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段德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段德忠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导航
个人资料
个人概况
研究方向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个人资料
部门: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性别: 男
专业技术职务: 副教授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 理学博士
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dzduan@geo.ecnu.edu.cn
办公地址: 闵行校区资环楼545室
通讯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资环楼545室
邮编: 200241
传真:


教育经历
2014.09—2018.06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
2016.09—2017.09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人文地理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1.09—2014.06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
2007.09—2011.06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


工作经历
2020.09—今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8.07—2020.08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后



个人简介
段德忠,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兼任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杜德斌工作室”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全球科技地理、城市与区域创新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内外地理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是《Growth and Change》《Journal of Geographic Science》《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世界地理研究》《热带地理》等国内外地理学核心期刊的审稿人。曾获上海市首批“超级博士后”人才激励计划资助。




社会兼职
学术期刊评审人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资源科学、人文地理、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世界地理研究、热带地理、Growth and Change,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研究领域
世界经济地理、创新地理、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政策



开授课程
本科生通识课程:《全球创新与中国发展》



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技术转移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2020.01~2022.12,在研,主持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JLY002,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演化研究,2019.10~2021.10,已结题,主持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9YJC790023,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多维格局及空间效应研究,2019.01~2021.12,在研,主持
[4]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8EJL003,长三角城市群技术转移市场等级体系的空间演化机制研究,2019.01~2021.12,在研,主持
[5]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领域重点课题,**,区域一体化目标下的长三角城市群技术转移体系演化与建构对策,2019.09~2020.09,已结题,主持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1962,技术创新、技术贸易与全球地缘科技格局演化,2018.07~2021.07,已结题,主持;
[7]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9-GR-04,上海和长三角技术转移研究,2019.09~2020.08,已结题,主持
[8]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精品力作项目,2019ECNU-JP003,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时空格局与演化机制,2019.05~2024.05,在研,主持
[9]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技术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2020.01~2020.12,在研,主持
[10]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高科技产品贸易下的全球地缘科技格局演化研究,2020.01~2020.12,在研,主持
[11]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2020年智库内涵建设计划课题,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体系演化研究,2020.01~2020.12,在研,主持
[12]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后期资助项目,“全球重大疫情下的科研合作格局及其演化”,2020.11~2021.11,已结题,主持
[13]华东师范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发展研究院专项课题,ECNU-BRGD-201807,“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格局、过程与机制,2018.06~2019.06,已结题,主持
[14]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B**,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演化研究,2016.12~2018.06,已结题,主持


参与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全球创新资源转移的空间过程、格局与机制研究,2015.01~2018.12,已结题,核心参与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巨型城市道路网自组织效率的时空演化与图景模拟,2016.01~2020.12,在研,核心参与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能源转型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配额的配置优化研究——基于区域协调的环境规制路径选择,2018.01~2021.12,在研,核心参与
[4]科技部战略研究项目,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2019.04~2020.01,在研,核心参与
[5]科技部战略研究项目,ZLY201927,日俄欧与美国科技竞争合作历程及启示,2019.10~2020.10,在研,核心参与
[6]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9-GZ-02,上海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布局研究,2019.09~2020.08,已结题,核心参与
[7]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8-GR-07,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的上海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发展的政策研究,2018.10~2019.10,已结题,核心参与
[8]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领域重点课题,**,面向2035的上海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布局研究,2019.09~2020.07,已结题,核心参与
[9]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领域重点课题,**,中美科技创新发展比较研究,2018.07~2019.06,已结题,核心参与
[10]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2014-A-84,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路研究,2014.07~2015.06,已结题,核心参与







