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陈晶莹教授代表校领导班子,查看我校夏季学期首日教学情况,亲切慰问无惧高温,坚持授课、学习的我校师生。党校办主任练育强,教务处处长王月明、副处长尹天松,学工部(处)副部(处)长汤君等陪同。

陈晶莹前往教室、操场、实验室和线上课堂,看望正在上课的师生,感谢老师们炎炎夏日坚守讲台、传道授业解惑;鼓励学生“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沉下心、读好书、做好事,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学习获得人文素养和心灵的沉淀,收获优秀的习惯和成长的动力。

夏季学期是我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而推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
学校邀请国内外知名****、校内外优秀实务导师开设学科前沿讲座、特色夏令营、沉浸式人文艺术体育类课程、行走中的社会实践教学、强化基础类专业课程五大模块,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持久兴趣,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推动我校实践教学体系再升级,国际化办学水平再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再增效,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次夏季学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学院人才培养特色,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既有《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教育》《中西文明对比》《人文艺术之旅》等艺术人文类课程,也有法律英语夏令营、第二外语夏令营、司法会计夏令营、法律助理等华政品牌项目。扬长补弱、强基赋能,既有针对专业学科理论强化类课程,如《高等数学》《问卷设计与SPSS数据分析》《线性代数》,也有模拟法庭课程、卓越律师“青芽”训练营、高水平运动队等优质特色课程。中西碰撞、专业交融,既有海外教授开设的《国际环境法》《时尚法》《气候变化法》等法律前沿课程,也有校内名师开设的《与名师面对面》《翻译研究》《证券市场法律问题研讨》。线上线下,实质等效,既有《东亚文化研究与创意写作》《中华政治法律文化项目》《法语》《知行论坛》等线上课程,也有《文学欣赏与文学评论》《问卷调查实战与应用》《拉丁语入门》等线下课程。




教务处准备了矿泉水,为上课师生送上清凉与慰问,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并落实夏季学期实施方案,确保教务保障不断电,全力做好夏季学期教学服务保障工作。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