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至12日,由外交部条法司、国际空间法学会指导,中国空间法学会主办的第18届CASC杯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通过线上形式举行。共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我校等全国21所高校的30支队伍参赛。
我校代表队由国际法学院蒋圣力副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国际法学院2020级硕士生戴苑担任领队,国际法学院2021级硕士生张子璇、国际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顾臻彦、刑事法学院2021级硕士生李泽昱作为正式队员,国际法学院2021级硕士生冉骄、刘月月,以及国际金融法律学院2019级本科生陆朱思铭作为辅助队员,共同参与书状写作和口头辩论的备赛和竞赛环节。


根据竞赛有关规则,在全部30支参赛队伍中,仅书状成绩排名前20位的队伍方才可以晋级口头辩论环节。最终,我校代表队在顺利晋级口头辩论环节的基础上,获得本届竞的团体二等奖(书状成绩在全部30支参赛队伍中位列第12位;口头辩论成绩在晋级的20支参赛队伍中位列第3位);此外,张子璇同学还获得“优秀辩手奖”。
Manfred Lachs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是由国际空间法学会于1992年创办的全球性模拟法庭竞赛赛事。由于该赛事每年全球总决赛均由国际法院三位现任大法官亲自出庭审理,因此,其被公认为是当今国际社会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模拟法庭竞赛赛事之一。中国空间法学会自2003年起开始通过举办全国选拔赛方式(竞赛语言为英语)组织国内高校学生参加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目前已成功举办18届。在中国空间法学会、外交部条法司、各有关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参与下,中国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项重大外语类模拟法庭竞赛赛事。
我校国际法学院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办学方针,秉承“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开拓创新精神,致力于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法专业人才。通过选派代表队参加本届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国际法学院在向学生普及国际空间法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研究国际空间法的兴趣和热情,以及提高学生的国际法综合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写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后,国际法学院还将继续关注和参与该赛事,并将以此作为契机,为提升我国航天软实力,推动我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丨国际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