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硕士招生 学院介绍(3)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10-05

本学科现拥有中科院院士1人(双聘),****入选者12人(含青年千人),长江特聘教授1人,长江讲座教授2人,百千万工程和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拥有下一代互联网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信息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院参与了国家六五至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项目,多次获得科技攻关成绩显著表彰奖,为国家卫星发射、军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主持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973子项、863重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水平国家项目100多项,“面向数字化医疗的医学图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和“分布式计算的平台与应用”分别获2011和2012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的学科领域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从事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的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目前,学科拥有省教学名师3人,国家精品课程3门,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深造,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西北大学、普渡大学、滑铁卢大学等大学长期合作,每年派送80余名学生赴国外联合培养与学术交流,每年招收留学生50余人。校友中产生多位著名企业家;多名校友在国内著名高校从事科研工作,近四年中校友荣获****、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入选者、入选百千万人才计划、自然基金优青入选者等。

结合学科国际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本学科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在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和军事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近年来,在巩固原有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优势方向的同时,加大青年学术团队的培养,拓展了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计算医学等特色方向。建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007自动化工程学院

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校之初成立的电子自动化设备系。1986年,学校重建自动化系,由电子测量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自动控制三个专业组成。2001年,以自动化系为主体,与校内相关专业进行整合,改建为自动化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属于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省级品牌专业;自动化专业属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学院现有在读学生24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生800余人。

学院现有教师140余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72人,博士生导师28人。国家“****”入选者4人,“青年****”入选者1人,****特聘讲座教授1人,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百人计划”2人,四川省“****”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

长期以来,学院形成了“宽带时域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子系统综合测试诊断与预测”、“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及遥感”、“现代信号处理与检测技术”、“新能源系统及控制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人”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拥有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对地观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在军用电子测试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组建的“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与仪器研究所”,是总装备部定点的军用测试仪器骨干承制单位,十余年来承担军事预研和型号任务50多项,在我国武器装备的维护保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五年来,学院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0余篇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0余项。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设立了“雄鹰计划”、“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等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涌现了以李小文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有400余名毕业生在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担任重要职务或做出重大贡献。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70%的毕业生到国有大型企事业、高校、研究所等单位就业。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学院与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Birmingham University, Stanfo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以及Agilent, Intel, Motorola,德国PTB,美国NIST等国外著名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培养学生、互派留学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协议。近五年,主办具有影响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数10余次;邀请150多名海内外学者讲学或作学术报告;派出学术骨干出国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70多人次;派出学生到国外公派留学或做文化交流500余名,招收留学生20余名。

008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精密仪器与机械”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9个校级研究所。目前学院教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现有国家“****”2人,青年“****”入选者3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9人,副教授44人,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达65%。

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下,学院已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拥有ANSYS、eMpower、CoventorWare、I-DEAS、Pro/E、Relex、iSIGHT等软件系统和Dspace、动态信号分析仪、阻抗分析仪、自动探针测试台、DSP运动控制实验平台、振动与控制实验平台等硬件系统,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

学院每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国防科工局技术基础、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研究课题项目50多项,同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导师年均科研经费逾50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研究生导师中绝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学习经历,治学严谨并具备丰富的研究生指导经验。

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注重专业知识、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每位研究生都能得到实际科研课题的锻炼和系统培养,广泛涉猎当前国内外科研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部分同学还能在国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以及软件版权登记等成果。我院研究生科研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重用,历年来我院研究生就业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100%,其中90%以上的学生高薪进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著名外企、大型国企、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从事产品研发、科研教学与技术管理等工作,如Intel、Autodesk、德尔福、甲骨文(中国)有限公司、联想国际、联合汽车电子、中兴通讯、海格通信、华为、中电集团、中航集团各研究所、中石油或到美国的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等。学生就业满意度很高,事业发展态势好,多数学生成为单位技术带头人和骨干。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在我院的学习与研究为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009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原无线电系1980年成立的生物电子学研究室,1986年该研究室并入自动化系更名为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教研室。2001年11月,学校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基础,整合校内相关师资成立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多年努力,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已经汇集了一支包括院士、国家****入选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等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构筑了能够从基因、分子、细胞、动物等多层次的研究,能够从脑机制、脑成像到脑模拟进行神经信息过程分析的现代化研究平台,能够进行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到多种医疗电子仪器设计的医学信息研发架构;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已建成磁共振影像研究中心(fMRI)、信息医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63等重要项目,依托学校在信息科学领域的综合优势,以及近三十年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积淀,深耕信息科学与生物及认知科学的交叉领域,形成了以神经信息、生物信息、遗传信息和医学信息为特色方向的学科构架,学院目前拥有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00年)、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和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四个硕士授权点。学院在国家“985”和“211”工程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物理与生物电磁学”和“智能信息处理”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四川省网络化医学仪器人才培养基地”。

010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拥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其全部二级学科,即: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5个二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2013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的数学学科世界两百强。同时,学院为全国七个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之一,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国家教学基地。

在工程硕士方面目前设有“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川省特色专业)两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生近550人,在读硕士生、博士生、工程硕士200多人。

学院目前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数值代数与科学计算及在复杂电磁计算中的应用、图像与视觉计算的模型算法及应用、动力系统与控制、微分/积分方程数值解、偏微分方程与调和分析、概率论与金融数学、随机模型方法及工程应用、统计学及应用、不确定性数学理论及应用、经济数学、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软件、代数组合等。

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52人,博士生导师13人。多人曾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师德标兵、校“百人计划”和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主持承担了一批国家和部省科研项目,包括一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四川省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科研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自然科学理论类)等多项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在国际顶级/一流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获得三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具有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两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两门国家精品课程、一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多门四川省精品课程,多部教材入选“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相关话题/招生