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
一、 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培养理论素养高,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系统掌握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及其发展前沿。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德才兼备,身心健康。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学前教育理论研究,胜任学前教育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并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 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 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主题研讨、案例教学、讨论和实践(社会调研与参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要求学习者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保证相应的在校学习时间。
2. 学习年限
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少数学业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 研究方向
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应用
3. 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
4. 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四、 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1.必修课程(不得少于29学分):
(1)学位公共课(10学分,学校统一组织授课)
政治理论 ―――――――――――――――― 3学分
外国语―――――――――――――――――― 5学分
计算机应用 ―――――――――――――――― 2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学前教育原理―――― ―――― ―――――――― 3学分
儿童发展研究方法――――――――――――――― 3学分
教育与心理名著选读―――― ―――― ――――― 3学分
儿童发展与教育 ――――――― ――――― ― ― 3学分
儿童学习理论―――― ――――― ――――――― 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10学分)
专业外语――――――― ―――――――――――― 1学分
幼儿园课程研究―――――― ―――――――――― 3学分
儿童游戏研究―――――― ――――――――――― 3学分
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 ―――― ――――3学分
学前教育管理―――― ― ―――――― ――――― 2学分
学前教育评价研究―― ― ――――――――――――2学分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 ― ―――――――2学分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 ―――――― ――― 2学分
信息技术与早期儿童研究专题―― ― ―――――― 2学分
2.选修课(6分)
(1)专业选修课(4分)
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学分
0-3岁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 2学分
早期儿童语言教育研究――――――――――――――2学分
儿童语言发展研究――――――――――――――――2学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2学分
早期儿童数学教育研究――――――――――――――2学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2学分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研究――――――――――――2学分
(2)跨专业选修课(2学分)
可在本院其他专业或本校其他学科选修
3.实践与科研训练(2学分)
1. 科研工作量累计40学时或深入教育实践单位不少于40学时
注1: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可根据(1)在学期间申请的科研项目;(2)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由导师评定。
注2:实践单位是指各级学校系统、街道文教办或其他类型的教育系统。以实践单位的鉴定为依据。
2. 社会研究型实践(或教育研究型实践)不少于两周
注: 完成一篇教育观察或教育评论报告,以导师的评定为依据。
4.学术讲座(1学分)
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
注:本科阶段为非教育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相关专业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在第一学年内完成,由导师和研究生从学前教育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中选定三门课程。
五、 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
不同课程可选取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每种类型均采取综合考核的方法。
1. 笔试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2. 读书报告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3. 课程论文与讨论发言的综合
4. 科研设计与研究报告的综合
六、 中期考核
1. 考核时间
第四学期。
2. 考核内容
除了研究生院规定的考核内容(课程成绩审核、科研能力审核、开题报告审核与政治思想品德审核)外,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两个方面: (l)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以导师与辅导员的共同评价为准。 (2)开题报告审核(基本要求参见第六条)。以开题报告论证小组的评价为准。
3. 考核程序
教研室为基本考核小组(成员包括导师、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 ——系党政考核小组——报送学院与研究生院备案。
4. 建立中期考核的评价、选拔、修正与淘汰机制。
l 评价机制:经全面考核合格的研究生,进入撰写硕士学位论文阶段。
l 选拔机制:选拔思想政治品德优秀、学业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提前毕业。选拔思想政治品德优秀、学业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博士生提前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l 修正机制:经全面考核未全部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例如开题报告未获通过、科研能力一般、专业课程(基础课、选修课)中有一门经补考不及格,予以延期毕业或推迟撰写学位论文。
l 淘汰机制:经全面考核较差者,例如,政治思想品德不良、学业成绩较差、明显缺乏科研能力者,建议予以肄业。
七、 学位论文要求
除研究生院统一规定的要求外,根据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特制订本要求。
1. 开题报告要求 硕士、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均应包括以下要素:
l 阐明选题理由。
l 清楚地表达选题目的和意义。
l 文献综述部分比较系统、清晰地介绍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动态。
l 本课题的研究设计
l 本课题的研究阶段与工作计划
l 本课题的创新点或宜解决的关键问题
l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l 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含研究难点、疑点、存在的问题、需要的支持等)
l 主要参考资料
2. 资格要求
l 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l 未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3. 内容要求
l 选题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l 研究主题明确、具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意识强。
l 熟悉与论文有关的学术背景,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明确前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留下哪些问题。论文没有遗漏重要文献。
l 硕士论文能反映作者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
l 硕士论文有新见解。
4. 学术规范要求
l 尊重他人成果,严肃对待文献参考和引用。
l 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
l 有严格的逻辑结构,能对问题作完整和系统的论述。
l 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l 语言精练,关键词得当。
l 摘要与正文相符、并能突出论文的新见解或创新性成果。
l 语言符合现代汉语规范,无严重病句。
l 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等控制在万分之五以内(按照排版篇幅计算)。
l
1. 朱家雄. 幼儿园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 编,《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3. 蒙台梭利著,任代文译,《蒙台索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 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著, 多人译. 游戏的人. 杭州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社, 1996.
5. 泰勒·何德兰(T.Hudson),(英)坎贝尔·布朗士(K.Blanche)著, 魏长保等译. 孩提
时代. 北京 : 群言出版社, 2000.
6. 蔡丰明著. 游戏史. 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7. 马修斯(Matthwes,G.B.)著, 陈国容译. 哲学与幼童. 北京 : 三联书店, 1989.9.
8、约翰逊等编著,华爱华、郭力平译校: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10. 陈向明:《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11. 杨钋,林小英编:《聆听与倾诉——质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12.冈尼拉·达尔伯格著,朱家雄等译: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后现代视角.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 Olivia N. Saracho Bernard Spodek. Multiple perspective on pla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8
14. Cole, John-Steiner, Scribner, & Souberman,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MA: Harvar University Press, 1978, p.79-91.
15. Edwards, Gandini, & Forman ( 1998).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 Advanced reflections.
16.Murray, F. (1979). The Impact of Piagetian Theory on Education, Philosophy,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Baltimore, Maryl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1979
17.Berk, L. & Winsler, A. (1995).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g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 DC.
18. Scott A. Miller. Developmental Research Methods (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8.
19. Doris Bergen (Ed). Readings from Play As a Medium for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Ass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l, 1998.
20. Hirschbuhl J. J, Bishop D (Ed). Computers in Education (Eight Edition). McGraw-Hill, 1998.
21. Gardner, H. (1991). The Unschooled Mind. Basic Books, 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22.Bronfenbrenner, U. ( 1981).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23. Wolcott, H. F. (1990). 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shing
24. Corsaro, W. A. (1981). Entering the child’s world ---- Research Strategies for field entry and data collection in a preschool setting. In J. Green, & C. Wallat ( Eds), Ethnography and languag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117-145.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orperation.
25. Wilcox, K. (1982). Ethnography as a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schooling: A review. In G. Spindler (edit), 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 456-479.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26. Rooprlarine,J.L.&James E.Johnon. Approaches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Merrill, 2000
27. Spodek,B.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MacMillan Publishing, 1993
28. Keil,C.F, Concepts, Kind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MIT Press, 1989
29. Project Zero. Making Learning V1sible. Reggio Children,2001
30. Edwards C, Gandini L, Forman G.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11iidren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8
31. Dahlberg G, Moss, Pence,A. Beyond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Routledge Falmer, 1999
[微软用户1]参考文献可参照博士方案,同样调整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