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鸣教授(博导)
性别:男
职务: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教研室主任
所属部门:经济学系
学科领域: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邮件:wuyuming05@tsinghua.org.cn;wuyuming@ecust.edu.cn
个人主页:http://web.cenet.org.cn/web/wuyuming
【教授课程】
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分析与软件应用
研究生:空间统计学;高级应用统计学;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简历/背景】
【工作简历】
2011.08—,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发展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教授
2007.08-2011.07,作为负责人申请并获批担任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5.12—2011.07,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教授
2005.03—2007.06,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1世纪发展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区域创新与科技政策研究方向博士后(PostDoctoralFellow)
1999.12—2003.12,广西师范大学法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1996.06—1999.11,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后改为经济政法学院)助教、讲师
【教育背景】
2001.09-2004.06,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城市与环境信息科学开放实验室(现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区域经济模拟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方向,理学博士
1993.09-1996.06,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区域经济学研究方向,理学硕士
1989.09-1993.06,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现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理学学士
【个人简介】
吴玉鸣,1968年生,男,汉族,甘肃定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师范大学理学学士、硕士,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经济发展研究所、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瞻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首席分析师。曾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建设研究基地——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创始负责人、首任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匿名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专家,亚洲开发银行(ADB)能源项目顾问(2006-2007)。
先后在人民出版社(独著)、经济科学出版社(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独立或参编出版专著8部;在《管理科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世界经济文汇》《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中国人口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生态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地理》《地理科学》《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教育与经济》《国际贸易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权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及其它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研究论文106篇,其中独立及第一作者论文62篇。
发表的论文被EI收录3篇(Compendex光盘版2篇,EI期刊1篇),ISSHP收录1篇,英国IEE(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网络版)收录2篇,生命科学文摘和索引数据库BIOSISPreviews收录2篇,12篇论文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民经济管理》(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工业经济》(2)、《高新技术产业化》(1)、《教育学》(1)、《地理》(3)、《高等教育》(1)全文复印转载,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1篇,被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篇。
到2012年6月8日为止,发表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教育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世界经济文汇》《生态学报》《资源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地理科学》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杂志引用1020篇次(排除自引,下同),被中国引文数据库引用频次达2200篇次,2004年来发表的论文被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引用36篇次,2000年来发表的论文被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引用230篇次、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引用598篇次、被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引用55篇次,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52篇、被引用153篇次,被各类文献引用总次数1900篇次。
先后担任《EconomicModelling》《TourismGeographies》《EnvironmentalManagement》《Ecohydrology》《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SpecialIssueofInternationalJournalofWater》《ActaEcologicaSinica》《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科学学研究》《管理学报》《研究与发展管理》《运筹与管理》《南方经济》《资源科学》《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生态学杂志》《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科技通报》《农业经济问题》《干旱区研究》《水土保持通报》《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电网技术》等杂志匿名审稿人,《生态经济》英文版编委及审稿人,以及国际会议论文《Asia-Pacific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09)ofIEEEPower&EnergySociety(PES)》《ManagementTrackwithinIEEEWiCOM:Engineering,ServiceandKnowledgeManagement(EMS2008)》《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WiCOM2008)》匿名审稿人。
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研奖、教学成果奖及其它奖励与荣誉称号16项次。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增长与管理决策支持
计量经济学:应用空间计量经济与应用数量经济分析
能源/低碳经济学:区域能源经济与低碳经济分析
技术创新与科技管理:区域创新和科技政策模拟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经济模拟
旅游管理:区域旅游经济分析与旅游规划管理
【研究项目】
【主持项目】
1.2012.5-2012.11,广西重大课题研究招标课题“增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问题研究”(编号:KTZB—2012-05)
2.2010-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资助项目“广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
3.2009-2010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广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编号:桂科软0997004)
4.2009-2010年,桂林市科学技术局、桂林市规划建设委员会软科学项目“新区规划建设背景下桂林城乡转型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5.2008-201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主发展能力培育与经济追赶机制研究”(编号:08BJL009)
6.2009-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东西部能源效率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编号:08JA790030)
7.2008-2009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实证与广西对策研究”(编号:桂科软0896003-2)
8.2008-2010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岩溶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协调机制研究”(编号:桂科自0832094)