学术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为通讯作者)
中文期刊论文:
[1]段德忠,杜德斌*.全球高科技产品贸易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20,75(12):2759-2776.
[2]段德忠,杜德斌*,谌颖,等.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与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8,73(04):738-754.
[3]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8,73(08):1462-1477.
[4]段德忠,刘承良*,杜德斌,等.基于二分网络的北京公交线路布局的空间依赖性[J].地理学报,2016,71(12):2185-2198.
[5]段德忠,杜德斌*,刘承良.上海和北京城市创新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化模式[J].地理学报,2015,70(12):1911-1925.
[6]段德忠.全球重大疫情下的科研合作格局及其演化——以SARS、H1N1、西非Ebola和COVID-19研究为例[J].地理研究,2021,40(01):93-108.
[7]夏启繁,杜德斌,段德忠*,黄晓东.全球抗病毒药品贸易格局演化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启示[J].地理研究,2020,39(11):2429-2448.[8]段德忠,杜德斌*,谌颖.知识产权贸易下的全球地缘科技格局及其演化[J].地理研究,2019,38(9):2115-2128.[9]段德忠,杜德斌*,谌颖,等.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的时空复杂性及生长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8,38(11):1759-1768.(人大复印资料《地理》2019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段德忠,谌颖,杜德斌*.技术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9,39(10):1581-1591.
[11]段德忠,谌颖,杜德斌*.产业技术变迁与全球技术创新体系空间演化[J].地理科学,2019, 39(9):1378-1387.(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12]段德忠,谌颖,杜德斌*.“一带一路”技术贸易格局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7):998-1008.
[13]段德忠,杜德斌*,桂钦昌,等.中国企业家成长路径的地理学研究[J].人文地理,2018,33(04):102-112.
[14]段德忠,刘承良,曾菊新*,胡志强.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的时空协同演化[J].人文地理,2015,30(06):89-97.
[15]桂钦昌,刘承良,董璐瑶,段德忠*.国外交通地理学研究的知识图谱与进展[J].人文地理,2016,31(06):10-18.
[16]段德忠,刘承良*.基于城市腹地的乡镇通达性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化——以湖北荆州市112个乡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04):548-556.
[17]段德忠,刘承良*.随机故障、蓄意攻击与城乡路网空间稳定性——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09):1123-1132.
[18]段德忠,谌颖,张杨*.中国城际技术转移市场等级体系的识别与空间演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1):44-54.
[19]段德忠,杨凡,胡璇.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科研管理,2020,41(6):11-18.
[20]段德忠,刘承良*,桂钦昌,薛帅君.西方城市公共交通空间研究进展:一个地理学的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05):87-96.
[21]段德忠,刘承良*,陈欣怡.基于分形理论的公交网络空间结构复杂性研究——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02):66-71.
[22]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复杂城乡道路网异质性的空间演化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01):52-57.
[23]段德忠,刘承良*.国内外城乡空间复杂性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01):55-64.
[24]段德忠,杜德斌*,张杨.中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以装备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04):24-3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教育文摘周报》2020年1月29日第5期报道)
[25]刘承良,薛帅君,段德忠*.乡镇综合通达性时空格局及其与SERE系统的耦合机理——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7,26(06):49-60.
英文期刊论文:

[1]Dezhong Duan, Seamus Grimes*, Debin Du*.The faster the better? Economic effects of the speed of inter-city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 [J]. Growth and Change, 2019, 50(3):1085-1101.
[2]DezhongDuan, Ying Chen, Yang Zhang.Who is contributing?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on COVID-19[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Economy and Space, 2020, 52(8): 1487-1489.
[3]Liu Chengliang*, Duan Dezhong*. Spatial inequality of bus transit dependence on urban streets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socioeconomic intensities: A tale of two megaciti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20,86,102768.
[4]Dezhong Duan, Yang Zhang, Ying Chen, et al.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Inter-City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J]. Sustainability,2019, 11, 2941.
[5]Zhang Yang, Duan Dezhong*, Du Debi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System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 Demand and Supply Perspective[J]. Sustainability, 2021, 13(1):178.
[6]Duan Dezhong, Du Debin*,Liu Chengliang, et al.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innov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zip code geodatabase: An empirical study from Shanghai and Beijing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12):1707-1724.
[7]Liu Chengliang, Duan Dezhong*, Zhang Hong*.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ctal Road and Drainage Networks in Wuling Mountainous Area: Another Symmetr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4, 11(4): 1060-1069.

