜索与推荐》、《大数据传播与新媒体分析》、《新媒体用户行为分析》等。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上海市经信委和教委的大数据专项课题,并与华为、阿里巴巴、上海海关、联合汽车电子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合作,还拥有多项研究发明专利。
主要研究方向:推荐系统、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社交网络挖掘等,
Fengnan Gao   
高凤楠

青年副研究员,2017年获得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Stoch. Proc. Appl.和Electron. J. Stat.等顶级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非参数贝叶斯统计、网络科学中的高维统计推论、复杂网络中的概率方法、社交网络建模及分析,
Xiaolei Lin   
林晓蕾

青年副研究员,2018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学位。研究成果发表于Statistics in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and Outcomes Research Methodology以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纵向数据统计分析,聚集型数据统计学习,以及机器学习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Xiaojun Mao   
毛晓军

青年副研究员,2018年获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JASA, JMLR, ICML, Statistica Sinica等顶级期刊及会议上。
主要研究方向:推荐系统和矩阵填补,正则化方法(l1, l2 和核范数惩罚),分布式统计推断和机器学习。
Qinwen Wang   
王勤文

青年副研究员,2015年获得浙江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2015-2016)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nn. Stat.和 Ann. Inst. Henri Poincare-Probab. Stat.等多个国际概率统计SCI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随机矩阵理论及其应用,高维统计推断。
Nan Zhang   
张楠

青年副研究员,2015年获得美国德州A&M大学统计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入选2017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Biometrika、Statistica Sinica等顶级期刊上。
主要研究方向:非参数统计方法、函数型数据分析、基于抽样方法的大数据分析,以及在地球物理、生物信息、工程管理等领域的统计应用。
Xuening Zhu   
朱雪宁

青年副研究员,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发表于Annals of Statist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Statistica Sinica等国际顶级期刊。
主要研究方向:社交网络分析、高维数据建模等。

 

相关话题/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