9.2008-2009年,桂林市科学技术局、桂林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软科学项目“基于新区构建的桂林城市功能转移研究”(编号:20080621)
10.2008年-2011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官产学研发合作与广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1.2007-2008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大学研发、知识溢出与首都区域自主创新研究”(编号:06BaJG033)
12.2006-2008年亚洲开发银行(ADB)项目“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能源部门战略”DevelopingtheGreaterMekongSubregionEnergySectorStrategy(编号:TANo.6301-REG)(中方广西)
13.2005-2007年,中国第三十八批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区域增长收敛与追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编号:2005038067)
14.2005-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岩溶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调控模式”(编号:70463001)
15.2004-2007年,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岩溶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调控模式研究”(编号:桂科基0448034)
16.2003-200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广西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编号:03FJL003)
17.2002-2004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广西教育竞争力培育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编号:2003B12)
18.2004-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
19.2003-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区域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20.2001-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部地区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估、培育及创新对策”
【参研项目】
1.2012-2013年,镇宁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2.2011-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研究”(编号:11XJL007)3.2010-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业生态环境修复与改善法律机制研究”(编号:10XFX0022)
4.2009年,“十一五”期间第二批广西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学》
5.2006-2008年,桂林市交通局、桂林市交通技工学校科研项目“西部地区交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6.2005-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能源利用CO2控制技术与战略研究”(编号:50520140517),子课题“能源部门CO2减排技术路线的综合评价与实现机制研究”
7.2006-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追赶进程中的优势叠加、优势冲突与反冲突研究——以桂滇为例”(编号:05BJL068)
8.2005-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编号:Z0004094040112)
9.2003-2007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研究”(编号:DFB030294)
10.2003-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东西部经济合作与联动模式研究”(编号:03BJL027)
11.2001-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城市景观镶嵌体的分形结构模型研究”(编号:40171069)
12.2000-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后发优势及创新对策研究”(编号:00BJL051)
13.2000-2002年,广西交通厅交通科技重点项目“桂林市21世纪客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桂交科技1999-879)
14.2001-2003年,桂林市交通局科技重点项目“漓江流域人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15.2002-2003年,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国西部地区知识环境、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研究”(编号:2001C126)
16.2002-2003年,广西高校科研基金项目“广西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研究”
17.200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咨询课题“浦东新区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研究”
18.200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咨询课题“新时期继续发挥浦东‘先行先试作用’与东西联动研究
19.1999年,桂林市经贸委、技术交流中心“桂林市玻璃厂扩建项目投资咨询研究”
20.1996年,甘肃省兰州市土地局“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研究成果】
【学术著作】
1.吴玉鸣.高新技术常识[M].(党员素质丛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吴玉鸣参著(第五).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首都地区案例研究与数量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吴玉鸣.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4.吴玉鸣(第四).西部地区交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
5.吴玉鸣(第六).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6.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M].(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7.吴玉鸣(第八).漓江流域人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月
8.吴玉鸣(参著).桂林市二十一世纪客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11月
【学术论文】(含人大复印)
【2012年以来发表论文】
6.吴玉鸣.中国省域旅游业弹性系数的空间异质性估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实证[J].旅游学刊,2013,28(2):35-43.
5.吴玉鸣,吕佩雷.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J].桂海论丛,2013,29(1):40-45.
4.吴玉鸣.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决定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24-132.
3.吴玉鸣,田斌.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J].地理研究,2012,31(4):627-640.
2.张玉双,吴玉鸣.基于DEA模型的西部地区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J].桂海论丛,2012,28(3):54-59.
1.陈志建,陈明丽,吴玉鸣.桂林市城区及所辖12县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5(2):41-48.
【2011年—2008年发表论文】
1.吴玉鸣,柏玲.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2):1474-1479.
2.张燕,徐建华,吴玉鸣.地理空间效应视角下的后发经济区趋同研究——以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1,31(12):1981-1987.
3.蒋和平,吴玉鸣.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西出口贸易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8):116-119.
4.吴玉鸣.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异质性创新——来自中国省域的空间非平稳性GWR实证.加藤弘之,吴柏均主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pp.241-264,2011年3月
5.吴玉鸣.广西生态足迹与能源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30-35.
6.姜磊,吴玉鸣(通讯作者).中国省域能源边际效率评价——来自面板数据的能源消费结构考察[J].资源科学,2010,32(11):2179-2185.
7.吴玉鸣.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旅游产业弹性估计[J].旅游学刊,2010,25(8):18-25.
8.吴玉鸣,周立,吕春燕.空间非稳定性模型及其在产学联盟研发创新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6):1010-1015.EI检索
9.吴玉鸣.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6):25-37,48.
