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金砖国家法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外国法查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涛教授应邀在我校明法楼主讲本学期“法治中国”课程第七讲“国际法与中国对外交往——以中美法律斗争为背景”。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主持。

课程开始,杜涛以新冠肺炎引发的“对华索赔案”为例,介绍了国际法的概念和实用价值。同时,杜涛介绍了与国际法有关的机构和制度。如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常设仲裁法院等。针对“对华索赔案”,杜涛指出,国际法院没有诉讼管辖权。因此,美国主要是在美国国内进行“对华索赔”的诉讼。
他还介绍了外国法院诉讼涉及的国际法问题和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法挑战的举措。借助WTO案件、国际商事仲裁等国际案件,杜涛特别强调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他对目前国际法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进行了简要介绍。课程让学生受益匪浅。


2120班刘颖说,“杜涛教授从社会实况入手,以新冠疫情引发的对华诉讼来讲述国际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国际法院、国际刑事法院的详情。对于我们法学生来说,学习国际法,不仅是为了解世界的走向和趋势,更是为了中国的对外交往而努力。”
2115班丁慧洁说,“杜涛老师从当下全球疫情大背景开篇,逐步引导我们了解国际法,深入认识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发展机遇,面对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该何去何从?杜涛老师的讲解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元、更具意义的思考。”

据悉,为对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我校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整合优秀师资,专门开设“法治中国”品牌课程。课程主要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治实践等核心内容,旨在坚持立德树人目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培育和提升,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来源丨马克思主义学院图文丨夏梦颖 刘文祥 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