出版学术专著
[1]段德忠.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空间演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9月.
[2]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本人编写副组长).中美科技竞争力发展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


合著科研论文:

[1]杜德斌,段德忠,杨文龙,等.中国经济权力空间格局演化研究——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10):1741-1751.
[2]刘承良,桂钦昌,段德忠,等.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J].地理学报,2017,72(04):737-752.
[3] Gui Qingchang, Liu Chengling, Du Debin, Duan Dezhong.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global science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9, 51(8):1615-1617.
[4] Chunguang Hou, Peilei Fan, Debin Du, Qinchang Gui, Dezhong Duan. Do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foster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s? Evidence from a network analysis[J].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20, https://doi.org/10.1080/**.2020.**
[5] Du Debin, Duan Dezhong, Liu Chengliang, Ma Yahua. Twenty-five years of progress in geopolitics research: Efforts from China’s geographers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8): 1223-1242.
[6]杜德斌,段德忠,刘承良,等.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J].地理研究,2015,34(02):199-212.
[7]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分形的时空结构[J].地理研究,2014,33(04):777-788.
[8]刘承良,段德忠,余瑞林,罗静.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04):401-410.
[9]杨凡,杜德斌,段德忠,林晓.城市内部研发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模式——以北京、上海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04):492-501.
[10]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通达性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5,35(06):698-707.
[11]龚利,张增凯,段德忠,等.中国化石能源补贴区域分布及改革影响效应研究[J].地理科学,2019,39(01):98-106.
[12]侯纯光,杜德斌,段德忠,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人才流动网络结构演化[J].地理科学,2019,39(11):1711-1718.
[13]刘承良,段德忠,余瑞林,等.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作用的时空结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05):145-152.
[14]钱超峰,杜德斌,胡璇,段德忠.地区间基因差异会影响技术转移吗?——基于中国2001—2005年省际专利转让数据[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5):745-755.
[15]卢函,杜德斌,桂钦昌,段德忠.跨界水冲突、合作与全球水政治关系时空演化[J].资源科学,2020,42(06):1162-1174.
[16]刘承良,段德忠,余瑞林,罗静.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空间关联性及其演化[J].人文地理,2014,29(01):113-121,128.
[17]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1989—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通达性的空间演化及对称性[J].人文地理,2014,29(03):69-75.
[18]刘承良,段德忠,余瑞林.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J].经济地理,2013,33(09):43-50,64.
[19]刘承良,段德忠,余瑞林,罗静.中国四大都市圈城乡道路网分形的多尺度比较分析[J].经济地理,2013,33(03):52-58.
[20]张春燕,段德忠,刘承良,曾菊新.城乡道路网供需系统的耦合关联机制及政策模拟——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经济地理,2016,36(08):80-86.
[21]刘承良,余瑞林,段德忠,等.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拓扑通达性的时空演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02):170-179.
[22]杨凡,杜德斌,段德忠,等.上海市创新型工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模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08):16-22.
[23]胡志强,段德忠,曾菊新.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商业文化街区建设研究——以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2):116-121.
[24]杜德斌,段德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空间分布、发展类型及演化趋势[J].上海城市规划,2015(01):76-81.
[25]刘承良,段德忠.武汉城市圈城乡路网空间生长的分形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13(05):185-193.
[26]胡志强,段德忠,曾菊新.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脆弱性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06):487-494.
[27]杜德斌,段德忠,夏启繁.中美科技竞争力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9,28(04):1-11.
[28]王涛,刘承良,段德忠,刘静,曾菊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演化[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03):92-101.





























荣誉及奖励
[1]2020年中国城市地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20年10月;
[2]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十一期新入职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20年10月;
[3]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首批“上海市超级博士后”人才激励计划,2018年12月;
[4]“长三角一体化”博士后论坛优秀论文,2018年12月;
[5]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6月;
[6]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6年12月;
[7]第四届地理学与中国全球战略高层论坛暨首届春芬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6年11月;
[8]第十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9),2015年12月;
[9]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12月;
[10]第六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国际论坛优秀青年论文奖,2015年6月;
[11]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3年12月;
[12]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优秀青年论文奖,2013年8月。













相关话题/城市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