10.吴玉鸣,田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长质量追赶——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6):17-20.
11.吴玉鸣.大学知识创新与区域创新环境的空间变系数计量分析[J].科研管理,2010,31(5):116-123.
12.吴玉鸣,冯仁勇.岩溶区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动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广西河池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5):985-991.
13.蒋和平,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外贸竞争力综合评价及提升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4):134-136.
14.姜磊,吴玉鸣.电力利用效率差异及收敛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0(2):5-13.
15.李建霞,吴玉鸣.中国西部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与教育创新战略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1):74-78.
16.吴玉鸣,贾琳.中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随机趋同性研究[J].经济科学,2009(6):40-49.
17.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突变综合评价[J].经济前沿,2009(11):26-34.
18.吴玉鸣.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J].科学学研究,2009,27(10):1486-1494.
19.姜磊,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与能源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区域经济论丛(八)[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70-179.
20.吴玉鸣.中国区域电力消费需求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8):1318-1322.
21.姜磊,吴玉鸣.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以广西地区为例[J].统计教育,2009(8):52-56.
22.姜磊,吴玉鸣.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与Granger因果检验[J].经济前沿,2009(7):28-39.
23.吴玉鸣,陈志建.居民消费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与地区收敛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9,(5):76-89.
24.黄耀磷,农彦彦,吴玉鸣.中国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基于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四川环境,2009,28(5):107-114.
25.WUYu-ming.SpatialEconometricAnalysisofEnergyEfficiencyConvergenceofChineseProvinces,Asia-Pacific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09),SponsoredbyIEEEPower&EnergySociety(PES)andWuhanUniversity,March28-312009Wuhan,China,EICompendex(光盘版)收录
26.黄耀磷,农彦彦,吴玉鸣.中国环境污染与城市化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基于1997—200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4(4):67-71.
27.吴玉鸣,李建霞.省域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1):30-35.
28.贾琳,吴玉鸣.广西产业结构及第三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2):95-100.
29.WUYu-ming,LIJian-xia,ZHOULi.TheEffectofInternetonServiceIndustryGrowthandItsSpillovers:SpatialEconometricsEvidence,2008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WiCOM),October12-142008Dalian,China,EICompendex(光盘版)收录,英国IEE(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网络版)收录
30.戈冬梅,吴玉鸣.江西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J].旅游学刊,2008,23(9):44-48.
31.吴玉鸣,何建坤.研发溢出、区域创新集群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4):59-66.
32.吴玉鸣,李建霞.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93-98.
33.吴玉鸣,岳文泽.我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省际空间差异及影响因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3):33-37.
34.张燕,徐建华,曾刚,吴玉鸣.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西桂林为例[J].旅游科学,2008,22(3):31-35,54.
35.吴玉鸣,张燕.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1):25-30.36.吴玉鸣.准确把握发展新机遇.《桂林日报》,2008年4月11日第002版.
【2007年前发表论文】
37.WUYu-ming,ZHOULi,LIJian-xia.Co-integrationandcausalitybetweenR&DexpenditureandeconomicgrowthinChina:1953—2004.Proceedingsof2007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ublicAdministration(3rd)(VolumeⅠ).EditedbyZHUXiao-ning&ZHAOShu-rong,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Press(UESTCPress),2007,pp.869-876.ISSHP收录
38.吴玉鸣.转变发展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桂林日报》(理论•时评),2007年9月8日第003版。
39.何建坤,吴玉鸣,周立.大学技术转移对首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25(5):871-876.
40.何建坤,孟浩、周立,吴玉鸣,李应博.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及其对策[J].教育研究,2007,(8)15-22.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等教育》2007(11):15-22全文复印转载
41.张战仁,吴玉鸣.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区域人类发展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10):14-18.
42.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2)37-57.
43.吴玉鸣.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27(2):318-324.
44.张继红,吴玉鸣.专利产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机制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12(2):45-50.被英国IEE(英国《科学文摘》INSPEC网络版)收录
45.张燕,吴玉鸣.桂林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演变规律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2):165-168.
46.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4):93-96.
47.吴玉鸣,何建坤.研究型大学研发与首都区域专利产出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2):93-98.
48.张燕,吴玉鸣.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的分形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3-94.
