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志敏

复旦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1-14



姓名:
陈志敏

办公室:


电话:
021-55665431
系别:
国际政治系
职称:
教授

是否博导:


邮件:
Zhmchen@fudan.edu.cn
<教育背景/学术经历>

法学博士,1995年9月-1998年12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
法学硕士,1987年9约-1990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
法学学士,1983年9月-1987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

<工作经历>

2012.10-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2011-AsiaEuropejournal国际顾问
2010-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2009-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让?莫内讲座教授
2008-HagueJournalofDiplomacy国际顾问
2004-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
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7-2009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
2004-2008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系主任
2003-上海市复旦外事管理教学培训中心副主任
2002-Routledge出版社发行的英文杂志《太平洋评论》(PacificReview)编委会委员
2000-2003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
1999-2003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
1998-2000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
1996.9-97.12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燕京访问学者
1993-1998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
1990-1993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助教

<研究方向>

外交理论,欧盟外交,中国外交

<所授课程>

外交学,欧盟政治与外交,国际谈判
<课件下载>



<研究成果>

已出版著作(1998-):
²《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一著者
²《当代外交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著者,
²China'sReformsand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London:Routledge,April.2007),Co-Editor,withDavidZweig.
²《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一主编
²《外交谈判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译者
²《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时事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第一作者。
²《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中国长征出版社,2001年1月
²《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二作者。
²《大国战略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0月,合著
已发表论文(1998-):
已发表论文(1998-):
²“权力的资源与运用:兼论中国外交的权力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7期。与常璐璐合作
²“欧盟对外行动署的制度建设和运行评估”,《欧洲研究》,2012年第3期。与王磊合作
²"InternationalResponsibility,MultilateralismandChina’sForeignPolicy",InMarioTelo(ed.)State,GlobalizationandMultilateralism,Springer,2012.pp.79-98.
²“EmbracingtheComplexitiesinChina-ROKRelations:AViewfromChina”,AsianPerspective,vol.36,no.2,Apr-Jun2012,pp.195-218.
²“ChinainitsNeighbourhood:A‘MiddleKingdom’notNecessarilyattheCentreofPower”,InternationalSpectator,No.4,2011,pp.79-96.(withPanZhongqi)
²“USDiplomacyandDiplomats:AChineseview”,HagueJournalofDiplomacy,No.3-4,2011,pp.277-297.AlsoinPaulSharp&GeoffreyWiseman(eds.),AmericanDiplomacy,MartinusNijhoffPublishers,2012,pp.43-64.
²“中欧对软实力的不同认知及对双边关系的影响”,《欧洲研究》,2011第2期,与宋黎磊合作
²“EU’sWeakeningLeadershipinClimateChangeGovernance”,inChinaInternationalStudies,No.26,January/February,2011,pp.99-117.WithBoYan
²“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欧盟领导能力的弱化“,《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1期,37-44.与薄燕合作。
²“TheProvincesandChina’sMulti-LayeredDiplomacy:TheCasesofGMSandAfrica”,HagueJournalofDiplomacy,No.5,2010,pp.331-356.WithJianJunboandChenDiyu
²“China’srelationswithEurope”,inShaunBreslin(ed.),AHandbookofChineseInternationalRelations(Routlege,2010,withJohnArmstrong).
²“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欧洲研究》,2010年第1期
²“中国、欧洲和美国:新三边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²“ConfuciusIdealofPeaceintheContemporaryWorld”,inKarinAggestamandMagnusJerneck(eds.),DiplomacyinTheoryandPractice.Malmö:Liber,2009.pp.58-73.
²“ChineseProvincesasForeignPolicyActorsinAfrica”,SAIIA’soccasionalpapersNo.22,SouthAfrican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January2009,pp.1-25.(withJianJunbo)
²"China,EuropeandClimateChange”,inJoséLuisdeSalesMarques,ReimundSeidelmannundAndreasVasilache(eds.),AsiaandEurope:DynamicsofInter-andIntra-RegionalDialogues.(Baden-Baden:NomosPublishingHouse,2009,withBoYan)
