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7
本硕士点原名“纺织机械”,是纺织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也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按国家教委新的学科专业目录,划归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
本学科点现有教授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10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各类新型机械(主要是纺织机械)的设计研究,机械机构学,振动和弹性动力学,流体力学,机电一体化和信息智能化的设计与控制等,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实验、轨迹仿真等。
本学科点曾用高压静电方法结合受控气流使纤维整齐排列、加捻,创造了“静电纺纱”的新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在喷气织造中用管导片控制气流,单气缸引纬的方法在 国内获得推广,大大提高了织造的生产率,获纺织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在纺织生产过程的力学问题研究中,《纱线力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机构分析与设计》、《锭子振动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也分别获得国家的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学科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培养研究生。现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160余人。
一、培养目标
通过对在读研究生扎实的理论课程教学和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课题试验、研究工作的锻炼,使学生在理论基础、工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方面有较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为国家培养出能胜任较高层次科技工程工作的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研究方向
1、新型纺织机械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2、现代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
3、机械动力学及机构学
4、工业设计
三、论文答辩之前考核指标
硕士研究生除按规定修满32学分,成绩达到要求外,还需以东华大学的名义署名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核心刊物或源刊上发表非综述性研究论文一篇,或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收录到论文集,或以东华大学名义申请专利一项。
四、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任课教师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
学位课 公共 | 英语 | 5 | 6 | 6 | |||
自然辩证法 | 2 | 3 | |||||
科学社会主义 | 1 | 1 | |||||
专业学位课 | 数值分析 | 2 | 3 | ||||
应用统计 | 2 | 2 | |||||
现代设计方法 | 2 | 2 | 王生泽 | 任选4门 | |||
机构分析与设计 | 2 | 2 | 高志民/孙志宏 |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2 | 2 | 孙以泽 | ||||
新型纺织机械★ | 2 | 2 | 顾洪波 | ||||
人机工程学 | 2 | 2 | 王继成 | ||||
设计管理 | 2 | 2 | 王俊民 | ||||
专业选修课 | 机械系统设计 | 2 | 2 | 李金海 | 任选 3门 | ||
纺织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 | 2 | 2 | 过玉清 | ||||
有限元素法 | 2 | 2 | 顾洪波 | ||||
软件工程方法 | 2 | 2 | 杨建国 | ||||
实验规划与数据处理 | 2 | 2 | 马晓建 | ||||
优化设计与可靠性技术 | 2 | 2 | 王生泽 | ||||
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 2 | 2 | 丁彩虹 | ||||
机器人学 | 2 | 2 | 毛立民 | ||||
设计方法论 | 2 | 2 | 张宝光 | ||||
机电动力学 | 2 | 2 | 顾洪波/束永平 | ||||
纱线力学 | 2 | 2 | 毛立民 | ||||
机械噪声与控制 | 2 | 2 | 马晓建 | ||||
虚拟仪器 | 2 | 2 | 过玉清 | ||||
现代测试技术 | 2 | 2 | 何勇 | ||||
跨专业或跨学科选一门课程 | 2 | 必修课 |
说明:1、研究生所修课程不得少于32学分。
2、学位课学分≥20,专业选修课学分≥12 ;★使用英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