49.吴玉鸣,张燕.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J].生态学报,2007,27,(1):242-24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生态环境与保护》2006(11)摘要选登
50.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规制关联机制的面板数据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1):11-16.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2007(6):21-25全文复印转载
51.张继红,吴玉鸣,何建坤.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机制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83-89.
52.方小枝,吴玉鸣.西南岩溶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分析——以广西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10):73-76.
53.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12):101-108.
54.张燕,吴玉鸣.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6):46-51.
55.李建霞,吴玉鸣.我国图书印刷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变评估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2(3):23-27.
56.钟林苡,吴玉鸣.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10):58-60.
57.张燕,吴玉鸣.西南岩溶区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广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129-133.
58.吴玉鸣,李建霞.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5):748-752.
59.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6,26(4):385-391.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的“工业地理”摘录,2007,(2):54.
60.周立,吴玉鸣.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兼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素分析替代方法[J].中国软科学,2006(8):96-103.
61.吴玉鸣,吕春燕,周立.首都区域技术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6,15(4):7-11.
62.熊文,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脆弱性的因果及冲击响应分析[J].资源科学,2006,28(5):17-23.
63.张燕,吴玉鸣.广西工业经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柳州钢铁工业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6(6):1-4.
64.张燕,吴玉鸣.广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6,25(7):818-821.被生命科学文摘和索引数据库BIOSISPreviews收录
65.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5):74-85,130.
66.吴玉鸣.大学、企业研发与首都区域创新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24(3):398-404.
67.庞娟,吴玉鸣.广西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5):7-9.
68.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规制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6(4):111-116.
69.余娟,吴玉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2):15-17.
70.姜雄飞,吴玉鸣.广西县域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6(3):17-20.
71.张燕,吴玉鸣.西南岩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足迹分析——以广西为例[J].冰川冻土,2006,28(2):293-298.
72.吴玉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集聚分类的SOM模型及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98-102.
73.吴玉鸣.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因果关系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38(1):107-111.
74.吴玉鸣.区域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4-9.
75.吴玉鸣.空间溢出、经济增长趋同与成因分析[J].西部发展评论,2005,5(1):183-203.“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暨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第二届年会”入选论文.
76.李明顺,唐绍清,张杏辉,阮敏,吴玉鸣.金属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实践与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4):16-18.
77.吴玉鸣.中国人口发展演变趋势的分形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5(4):87-92.
78.熊文,吴玉鸣.广西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6):31-33.
79.吴玉鸣.李建霞,徐建华.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3):6-11.
80.吴玉鸣.外商直接投资与广西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0(4):10-14.
81.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6):654-65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2005(3):30-35全文复印转载
82.吴玉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与协调分析[J].农村经济,2004(12):19-21.
83.吴玉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收敛的非线性分形分析[J].南都学坛,2004(5):103-108.
84.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成因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收入赵昌文主编: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中国西部开发新思路,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8月.“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2004年6月22-23日,中国成都四川大学.
85.吴玉鸣.中国经济离真正的市场化还有多远?[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89-95.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4(10):39—45全文复印转载,被2004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引
86.吴玉鸣,李永福.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在货币供应量预测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0-43.
87.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经济地理,2004(3):321-325.
88.吴玉鸣,李建霞.中国区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联分析——兼复胡咏梅教授等商榷[J].教育与经济,2004(1):6-12.
89.吴玉鸣.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3-11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2003(7):53-58)全文复印转载
90.吴玉鸣,李建霞.工业经济及其影响因素的色关联分析——以桂林客车工业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27-31.该文被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全文复印转载.
91.吴玉鸣.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1):10-15.
92.吴玉鸣,李建霞.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模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59-63.
93.吴玉鸣,李建霞.通径分析在我国粮食生产相关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95-99.
94.吴玉鸣,李建霞,徐建华,兰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能力与分类研究[J].人文地理,2003(2):15-1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2003,(5):38-42,全文复印转载
95.吴玉鸣.中国农业因子分析神经网络组合分析预测研究[J].农村经济,2003(3):58-61.
96.吴玉鸣,徐建华.中国粮食生产的多元回归与神经网络预测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73-79.
97.熊云波,吴玉鸣.GIS支持下土地利用空间演变过程的马尔可夫模拟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87-92.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2003,(3):6-11全文复印转载
98.吴玉鸣.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J].南都学坛,2002(2):109-113.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2(11):3-7全文复印转载
99.吴玉鸣.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4):62.
100.吴玉鸣,李建霞.非线性神经网络模型及在粮食生产预测中的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35-38.
