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华东理工大学 考研论坛/2013-03-01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介绍
2011-06-08


  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1月,其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当时,原华东化工学院在国内最早创建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1963年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改名为化工自动化专业,1981年,工业自动化专业成为首批获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1997年,由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组成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整合构建成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由 3 个系 ( 自动化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 2 个实验中心 (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与信息实验中心 ) 、3 个研究所 ( 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商业自动化研究所 ) 、 1 个工程中心 ( 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 等二级单位组成。

  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予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10个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控制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仪器与仪表工程领域;五个学士学位授权点: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围绕“人才强院”战略,学院积极组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成果优秀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200多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60名,博士生导师16名,高级职称约占教职工总人数的40%,50岁以下的中青年比例约占教职工总人数的85%。学院有“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人,上海市科技精英3人,上海市曙光学者 4人,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入选4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了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 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注重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的最前沿发展动态和在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应用技术成果密切结合,确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进入教学一线传道授业,及时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扎实宽广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科研训练、实验、实习(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科技竞赛活动,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强教学、产业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与西门子(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E+H仪表股份有限公司、FOXBORO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其中与西门子(中国)自动化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产学研合作案例被评为“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学院目前有上海市精品课程3门,校精品课程5门,校重点课程21门。多年来为国家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7000名,博士、硕士650多名。本科生在参加国际、全国ACM程序设计竞赛、数模竞赛、电子竞赛频频获奖,成绩突出。目前在读的本科生2372名,硕士研究生356名,工程硕士371名,博士生168名。

  近年来,信息学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5年共承担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 项目、省部级和横向合同项目近200项,经费达4000多万元,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占62.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专利(授权)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200多篇。

  为了进一步加快学院的发展,学院将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科水平的提高为主题,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之路,坚持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通过不断创新,努力扩充办学资源,促进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话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