²“China,EuropeanUnionandGlobalSecurityGovernance:ReformingtheUnitedNations’SecurityCouncil”,inStanleyCrossickandEtienneReuter(eds.)China-EU:ACommonFuture,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ublishing,2008.(withGustaafGeraerstandGjovalinMacaj),
²“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中国与欧盟”,《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2期,第44-50页。(与薄燕合作)
²“全球多层治理中地方政府与国际政治的相互关系研究”,《国际观察》,2008年第6期,第6-17页。
²“‘新、老欧洲’与美欧关系”,《当代世界》,2008年第2期,与张骥合作。
²“欧盟外交战略的新方向”,《当代世界》,2007年第8期
²“InternationalStructuresandChina’ForeignPolicyChoices”,inDavidZweig&ChenZhimin(eds.)China'sReformsand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London:Routledge,April.2007)
²“TheLimitsofEUasaStrategicActor:thecaseofendingEU’sArmsembargoonChina”,NESCASeries:No.2,EU’sForeignGovernance:CFSPandESDPanditsImpactsonAsia(Macau,China:InstituteofEuropeanStudiesofMacau,2006).Pp.105-132.
²“沿海省份与中国外交政策”,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46-267页。
²“欧盟的有限战略行为主体特性与中欧战略伙伴关系:以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例”《国际观察》,2006年,第5期,第1-10页
²“地区间主义与全球秩序:北约、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欧会议”,载。第4-23页。第一作者。收入庞中英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香港和平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²“国际结构与中国外交政策选择”,陈志敏和崔大伟主编:《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
²“理解中国外交政策:以民族主义为线索”,何佩群等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时事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作者
²“CoastalProvincesandChina’sForeignPolicy”,InYufanHaoandLinSu(eds.)China’sForeignPolicyMaking:SocietalForceandChineseAmericanPolicy.London:AshgatePublishing.2005.pp.187-208.
²“NATO,APECandASEM:InterregionalismandGlobalOrder”,AsiaEuropeJournal,Vol.3,No.3,2005pp.361-378
²Nationalism,InternationalismandChineseForeignPolicy,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a,February,2005.33–51
²“欧洲联盟的军事化:从民事力量向军事力量的转型?”,《欧洲研究》,2004年第5期,第79-92页。收入阎学通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安全卷》,香港和平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²“国际关系的次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与东亚合作“,载陈玉刚、袁建华主编,《超越威斯特伐利亚》,时事出版社,2004,第243-266页
²“试论欧洲联盟的外交主体特性”,载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理论、决策、挑战》,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175-192页
²“欧洲联盟对外政策一体化:结构现实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视角”,《欧洲一体化研究》2003年第1期,第一作者
²“传统政治间主义与自由政府间主义一体化理论”,载包霞琴、苏长和主编,《国际关系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文汇出版社,2002年,第94-121页。
²“美国的联邦制与州的人权外交:马萨诸塞州缅甸法案例研究”,载周琪主编,《人权与外交》,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146-162页。
²“超国家政治与政府间政治的共生与联动:疯牛病/贸易纠纷与欧盟政治”,《欧洲》,2001年第4期,第二作者,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月刊,2001年第12期
²"二元联邦制与对外关系: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国际活动研究",载《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3期,第一作者,阎学通、孙学峰所著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收录本文。
²"欧洲联盟的环境政策及其决策机制",载徐以骅主编,《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一作者,第191-204页。
²"欧洲一体化与德国联邦制的更新:各州在欧洲事务中的新角色",载徐以骅主编,《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一作者,第204-215页。
²"伙伴战略:世纪之交中国的现实理想主义外交战略",载《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3期,第一作者
²"构建主义: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后",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8期,第二作者
²"美军基地与"国际都市"计划:冲绳县国际行为研究",载《日本学刊》,1999年第6期,第一作者
²"国际关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机制",载任晓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新视野》,长征出版社,2000年,第96-112页。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

²论文“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获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一等奖
²著作《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获201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²2006年被法国政府授予棕榈教育骑士勋章
²著作《欧盟对外政策一体化》获200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²个人专著《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获200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
²合著《大国战略研究》获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个人主页地址>







相关话题/国际关系 公共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