101.吴玉鸣,李建霞.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持续性与协调性分析——以桂林工业及客车工业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5-38.
102.吴玉鸣,李建霞.工业支柱产业的综合评估及判定——以桂林工业为案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5-20.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工业经济》2002,(4):88-93全文复印转载
103.吴玉鸣,李建霞.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2(3):15-19.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2002(12):54-58全文复印转载;全文收录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室编的《2002/2003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pp.70-76.
104.吴玉鸣,李建霞,徐建华.中国粮食多因子灰色关联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419-423.被生命科学文摘和索引数据库BIOSISPreviews收录
105.吴玉鸣.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J].中国软科学,2000(10):52-56.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民经济管理》2001(1):143-147全文复印转载
106.吴玉鸣.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多因素动态关联与协调分析[J].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林衡、晓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
107.甘宣明,吴玉鸣.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粮食总产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统计研究,1998(supp.):174-176.
108.吴玉鸣,李建霞.广西区域城市化进程及发展水平的综合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9(S2):43-47.
109.吴玉鸣,李建霞.广西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及问题[J].社会科学家,1998(1):27-30.110.吴玉鸣.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动态关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1998(1):38-41.
111.吴玉鸣,张志斌.甘肃省河西地区城郊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沙漠,1995(Supp.):98-102.112.方创琳,吴玉鸣.干旱区经济发展的推拉效应及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78-82.
【获奖信息】
1.吴玉鸣,2012年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提名奖)——中国区域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基于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论文类),中国农民企业家联谊会、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2.吴玉鸣,2011年桂林市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一)——我国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随机性趋同研究(论文类),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3.吴玉鸣,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研发溢出、区域创新集群成因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论文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4.吴玉鸣,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2008年度第二层次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5.吴玉鸣,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著作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6.吴玉鸣,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七人第四)——广西生产力再布局研究——基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著作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7.吴玉鸣,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六届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三人第二)——“西部地区交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广西师范大学
8.吴玉鸣,2008年“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9.吴玉鸣,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十二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二人第一)——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论文),广西师范大学
10.吴玉鸣,2005—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科协、社科联先进个人,广西师范大学
11.吴玉鸣,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著作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12.吴玉鸣,2006年桂林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五)——桂林市21世纪客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13.吴玉鸣,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后中期考核特优等级获得者,清华大学
14.吴玉鸣,2005年广西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桂林市21世纪客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五人第五)(登记号:200052082)(科研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
15.黄家城,……,吴玉鸣等,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十四人第八)——漓江流域人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16.吴玉鸣,李建霞,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二人第一)——工业支柱产业的综合评估及判定(论文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委员会
17.吴玉鸣,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十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独立)——产业经济的线性与非线性计量经济研究(系列论文),广西师范大学
18.吴玉鸣,2003—2004年广西师范大学科协、社科联先进个人,广西师范大学
19.吴玉鸣,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十佳青年,广西师范大学
20.吴玉鸣,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第五界“创新杯”大学生科学技术竞赛(指导教师)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
21.吴玉鸣,2001—2002学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华东师范大学
22.吴玉鸣,1999年“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选”优秀论文奖,中国九五科学研究成果评奖委员会
23.吴玉鸣,199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六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动态关联分析”(论文),广西师范大学
24.吴玉鸣,1992年西北师范大学“第二届学生文化学术月”优秀论文奖,西北师范大学
25.吴玉鸣,1991—1992学年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一等专业奖学金,西北师范大学
【社会活动】
2012年12月担任《运筹与管理》匿名审稿人
2012年11月担任《农业经济问题》匿名审稿人
2012年5月担任《干旱区研究》匿名审稿人
2011年12月担任《ActaEcologicaSinica》匿名审稿人
2011年11月担任《中国环境科学》匿名审稿人
2011年10月担任《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匿名审稿人
2011年9月担任《Ecohydrology》匿名审稿人
2011年9月担任《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匿名审稿人
2011年7月担任《研究与发展管理》匿名审稿人
2011年6月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1年4月担任《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匿名审稿人
2011年4月担任《EnvironmentalManagement》匿名审稿人
2011年2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匿名审稿人
2011年1月担任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首席分析师
2010年12月担任上海瞻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首席分析师
2010年10月担任《地理科学》匿名审稿人
2010年8月担任《地理研究》匿名审稿人
2010年7月担任《InternationalJournalofHydro-Climatic
Engineering》匿名审稿人
2010年6月担任《金融研究》匿名审稿人
2010年5月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匿名审稿人
2009年11月担任《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匿名审稿人
2009年10月担任《EconomicModelling》匿名审稿人
2009年8月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专家
2009年7月担任《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匿名审稿人
2009年6月担任《TourismGeographies》匿名审稿人
2009年5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匿名审稿人
2009年3月担任《中国科技论坛》匿名审稿人
2009年1月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匿名审稿人
2008年12月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匿名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
2008年12月担任《管理科学》匿名审稿人
2008年12月担任《资源科学》匿名审稿人
2008年12月担任《电网技术》匿名审稿人
Oct.2008ReviewerofAsia-PacificPowerandEnergy
EngineeringConference(APPEEC2009)ofIEEEPower&EnergySociety(PES)
2008年8月入选“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
2008年8月担任《科学学研究》匿名审稿人
Apr.2008ReviewerofManagementTrackwithinIEEEWiCOM:Engineering,ServiceandKnowledgeManagement(EMS2008),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WiCOM2008)
Mar.2008ReviewerofSpecialIssueofInternationalJournalofWater(IJW)
2008年2月担任《科技通报》匿名审稿人
2008年-2011年担任《生态经济》英文版编委、匿名审稿人
2007年11月担任《水土保持通报》匿名审稿人
2007年8月担任《南方经济》匿名审稿人
2007年3月担任《生态学报》匿名审稿人
2007年1月担任《生态学杂志》匿名审稿人
2006年7月担任《经济研究》匿名审稿人
2006年5月29日-2007年3月30日担任亚洲开发银行TA6301-REG:
DevelopingtheGreaterMekongSubregionEnergySectorStrategy项目顾问(29May2006to30March2007.)
2006年2月担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季刊)》匿名审稿人
2004年10月聘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中心理事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玉鸣教授(博导)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02
相关话题/导师 商学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花贵如讲师
花贵如讲师性别:男所属部门:会计学系学科领域:公司财务电子邮件:achgr2000@yahoo.com.cn【教授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简历/背景】2010,博士,会计学,南开大学2008-2009,研究助理,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方向】行为公司财务、制度与公司财务【研究项目】主持及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韩玉兰讲师
韩玉兰讲师性别:女职务:教师所属部门:工商管理系学科领域:组织行为学电子邮件:yulan.han@gmail.com【教授课程】《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ology”《冲突理论与实践》【简历/背景】2005年9月-2010年7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2007年9月-2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 冰副教授
吴 冰副教授性别:男职务:—所属部门:工商管理系学科领域:工商管理电子邮件:wubing666%ecust.edu.cn(%为@)【教授课程】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研究生:管理研究工具软件讲座MBA及研究生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和员工招聘、绩效考核和薪酬管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殷广卫讲师
殷广卫讲师性别:男所属部门:经济发展研究所学科领域:区域经济学电子邮件:gwyin@ecust.edu.cn【教授课程】中国经济分析(MBA)中级微观经济学(普研)计量经济学(普研)中国经济(本科)【简历/背景】1993.9~1997.7:山东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8~2001.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沈 琪讲师
沈 琪讲师性别:女职务:教师所属部门:经济发展研究所学科领域:空间经济学电子邮件:shenq03@163.com【教授课程】高级应用统计学空间统计学【简历/背景】教育背景:2006.09-2009.07华东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理学博士2003.09-2006.07兰州大学资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汪朗峰讲师
汪朗峰讲师性别:男所属部门: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学科领域:电子邮件:wlif@163.com个人主页:null【教授课程】【简历/背景】2007.03—2011.07,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3.09—2006.06,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硕士学位1996.09—2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 涛副教授
张 涛副教授性别:男所属部门: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学科领域:电子邮件:个人主页:null【教授课程】【简历/背景】【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项目】1、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主持2009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参与2008年教育部哲学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政宇教授
张政宇教授性别:男所属部门: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学科领域:电子邮件:个人主页:null【教授课程】【简历/背景】【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奖信息】【社会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周 勤教授(博导)
周 勤教授(博导)性别:男所属部门:公共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学科领域:电子邮件:个人主页:null【教授课程】【简历/背景】【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1、主持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主持2006年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项目3、主持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贻志教授
王贻志教授性别:男所属部门: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学科领域:电子邮件:个人主页:null【教授课程】【简历/背景】【研究方向】【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获奖信息】【社会活动】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